世人无我,我无世人

 

提起高二适,人们都知道60年代的那场“兰亭论辨”,名闻遐迩。如果撇开“论辨”,单就高二适...

提起高二适,人们都知道 60 年代的那场“兰亭论辨”,名闻遐迩。如果撇开“论辨”,单就高二适的草书艺术成就来说,也足以载入史册,与历史上的草书大家共同演绎一部精彩的草书艺术史。

《生朝帖》
 


高二适(1903—1977),原名锡璜,号舒凫、舒父、瘖庵、麻铁道人、秦老诗逋等。江苏东台人。16岁考入扬州师范学校,后因家贫辍学。遂在乡里教学,并子承父业,18岁时接替父亲任立达小学校长。25岁考入上海正风文科学院,次年考入北平研究院国学研究门研究生。曾于假日游学京沪,先后师从戈公振、韩国钧、章士钊先生。60岁时经章士钊引荐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刘宾客文集校录》。高二适对自己的草书十分自负,他自许“草圣平生”,自谓“世人无我,我无世人”“二适,右军以后一人而已,右军以前无二适,右军以后乃有二适,固皆得其所也。”以至有不少人谓其狂妄。林散之在诗中这样表达他对高二适为人的看法:“人皆谓之狂,我独爱其直。”


高二适在楷、隶、行、草书方面都下过功夫,尤以草书著称于世,并以杂体草书独立于晚近书林。他有学书自述“:余不敏,幼承先人余业,笃嗜临池,然草书无法,中心疚之。不得已,乃日取唐本《十七帖》《澄清堂帖》《淳化阁帖》及《淳熙秘阁续帖》诸本,专攻王羲之,习之既久,遂得稍悟真草之书,非由草、隶、篆入门,不能得其正轨焉。”从选帖来看,可见他对草书的偏爱。当然他临《西狭颂》《杨淮表记》等隶书,临《贺捷表》《七姬帖》等楷书,以及临《圣教序》《大唐纪功颂碑》等行书,对他日后书风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50岁以后的高二适专攻章草,致力于《急就章》的研究,同时朝夕临摹皇象和宋克的作品,他说“:岁次甲午,余年逾五十矣,乃出旧藏《松江石刻皇象急就本》暨元人宋克补本,朝夕临摹。又久之,始稍解章草偏旁法则,乃由篆隶省变为草之途径。”他尤喜临宋克,这对于他杂体草书书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唐高宗大唐纪功颂》
 




他的草书观是“学草要兼章”,也就是在学今草之外要兼习章草。他对书法史上的张芝、索靖、羊欣、薄绍四位擅长章草的书家颇为推崇。有“骨节张索”、“江东羊薄”二印表明了他的观点,见载于郑逸梅《艺林散叶续编》。他还对人们对章草大家皇象的淡忘表示出不满:“漫天恶札世争奇,皇象工书人不知。”他批评宋人草书说:“宋人笔法无可免俗,草不兼章,罔成规范,故致此耳。”又认为“:若草法从章法来,则高古无失笔矣。”在高二适看来,草书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能发泄吾人胸中之馀蕴,如心有悲愁抑郁,起而作草最为能解也。又,凡人有抑郁不平之气,作草亦可解也”。高二适的这一见解,在他的草书作品中最能反映出来。


《章草为今草之祖》 
作者:金丹

来源:《论高二适的手札书风》

整理编辑:泰州高二适纪念馆


    关注 泰州高二适纪念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