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翻开这本日历,和古人共度春夏秋冬

 

▲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 百草园精选...

▲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 百草园精选


您可曾想过古人是如何过日子的?

不是那些将自己的姓名留在史书上的人,而是那些从未青史留名的普通人。

就好比现在的你我,普通、平凡,却一样的努力奋斗!

古时候的我们是如何度过春夏秋冬?

在没有手机、电脑、空调的日子里,他们如何让自己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今天,百草君给大家推荐的是来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新年日历《古人的日子》



要了解古人的日子,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读诗和欣赏文物。诗歌是民间的声音,而文物则是古人的遗存。

这本日历,从诗歌和文物的角度切入,力图再现“古人的日子”,让现代人在新的时光里遥看旧时月色。



不同于别的日历以公历1月1日作为起始,《古人的日子》按传统农历编排,始于正月初一,结于除夕之夜,注重传统节日和节气。

一日言诗,一日讲物,诗和物都与节令紧密相关,并配有简单注释。诗、文、物互译,还原古人的诗意人生。



正月初一开篇《临江仙》:“我愿儿孙如我寿,高低富贵随缘。不须厚禄与多田。诗书为世业,清白是家传。”

这是古代的长辈对我们的新年寄语,或者是古时候的我们对子孙的训诫。



元宵前后,读辛弃疾“蛾儿雪柳黄金缕”,配大傩图和唐代闹蛾簪。



原先的一些日历,往往有诗无物,或者有物无诗。所以当我们读到“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缘逢好天气,教熨看花衣”这样的诗句时往往无法将实物和诗句联系起来,而《古人的日子》这本日历做到了。





要编纂这样一本日历非需要专业人士不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这次请来的两位老师都是在业内享有盛名的。

负责挑选诗词中文物挑选的工作是来自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院、著名学者扬之水先生。长期以来,扬先生都对古诗词里提到的种种物件着迷。

日历中的图片大半来自扬之水先生在各地博物馆看展时的收获。从全球各地博物馆中精选藏品,有很多作品设置是第一次得以呈现。说这是一本“掌上博物馆”毫不夸张。



诗的部分,由连续两年参与制作《红楼日历》的“读诗专业户”廉萍老师负责。

选诗的工作,看似简单是则繁琐。廉萍在后记中写到:(《古人的日子》)上手才知难。虽然读诗、释物还算是各自熟悉的领域,但对接起来真是要命。……不停地取舍、调整。如此精心打磨选出来的诗集,想必是颇值得玩味的了。



在日历右手页左下角,点缀的插画是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科技生产史上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短版、拱花等多色套印刷技术,集绘、刻、印于一体的“十竹斋”木版画

帧帧精品的十竹斋木版画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与日历内的内容相得益彰。



翻开日历的每一天,都可以与古人对望,这是这本日历颇有意思的地方。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古人的日子似乎与我们如今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当我们通过日历中的那些诗词、器物与古人对望,却会发现,我们的生活琐碎,也不过是古人的日常。

而古人对平安喜乐的生活追求,也和现时的我们的追求一样鲜活生动!

百草园推荐
三联2018日历
《古人的日子》
让我们每一天
都能和古代的我们
对望凝视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关注 百草园精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