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常见类型介绍

 

肝病常见类型介绍

大三阳是指乙肝五项(俗称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



肝病常见类型介绍


大三阳是指乙肝五项(俗称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 )、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据研究显示,乙肝五项一旦检测出大三阳的,其HBV-DNA(乙肝病毒复制量)的数值往往也相应较高,而数值越高,相应表示传染性越强。因此一般认为大三阳的病毒复制非常活跃,传染性很强。

常见的乙肝大三阳患者会伴有肝功能不正常,转氨酶偏高,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肝功能正常。但如果乙肝大三阳患者长期携带大量病毒,不但传染性较强,还容易对肝脏的损害严重,造成肝细胞渐进性碎屑化坏死,肝功能失调,因而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可能比较大。
 小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学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其中与“大三阳”的区别在于大三阳是e抗原阳性、e抗体阴性,而“小三阳”是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

“小三阳”患者分两种情况,其一是病毒阴性的小三阳,其二是病毒阳性的小三阳,某很多人通常都认为大三阳严重而小三阳就没事,其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乙肝小三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更大。病毒阳性小三阳的危害越来越受到肝病专业医务者的重视。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HBV)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由于国家近几年大力推进乙肝疫苗的应用,已大大降低乙肝新增感染人数,但中国仍是乙肝的高发区,乙肝病毒感染者约占总人口的10%,超过1亿人,其中有发病表现的乙肝患者约3000万人,每年国内因乙肝并发症死亡人数约40万。乙肝在我国仍是一个严峻的健康问题,然而感染乙肝并不可怕,及时接受正规检查和治疗的前提下,可以做到不影响患者正常寿命。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由大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肝细胞性变,坏死、再生;再生、坏死,促使组织纤维增生和瘢痕的收缩,致使肝质变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不吸收而渗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症。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并发表现。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可短期内发生肝昏迷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酒精肝:是一种长期大量饮酒(嗜酒)所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酒精肝通常指酒精性脂肪肝,即每一个肝细胞充满脂肪,然后会发展为酒精肝,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患者有长期饮酒史,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
想了解更多肝脏详情可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更多肝病饮食!


    关注 中大肝病百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