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捧到“挖坟”,热播剧都难逃槽口?全媒派读者:娱乐而已

 

“致敬”影视剧中屹立不倒的“常青树”们。...



一茬又一茬的剧集在不断推陈出新,时过境迁之后,总有一些剧会周而复始地勾起你的注意力。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回顾一周内容,带你来看那些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热播剧如何做到长盛不衰。



花式吸睛:老剧新剧齐上阵
挖坟老剧,重塑共同记忆


每隔一段时间,老剧就会以新的面目重出江湖。经典人物形象在“作古”之后,总会被大家赋予新的人设。

 

全媒派本周文章《过气老剧年年遭"挖坟",「互联网考古」何以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流量潮汐?》中提到,”渣男书桓、绿茶杉菜、心机lady令妃”们全都与之前纯良无害的形象大相径庭,而一直被黑的配角反客为主。共同记忆的唤起却建构了新的“镜像”。全媒派读者这样解读到:

@瓶子:

人们对经典剧目进行解构和二次创作并赋予其时代背景的新意义,一方面它体现的是经典为适应网络土壤的“华丽转型”,另一方面它呈现的更多的是一种大众狂欢。各种表情包,段子,短视频裹挟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情绪以娱乐的方式被大家消费。

@Summer:

“挖坟老剧”的原因之一确实是在当下的快时代中老剧比较耐看有诚意,但更多的原因其实在于受众身上。当年年少无知的80、90后现在已长大成人,难免会“忆青春”,而除此之外三观与阅历的正式形成,也让受众在看老剧时有新的体验,而不是机械师的重复。“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可能比较应景吧。

@点啊点啊:

老剧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已经存在,进入了我们的认知体系。只要被有趣的事情点燃,很容易就会再发酵,引起共鸣,然后在互联网的回音室里加大气泡。对新剧观众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成本去了解和理解,观看者数量没有经过长期地积累,基数比较小,甚至不能在身边找到一起讨论的朋友。不像经典剧一样基本在那个时代成长的所有人都有印象,都能聊一点、说一点、满足自己的表达欲,相对来说难以引起广泛地共鸣和讨论。



常态化的“缅怀”,只能移情,却无法吸睛。只有不断推陈出新,颠覆人们想象的创作才能引起注意。全媒派往期文章《社交网络进入“新战国时代”:这回,内容生产者与用户同时被迫降维》曾提到:“旺盛的表达欲之下,社交货币正在急速通货膨胀。众声喧哗,想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就必须采取夸张的表达方式。”

而老剧的不断“复出”,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快速迭代的新剧无法在深耕现实土壤的基础上复现经典,满足人们的真实情感需要。

@Dxlkslbccdtks love :

经典的剧集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其具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内容,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也能够进行不同的解读。以前我们看这些IP剧时更多关注的是故事情节,主要人物身上的故事,打动我们的往往是人物角色之间的情感,但放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更看重的是个性的解放和对自由独立的追求,因此我们也能从以前的人物角色身上看到许多不同的地方,或者说得到许多契合当下价值观的理解。

不停地挖掘以前的IP剧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在的剧集没有以前那么经典,也没能像以前的IP剧一样时时带给我们惊喜。不过正如文末所说“谁知道下一个十年或二十年,他们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再次归来?”也许当下我们觉得并不太经典的IP剧和那些经典的IP剧又会被未来的人们做出不一样的解读。



新剧孵化,熬制的依旧是情感鸡汤
影视作品的存在,就是为普通人白日造梦,让人们“诗意”栖居,暂时忘记现实中的苦恼与忧愁,得以一晌贪欢。

全媒派本周文章《图鉴类情感剧以现实物语吸引眼球,可女孩们仍选择“结爱”》式的甜梦》一文回溯了玛丽苏剧的进阶史。即使剧情和拍摄方式不断升级,但依旧需要用“情感”来套路人心。

@Nanananana:

时代变迁,我想大家对玛丽苏的套路随审美而口味各异以外,对坚贞、热烈的情感内核的渴求始终不变。

@Chen:

个人觉得玛丽苏之所以能这么久以来都保持着自己的地位,最大原因就是会不断给大家制造贴近生活但又触不可及的梦。以前的玛丽苏就是单纯的主角光环全世界都爱女主。虽然现在很多剧都还是玛丽苏的本质,但脱离了主角光环,会套上一些现实的外壳,让人觉得这些梦似曾相识但是又明确知道是梦。

说到底还是现在大家的压力太大了,偶尔借着影视剧做个梦也是一种减压方式。其实像结爱这种一看就知道是玛丽苏的并不讨人反感的,最让人反感的是那种一边嫌弃玛丽苏又一边把玛丽苏作为核心的剧。



剧情的天马行空让人们将现实拒之千里,但如果不能触动大家脱胎于现实中的真情实感,也无法打动人心。在越来越趋向个体化的社会中,能冲刷孤独的,也只有情感慰藉而已。

@La niña:

我认为修娴和宽永她们跟小菊有互通之处,可以说是惺惺相惜。他们都是略显孤独的,小菊的的好朋友关皮皮,小菊的父亲不懂得如何爱她,她被她喜欢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利用。修娴和宽永他们互有彼此,同时也愿意为了贺兰大人做任何事,甚至付出生命。我觉得当孤独的人相遇,他们之间产生的情感最为真实。



 优胜劣汰:市场“空巢”需补给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可能是市场中的常态。但适者生存的达尔文主义,也许更能解释「互联网考古」何以成为不断推陈出新的流量潮汐。

@杨璐瑶 :

考古现象也反映了我国“IP拥堵,无人突围”的现象。我国的影视市场就像一片竹林,新作品虽然如雨后春笋,内核是极有潜力的。然而因为过分逐利,一味重视速度而导致内涵的缺失,最终成长为无法引起观众共情的“空心竹”,淹没在一片喧嚣中。

社交媒体讨论与反馈成为衡量传播效果的新指标,内容生产者也更容易诉诸猎奇。错把一时的热闹当作作品的成功,造成文化市场的混乱。

@萌萌啊:

饭神剧总结:狗血的剧情+糟糕的台词+打脸的角色+绚丽的片头+宏大的BGM=收视霸主神剧。

 解构经典:娱乐文化是主力
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时代,戏谑化的表达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交“潜规则”。大家在不断的解构与建构中,消费虚拟角色的同时,也在消费着自身的情感记忆。

人们将时下的流行元素赋予经典荧屏形象,更多的是通过虚拟人物来进行自身价值观的表达与确认。



@Schrödinger&Πανδώρα:

正是因为当下再难见大IP,人们才一遍又一遍地重温老剧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次老剧刷屏都契合了时下的价值观。比如“鬼才杠精”杜飞,不就契合了前段时间的“杠精”文化吗?皇后、容嬷嬷不对皇上的迎合,不也反映了当下追求个性,追求独立的精神吗?流行的背后都是历史。

@常兴宇 :

不得不承认立意真是惊艳到我了。老剧带有当时娱乐大环境的典型特征,借以今天的审美,重新审视,能够挖掘出新的文化娱乐现象。

角色在剧中表演,而现实中的人们则通过段子来抒情写意,娱乐绵绵无绝期。

@Chuu:

过去的东西会在新的条件下以“提升”的方式复活。技术拥有者制作表情包、短视频,段子手奇思妙想地抖机灵,通过将IP元素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勾起大众的集体记忆,经典老剧就这样被带入流量循环之中。 当存在着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潜能时,看似“过时”的经典就会被不断挖掘而复活。

情感向的热播剧,在娱乐化的浪潮中,历久弥新。










    关注 全媒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