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降4000,这一轮价格战势头有点猛?

 

只有大品牌才有实力、有资格打价格战,以牺牲短期的利润,甚至亏钱换来渠道资源和市场保有量,还有未来的生存空间。...



降价,是最有杀伤力的竞争方式。

新一轮价格战最低价触及15800元(出厂价),明摆着砸钱抢渠道,一波强势出货,一季度销量同比翻番。



出货这么轻松,高兴吗?

当然,厂家抢占了大量渠道,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商家也高兴,这么低的进货价,比隔壁老王同类型的车便宜3000块,还不直接给他干趴下。



消费者也高兴,去年邻居家买的这款车22000,现在18000买到了,赚大了。

事实真有看上去这么体面吗?

未必。

厂家开发一款新车型,一套模具少则7000万,多则上亿元;原本出厂价19800,直降4000,毫无疑问,这是亏本的买卖。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经销商拿到这些货,短期内看的确有利润,但从长远来看,缺乏差异化特性、单纯依靠价格优势抢来的客户,很难形成口碑效应和二次购买。

此外,考虑到厂家不赚钱,这种特价车型只是阶段性的竞争策略,经销商不能只盯着低价,还要考虑更长线的发展。

这个行业里的经销商十有八九都是从摩托车、电动两轮行业走过来的,对于价格战,既爱又恨。

很多经销商抱怨最多的是,厂家的车子不够好、价格太贵,以至于自己在竞争中没有优势。

我们必须承认,低速电动汽车产品的确不够完善,毕竟这个行业诞生不到10年。它正在经历“山寨、拼凑”,到“自主研发”的关键转型。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群开始接受并购买这种高性价比的“小汽车”。



最后来总结一下:

价格战是行业发展中最有效的洗牌方式,也是行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像孩子都要经历青春期一样,叛逆、抵抗,甚至自残。

只有大品牌才有实力、有资格打价格战,以牺牲短期的利润,甚至亏钱换来渠道资源和市场保有量,还有未来的生存空间。

归根结底,价格战是同质化、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恶果。

对于价格战,有想说的话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关注 叮咚车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