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一探《良友》时期的海派声色光影

 

血压低头疼,先转一个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远东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她的气质如同这个城市的女子一样变化多端。而《良友》便是一张集中了这诸多气质的上海的“面孔”:风光旖旎的都市建筑,歌舞升平的都市生活,红极一时的中外明星。翻开《良友》,彷佛时光倒流,回到那摇曳生姿的旧时上海,看到了海派文化的声色光影。

在当时,《良友》画报可谓引领了民国文化的摩登时代。1926年2月15日,由伍联德创办的《良友》画报在上海出版,它不仅是中国第一本大型画报,也是当时中国销量最大的杂志之一,在鼎盛时每期销量高达4万份。若要从一本杂志中寻觅海派文化的声色光影,《良友》不可不读。其上刊登的电影明星、摩登女郎、生活形态等,纷纷描画着大上海的历史剪影……

创始人伍联德
不得不说,伍联德亦是一位传奇人物,创办《良友》画报时,他才26岁。学生时代的他就爱好美术,靠着和同学陈炳洪翻译《新绘学》,他得到了三百元稿费,赚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之后他到上海闯门路,在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的推荐下到商务印书馆工作,在那儿的三年,为他的美术功力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因在那里不能发挥所长,他自行创办《少年良友》,然而未能打开销路而失败。初创的失败,他却并不服输,机缘巧合在欧彬夫人的介绍和帮助下,他盘顶了一个印刷所,事业蒸蒸日上,经济有了基础,他便酝酿着一个大胆的尝试,计划出版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型的画报。这遭到他的同伴反对,因为整本的画报,从来没有过,不应冒险。但谁也动摇不了伍联德的信念,在他的坚持下,《良友》画报的第一期终于问世。
《良友》画报的第一期以胡蝶为封面,印着当时籍籍无名、日后红极一时的电影演员胡蝶的半身照,她手上拿着一束鲜花,倾侧身子,笑靥迎人地看向一边,封头则印着两个美术体大字:“良友”。



据说,正因为登上了《良友》画报封面,胡蝶的银幕生涯一帆风顺,最后成就了她“电影皇后”的桂冠。彼时的《良友》画报,刊登的图片可称为大时代摩登生活的剪影画,其呈现出的那个时代的人物、文化,乃至了解那时的服饰、妆容,都成为当时上海滩流行的时尚美学元素。
人物发型

由最初的刘海齐额,头发向后拢成传统发髻,到后来清一色的齐耳短发,再后来是小波浪烫卷发,无不让当时的女性争相模仿。

第二期
人物神态

早期封面女郎面庞扁平,细长眼睛配上柳叶眉,朱唇粉腮颔首侧脸,与传统东方审美标准相当吻合。她们的神态或是低眉顺眼,或是托腮凝思,从不敢抬头正视读者。而到后面则大方直视镜头,爽朗而自信。



第二十九期
人物服饰

最初的封面女郎还保持着较传统的服饰,其后则出现穿着各式时装的女性,如晚装女裙、运动装和各种变装,20世纪30年代,海派旗袍在上海大为流行,成为上海滩女性穿着的首选,也印在了《良友》画报上,印证着时代的变化。
第三十二期                         第九十九期


这些后来被称为“封面女郎”的民国女性形象,以一种新女性的姿态进入日新月异的都市空间,她们的举止、妆扮、服饰,乃至于一个眼神或者表情,都成为当时上海滩流行的时尚美学元素。

除了描绘出上海女性的摩登气息,《良友》画报还展现出了都市文化的时尚气质。《良友》画报曾策划了“上海地方生活素描”的专题,邀请上海文学名家描写介绍上海的方方面面,有茅盾对上海香粉弄内幕的揭露,穆木天对上海弄堂文化的解读……



五光十色的海派风貌背后不只是逗个趣儿,更有深层的文化意蕴与背景。《良友》画报总是能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元素里钩织出清晰的脉络,找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平衡点,看似杂乱无章的内容,却是纷而不乱。

在旧时的声色光影中,《良友》画报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环,亦让后人领略了一幅活生生、热乎乎的民国画卷,饱含了那个时代海派风情。那些惊艳的封面剪影,那些缤纷的海派生活素描,无不让人印象深刻,思索追寻。时至今日,依旧有着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关注 有所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