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个旧世界的逆子

 

以前读不懂鲁迅,现在再读满眼泪花。...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鲁迅《野草》

印象中的鲁迅先生,是严肃而冷厉的,总是睥睨着眼,面无表情,一双紧绷的唇藏在浓密的胡子下,教人看不出悲喜。或许是在少年时学过的文章太多了吧,之后对于先生的文章多少总有些抗拒,好像一读就会重新回到以前做阅读理解的日子似的。

以前读不懂鲁迅,现在再读满眼泪花。
—壹—
他曾是百草园中无忧的稚子。听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看云雀兀地从草间直冲向云霄,拔何首乌臃肿的根,在雪霁时用竹筛捕鸟。那时的他还不会因为民生的凋敝而奔走疾呼,还不会因为同胞的软弱而呐喊彷徨,只是过着每一个封建世家少爷应该有的童年,不问世事,不知悲喜。

●百草园

之后的某一天起,园中却突然没了孩童的身影,只留下蟋蟀们依旧在傍晚窸窸窣窣地说着些什么,像是在等着谁的归来。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Ade为德语中的“再见”。
 ●三味书屋
—贰—
他曾是异乡羁旅的青年。那时,他尚且还怀揣着一颗悬壶济世心,那时,他还不知道,再高超的医术,也唤不醒正在装睡的人。

原来治人的关键,是要治心。

那一天,他在泥潭之中挣扎着醒来。

“在铁屋里醒来,却找不到出口,同情着那些仍在昏睡的人,但转念一想,他们比自己幸福的多,这样一来,倒宁愿自己就这样永远昏睡着了。”

《呐喊》

他也曾痛心于民生的麻木和沉默,也曾迷惘于中华民族近似于虚无缥缈的未来,“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火焰。
●鲁迅先生照片
—叁—
他是旧世界的逆子,是民族精神最精警深邃的反省者。在世者彷徨、狂喜、暴怒、善妒,他身处戏中却又置身戏外,冷眼看这一场悲欢相杂的闹剧。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而已集·小杂感》

他也曾是这个世界上最癫狂的戏子,因为他目睹了太多的血与泪,他眼睁睁地看着革命者的血一遍遍无力地冲刷着本就浑浊不堪的真相。而他能做的,只有提起笔,将沉重的哀思和同样沉重的期冀落成苍白纸张上浓黑的字。

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记念刘和珍君》

 ●革命运动场景
—肆—
但他也是最无私的奉献者,甘愿用一腔热血来融化封建社会的坚冰。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热风》
 ●民国版 北新书局 鲁迅著《热风》
—伍—
一面是铮铮铁骨,似棱角分明的岩石;一面是馋老可爱,如苍郁挺拔的古树,或许正是因为这严肃之中的活泼可爱,才是最使人觉得亲切的东西吧。

先生能吃,且极会吃,而且有一个常人都有的毛病:一吃就停不下来。

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
不料一吃,就又吃了一大半了。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

牙疼和牙医都阻止不了饼干的诱惑。

午后赴王府井牙医徐景文处治牙疾,约定补齿四枚……过稻香村买饼干一元。

《鲁迅日记》


●图一稻香村糕点铺               ●图二柿饼照例用先生的话结尾: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这也是生活》

ECNU极客青年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有趣的灵魂

在这里等你
图文排版|赵雨虹

信宣新媒体出品


    关注 ECNU极客青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