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农民的生态种植拜访——这样食物你能接受吗?

 

一直在说有机基地,我们这次一起看看农村的农民怎么做生态种植的,他们的现状如何,为什么农民不愿意做生态种植呢?...



之前一直都是拜访农场比较多,比较少接触农村里的生态农户,这一次和一群朋友去广州从化村子里拜访农生态种植农民,给了我一直追寻的答案:为什么农民不愿意生态种植。



这次2天的拜访去了5个农户家,一共17个伙伴,其中有8个消费者。这两个村属于广州的水源地,离广州市区130公里,当时广州绿耕城乡互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想要去那里帮助农民生活的更好,经过将近8年的时间,这两个村子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了。随后绿芽也入住进来扶持。也就是这两个村子拥有比别的村子更多的资源,他们有妇女之家,有青梅合作社,有土房子修葺的名宿,还有一些青年回来返乡,有很多老师过来坐技术分享,村民不用外出就能学到很多东西。是不是这些条件在很多农村根本不可想象?但是在生态种植这一块依然推动缓慢,为什么



第一天去的是阿文和南哥一起种的淮山地,三年前阿文开始种了一亩地的淮山,两年前种了几分地,今年也只种了几分地。

问:为什么越种越少了?

答:因为卖不出去,今年说好的订单也不见人了

问:为什么卖不出呢?

答:买的人少,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因为运输比较麻烦。

这是多少农产品面临的大问题。

(拿锄头是阿文,背对着的是南哥)
后来去阿峰的地,他的地在山里比较独立,青梅已经好几年生态种植了,就是砂糖橘从去年年底才开始转型。

问:你为啥要做这个?转型有哪些问题。

答:因为喜欢吧。目前转型第一年,很多树叶子都黄了,跳甲特别多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问:今年大概有多少产出预计。

答:估计会绝收吧

(这是转型期间的大问题,也不得不得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没有产出就没有收入,另一方面时间成本太高,三年都不一定能看到成绩。)

(阿峰)
第二天去了乐民村,我们组拜访小玉姐,她和先生在5年前开始生态种植,4亩地的水稻,一部分旱地上半年种花生和黄豆,下半年种番薯。水稻地里用花生麸和稻草回填,用艾叶和香茅做的酵素驱虫一次。花生和黄豆地里会用堆肥和培草,堆肥是隔壁村的牛粪+花生麸(自家和外购)+花生壳稻壳+碎草。小玉姐很高兴我们能去看她的地,看她的和别人不一样的种植方式。只是地里的有机质还是不够,不知道是否与水稻轮种有关。



问:你为什么要生态种植?

答:因为农药对身体不好,化肥对土壤不好,我们已经看到土板结沙化了。老师有教土壤干净了,就没那么多虫了,我觉得很对。

问:为什么周边的村民和你一样接受这些知识,为什么不愿意种呢?

答:其他村民都说天天看你两公婆天天扛着锄头下地,长的比我们差,还比我们累,为什么不用除草剂,一撒就好了,但是我们依然坚持。他们不愿意的原因可能是哪怕种出来的米卖出去贵一点,但是太累了,除草剂太方便了。而且他们可以在这个空闲时间出去打零工赚钱的。

(吃蜂巢)
问:相比于以前,生态种植方式有没有给你带来更多的收益?一年能赚多少钱?

答:现在生态种植会好一点,对身体也要好很多。不算工钱,包括投入,两公婆一年大概在4万左右

问:天啊,平均每个人工资不到2000块一个月,你们怎么活啊。那以后孩子怎么办?

答:孩子小时候会愿意下地干活,现在都不愿意了,看他们自己的想法吧。

之前有问过伙伴,你觉得作为一个农民每个月几乎没得休息,工资该多少?伙伴们说怎么着也得3000吧,小玉姐的算法让伙伴们惊讶到了,原来农民作农业这么低工资。

(阿暖讲解怎么看土壤团粒结构)
在设计拜访表格的时候,我强烈建议把成本预算放进去,这个数据出来大家就会明白有机菜贵在哪里。我们在聊可持续,作为农业大国,我们的农二代已经没有了,除了缺少对农民的尊重,这样的工资怎么可能养得活家庭,对于年轻一代而言,这是没办法接受的,看脸的社会年轻人接受不了又黑又粗糙的皮肤的。那么农二代该何去何从,农业未来的接班人都将是商业帝国的吗?我们还能不能把控食物的安全性?我不知道。

如果不是有公益机构资助,农民出来学习的机会更少,成本太高了,所以农民还没有真正动起来,当然如果看不到活着的经济价值,我们也没有理由要求他们这么去做。

(左小玉姐、右大玲姐)
当然在拜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民的土地都是分散的,根本没办法和别的地块分开,他只能控制自己的地里不用农药,所以可能存在飘逸污染的问题。

问:这样的食物,你是否能接受?什么样的方式你能更接受?或者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欢迎留言。


*本文只称述我这组的,另一组的情况因为未亲身探访,不做评论。


    关注 阿暖I隐谷有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