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何以致狂欢

 

有些片子不用看,就能知道它多烂,就像有些饺子,不必吃,也能从众人口中知道其咸淡。...



有些片子不用看,就能知道它多烂,就像有些饺子,不必吃,也能从众人口中知道其咸淡。

评价一部影片,不看豆瓣看演员,已经成为判断国内电影作品是否优劣的普遍共识。《前任3》恰好是这样一部片子。

这种片子也不全然是烂,主要是平庸,平庸到无话可说,无法评论。这是国产片的平庸之恶。

然而让人意外地是,这么一部“平庸之作”在微博竟然引起一票人阵阵留恋和哭天抢地。本来我还以为是官方水军,后来发现朋友圈竟然还有一些人做“影评”,话端直指前任,有心不甘者,有余怒未消者,还有一往情深,奈何缘浅者。

去年被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爱乐之城》不一定是部优秀歌舞片,但绝对是一部怀念前任的好片,当时就引发一波怀念前任的风潮。不到半年,前任3带着话题又一次收割票房,可见,这半年分手的人还挺多。

前任大概是这么一种生物,有些不见时不见,想起时讨厌;有些不见时想念,想起时就又甘愿被骗……在前任与现任的爱情轮回中,前任作为一个对比者始终存在。你只有还痛恨他的薄情,就难以远离他的影响,只有你还稍微念起他的贴心,便对下一任充满了令人不解的要求。

作为一种心理代偿,我们总是要求,下一任比前任要更棒,更优秀,姿势更多样,花样更丰富,只有过得比前任幸福,才不辜负当初亲自分手的伟大觉悟。

电影文化在这里不仅仅作为艺术品出现(国产片有几个是作为艺术品出现的?),更是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情绪疏散地。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小时代都能勾引出塑料友情的廉价眼泪,更何况供不应求、方心未艾的前任文化。

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没有前任,恋爱次数多了,难免遇到几个人渣。但分手文化和前任文化是前后关联的非因果关系。

有些人分了手,马上把爱情的余热投给新的枕边人,前任的概念贫乏到:只是睡过。这样的前任没多大意思,看再多的前任玛丽苏电影,也激不起内心的波澜。只有痛彻心扉的付出,才能换来痴傻的眼泪,巴巴地回忆着过去,咬牙切齿地说道:当初自己真是傻逼。

如果一件事能让人认识到过去的自己是个傻逼,这无疑是件幸事。

但还有余情未了人,深情地回味着过去的唇齿碰触、鱼水之欢,念念不忘,好是牵强。好像复习几个月鸡汤,也逃不过一场离殇。不是陷入感慨青春岁月的多情之恼,就是陷入前任真好的世俗圈套。明明渴望有个人过来推一把说:嘿,醒醒,还得为扮演痴情角色,与过去纷纷扰扰,说一句,前任真好。

电影,新闻,文学,成为大众文化同时,也都被塑造成情绪一种,或者创造一种无中生有的情愫,或者勾引一段或有或无往事哀伤。这时候,话题本身就脱离了这些文化品本体,变成了受众的自我解读。前任3再烂,却能给予人们一个理由,或咒骂或贪念,终于在枯燥乏味的文化产品中找到了自拍之外的表达之地。

平白无故,是互联网时代自我表达的大敌,它只能狠狠证明,你还没能放下。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则不同,你不过是借助这个热点,顺便摸了过去的胸脯一把,放胆坦言:平的。


    关注 国王长了一双驴耳朵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