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这篇文章让你读懂台湾文创业为何如此火爆!

 

近日举办的台北文博会,各种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品的茶具、家具、文具和玩具,让文艺青年们爱不释手。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走过20年,已经融入生活,其中的一些经验值得玩味。...

憨态可掬的玩具企鹅
可以变身成多种用途螺丝刀
......
这些都是出现在台北文博会上的小创意
台湾的文创产业蓬勃发展
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呢
小编和你一起去看看吧!


近日举办的台北文博会,各种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品的茶具、家具、文具和玩具,让文艺青年们爱不释手。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走过20年,已经融入生活,其中的一些经验值得玩味。
让创意改变生活
“没了创意,生活就是一杯白开水。”来参加此次台湾文博会的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在一场演讲中说。

这句话可以解释文创产业为什么会存在。同样是品茶,用一次性纸杯和紫砂壶迥然不同,温饱之上,人有更高层面的需要。文创就是把文化创造性地融入生活,增加生活情趣。



从这次文博会的各分主题,能看出文创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文博会有三个场馆,华山文创园的展区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品东风”“食日常”“茶文化”“倚生活”。

“品东风”内容是台湾茶文化,千姿百态的茶具、上百种茶整齐陈列,只为让喝茶人赏心悦目;“食日常”是日本饮食主题,一碗一筷都渗透着禅意;“茶文化”是英国主题馆,西式茶具、木质家具别有一番风味;“倚生活”是丹麦主题,以创新设计、质感器物融合历史文化于现代美学的体验之中。

在台湾年轻人中,流行“小确幸”,指追求小但确实的幸福。暂且不论这种观念是否欠缺进取心,文创给台湾人的生活添加了美和幸福感,这是无疑的。
 在文化中发掘资源
台湾从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起飞,到90年代经济繁荣,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逐渐成为社会普遍观念。1995年,台湾“文化产业研讨会”将文创产业的营造意识扩展到全岛,台湾的文创产业从此起步。

二十年来,台湾文创业获得长足发展,产值由2002年的4352.6亿元新台币,增长到2013年的破万亿元,创造了4.3万个就业岗位。

台北故宫是台湾文创业最成功的典范。贴下一张印有康熙朱批“朕知道了”的胶带,将霸气、文艺和卖萌融进其中。这一类文创礼品,台北故宫一年就卖了7亿元。



庞大的文物档案数据库是台北故宫创意的源泉,在这一基础上,台北故宫建立了高效的商业模式,其中之一是和多家厂商合作,通过招标,指定固定厂商设计制造某类产品,或厂商在征得故宫同意下自行设计,产品著作财产权归台北故宫所有。

诚品书店则是台湾文创业的另一个金字招牌。陈设典雅的书店里布满了座椅,木地板也可随便坐,有的分店甚至24小时免费读书,配上咖啡、艺文空间、有格调的文创商品,再加上每年数千场的演讲、展览,诚品在实体书店没落的当下生机勃勃。
文创中带着温情
“生活美学”的普及,是台湾文创产业得以发展的一个基础。狭义的文创者也许是指商家,可其实绝大多数店家甚至老百姓都离不开文创,在寻常小巷随便一逛,观赏民宅门口花木的摆放和店铺的装潢,都能感受到一颗文创的心。

台北的明星咖啡屋,墙面、桌上都是老照片,记录着白先勇、三毛、黄春明、周梦蝶们流连的痕迹;永康街的每一家特色餐馆,都有自己的故事;宜兰郊外的露天小院,提供意想不到的创意料理,陶瓷餐具都是由店主自己烧制;桃园县的田野旁,日式木屋被改造成独立书店,店名是“晴耕雨读”;深山里的食养山房,成了茶人饕客的圣地;高雄一家不起眼的卤味店,也会在墙上贴一张巨大的黑白照片,照片里探出半个头的孩子,正是四十年前的店主;岛内大大小小的民宿,各有新奇的卖点……



台湾文创取得成功,离不开人才培养。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创会理事长林磐耸教授在此次文博会上说,“人才是关键”,台湾自2003年便有文创产业推动计划,制定了“大学校院艺术与设计领域人才培养计划”,相关人才参加各种国际设计大赛并获得大量奖项。有了人才,再将“设计力”转化为“生产力”,把设计作品商品化、设计创意创业化,就可实现创意和经济的互动。

另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是台湾文创的“在地化”思路,它强调保护传统和地方的魅力,发掘地方特色。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台湾发展出三义木雕、美浓纸伞、白米木屐等特色产业。新竹市为发展米粉、贡丸和玻璃三大传统产业,每年会举办米粉拉长活动挑战世界纪录,还提出“孝敬父母,就给他们买贡丸”的理念。

归根结底,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创最深厚的土壤。台湾歌手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大受年轻人热捧,和台北故宫纪念品的畅销一样,都是巧妙地运用了中华文化元素的缘故。“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不期而遇,就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关注 创客王中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