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魔都“幼升小”裹挟的两年,我这样从“重度焦虑”中自愈 ...

 

我的孩子今年5岁,中班小朋友。坐标,上海,魔都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幼升小”也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花友@袭文yvonne 曾经就是一位为此染上“重度焦虑症”的妈妈。自孩子3岁起,两年来她被潮流带着走,魔都幼升小的种种魔幻经历,她都过了一遍,身心俱疲;因此重新思考、重新学习,终于走出了这个“怪圈”!非常真实有趣的体验,感谢@袭文yvonne的分享~



本文由@袭文yvonne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原文标题:《一个被魔都幼升小裹挟的重度焦虑症患者的自愈经历》

记得曾看过陈可辛用iPhone X拍的一部三分钟短片,催人泪下,也在不经意地揭示了全国范围内家长对教育的浓得无法化开的焦虑:一个生活在贵州东部小镇的幼儿园孩子,自懂事起就知道不会背乘法表就不能进入镇上的好学校。

虽然这不是陈导要表达的主题,但妈妈们观后无不感到戳心:“天啊!全国的娃都在超前学习!那我家孩子幼升小备考认的3000个汉字到底够不够用?!” 

我的孩子今年5岁,中班小朋友。坐标,上海,魔都。

作为一个中班的孩子,像一个试验品,已经上过了不少各种的知名不知名的课外班,去了不少的地方,看了不少的书,可说是阅历丰富。

在养育孩子的 5 年间,我这个魔都妈妈从懵懂到一知半解,又因海量升学信息产生焦虑,再从自我学习中获得心灵的能量,得以自焦虑的高峰上一路滑行下来,现在心情逐渐平和,能够轻松愉快的写出下面这篇文章和广大的正在路上的妈妈们分享。
孩子3岁,我开始懵懂认识到
魔都孩子上学的巨大压力


3周岁,孩子正式脱离尿片,为前期的吃喝拉撒睡为主题的养育工作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对于教育,妈妈的意识才开始苏醒,除了从出生开始的每晚为孩子朗读之外,妈妈还没有思考过太多相关的问题。

这里不得不感谢上海本地论坛的一个神贴《我为什么选择明珠小学—献给和我一样纠结于学区房选择的爸爸妈妈们》。这是一篇以目的为导向(北清复交)的解析体制内魔都孩子的求学线路图的神文,作者以大量的事实数据从高考的上线率倒推到高中,初中和小学,从而得出结论,如何选择学区房。

楼主一直摆事实讲道理,就连吵架的画风也是数据为先,大家感受一下:
看完这篇文章,我家队友立即行动,开始着手布局学区房。而成功购买学区房的喜悦使我保持了相当久的高度兴奋,既然第一步已经跨出,那么下一步该怎么走呢?
孩子3-4岁,我进入盲目焦虑期
这一段时间,是孩子进入小班前的半年到小班的上半年。

这份神贴指明了求学路的清晰线路图的同时,也给我们这些新晋家长面前铺开了一幅魔都求学路的残酷长卷

  • 每年上海有50%的孩子可能无缘高中的学习。
  • 每年上海有资格进入北清复交的孩子85%来自上海的四所顶级高中。
  • 上海的顶级高中生源由上海的顶级民办初中毕业生囊括。
  • 而上海的顶级民办初中生源则由上海极少量的公办小学和顶级民办小学承包。
  • 因此,顶级民办幼升小的面试简直就是这场学业长跑举足轻重的起跑线

想到此,我这个妈妈不淡定了,心情在莫名兴奋和莫名焦虑间反复切换:

莫名兴奋时:和99%的妈妈一样,毫无来由的认定自己的孩子是高斯或者牛顿再世,觉得我娃若去面试一定能成功。看着他可爱懂事的模样,恨不得即刻拉去面试比个高低。

莫名焦虑时:总是担心,万一我娃临场犯傻马失前蹄怎么办?岂不错失了人生最为重要的第一步?

1、“先抢到篮子里再说,不合适再扔出去!”

绝对不能有“万一”!我这个闲不下来的妈妈不停地搜集着各种面试真题,过来人分享的面试经。于是,我知道了某花和某品,也知道了家长们为了成功报名不惜花重金购买这两家机构的入学名额,甚至在报名处苦站2天2夜。

为避免临时抱佛脚,更为了提前占位热门的幼升小培训班,我也加入了某品小班妈妈的队列。得知某品开启内部报名的那天,我遥控返家途中的队友再折回静安报名付费。

报名成功后两天,陆续传来人们为一个入学名额彻夜排队的新闻,不由额手称庆自己的消息灵通。我因此没少在大中班孩子的妈妈们面前得意洋洋,觉得自己才是个合格的高分妈妈。

在某品,我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妈妈们,她们热情的分享了自己为孩子报读的各种课程。

一次,我从一个妈妈那儿第一次听说了中福会旗下某个表演培训启蒙班的课程,立即就拉着队友去报了名。“抢”,是那个阶段的关键字,做什么都要抢的。课程是要抢的,老师是要抢的,妈妈的心态和菜场买菜的老太太是一模一样的,“先抢到篮子里再说,不合适再扔出去。”

2、变了味道的五角星

那个时期,妈妈之间比拼的是谁报的课多,孩子间比拼的是谁拿的五角星多。妈妈们最爱聊的,也聊得最起劲就是课程和星星。每节课下课时,等候在教室外的妈妈们在教室门被打开一拥而入的后的第一件事也常常是默数自家娃的星星再用眼角的余光查看邻座孩子们的星星。

回想上某品课的那一年,每回下课到了停车场,我们讨论完五角星的多寡,队友常常对我说是,“人生是一场长跑”。我总是煞有其事的点点头,心中却是默默否定, “哼,起跑都没跑好,长跑怎么跑得久?”

我是在期末的公开课上,亲眼目睹了孩子们的五角星怎么得到的过程后,才开始思考孩子什么样的能力才是我们父母应该培养的:

老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预先把贴纸发给每一个小朋友,当孩子答题正确时,可以自己撕一个五角星贴在手背上。于是,我看到有些孩子不管有没有答题都悄悄地给自己贴上贴纸,还有的孩子每答对一题就会回头找自己的妈妈给她看自己又得了一个五角星。

五角星已经悄悄变了味道...

课堂上,老师只给正确回答问题的孩子五角星,却忽视了给那些克服恐惧后犹豫开口但还是没有答对问题的孩子,可想那些内向的孩子该有多么挫折和伤心。循环往复,他们只会越来越惧怕举手和开口。

其次,五角星在家长孩子心中的地位远高于老师的认同感,老师将五角星当做维持课堂纪律的辅助教具。家长孩子却用来给自己贴标签。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孩子偷偷地给自己贴贴纸。

后来我在家实践家庭读书会的过程中,也慢慢否定了发放五角星的做法。课堂五角星只会加大孩子间的比较,而月龄和身体发育的差异限制了孩子们的能力。基于不平等的条件下的比较于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让孩子只和昨天的自己比。

3、焦虑中我还是有收获的

当然,和一群充满了干劲的妈妈们在一起,我也受益良多。

小班寒假时,我晒了一张我整理的我娃在线下英语机构的第一学期学习的所有词汇和句型的思维导图,某品群里的妈妈反响激烈的“谴责”我在浪费孩子的时间,她们纷纷表示,我娃学得太少太浅了。

她们出谋划策,给了我进一步开展亲子英语启蒙的大致方向,线下课要上,网课也要上,在家更要不停的阅读和练习。(附小娃已经坚持了半年的每周英语学习规划图)

孩子4岁,在各种信息冲击下
我进入焦虑高峰期,但也开始反思...
这个时候,孩子到了小班的下半年。

某品课的学习到了第二学期,我们这些妈妈仍热衷交流报班信息和比拼牛娃。

1、我们小班家长比大班还关注“幼升小”面试有关幼升小的传闻越来越多,我们这些小班孩子的家长居然比大班孩子的家长更关注幼升小的面试情况,比如八卦新闻青浦世外的面试分居然包括家长的体重,阳浦面试时测试家长的智力。再比如就读哪家面试班的成功率高,哪家小学已经开始招生报名,上实的考试流程,学英语还是学认字,哪个更有用。

我们兴高采烈地分享地道听途说来的消息,也曾为某思的入学考的成绩烦恼不已。

记得考完某思中班宝宝的入学测试后,妈妈们拿着漂亮的成绩单却愁眉苦脸的担心自己的娃被甩出尖子班,因为听说隔壁班某书房版主的孩子考了115分的高分,自己的娃才100多一点。妈妈们对于尖子班的任课老师的名字和背景了如指掌,似乎童年只此一次,时间有限,决不可错失任一位名师。

信息多了杂了的好处是,我学会了归类和分析。刚开始幼升小真题被归类为最有用的信息,后来发现过来人的失败经验才是更有用的信息,再后来,我慢慢地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在这期间,我做了一件非常对的事,就是在朋友圈和小花生的平台上发起了话题:“学前教育中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8个多月的时间里收到了三百多条回复。这是后话,等到下一个阶段沉淀期再详细说。

2、但是,我感到这条“鸡血之路”不太对头...

某思的中班宝宝入学家长宣讲会是唤醒我这个走在错误的鸡血之路上妈妈的第一个转折点。

我和队友是冲着早点去占坑的想法带着娃去考试的,去之前,某思给我们的印象是史无前例令人发指的鸡血。谁想宣讲的老师拿出来的课件标题是清一色的同名知名绘本故事,和把身心健康置于首位的国家教委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大纲。原来鸡血并不等于毫无乐趣的知识灌输,而是有章法的在快乐的情绪中帮孩子接受新知识。

这是我家队友第一次接触《指南》和某思灵活的排课和换课方式,对比某品课老旧的课件和过课不补的课表,深为感动,立即决定换机构。

中班宝宝的入学测试的结果是唤醒我的第二个转折点。我们的综合分并不高,我娃在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项目的失分比较多。我们群里有不少妈妈建议我们重考一次,进入理想的尖子班,而事实上她们也是这么操作的。

于是我想让我的队友兼司机再开一次车送我娃去考试。谁想,队友坚决不干,他说:“我娃就这点水平,在不知情时考出来的才是最真实的状态,没必要再考一次。与其扯紧了,挤在凤凰里当凤尾,不如当个小鸡头。再说了,人生是一场长跑…” 啊呀,他的长跑理论又来了!

队友前后制止两次我试图送娃入尖子班的企图,第二次是前不久寒假前的升班考试,队友说,“不去考了,在这个班里读很开心,没必要升班。” 此举获得了老师的赞许,她兼任教尖子班的教学,虽然队友的做法令人意外,但是深谙幼儿心理学的她马上就理解了他。

现在回头看,家长莫名太看重机构的升班测试结果了。机构把4周岁的孩子综合能力考察分为动作,语言,思维和社会四个板块。大月龄的孩子和小月龄孩子在动作语言上有天然巨大的沟壑,把4-5岁之间的孩子混月龄考察很容易拉出阶梯状的成绩分布图,注重成绩的家长却往往忽视了成绩和月龄间的关联性。

而中班就非尖子班不可的想法,长远来看弊大于利。将年幼的孩子捧为同龄人间的学习小楷模,恰恰是在培养输不起的孩子:幼年就如此优秀,自然一定要时刻保持优秀。可是保持优秀何其难,因为人的天性就是玩乐,而过度压抑后的过度的玩乐往往会将小楷模拉下神坛。小楷模注定终身在和自己的内心做拉锯。这样的孩子过早的失去了孩子的童真,“不能输”从童年起就成为他形影不离的诅咒。

父母应该放下心来多想想,输了又怎么样的?考不上知名民办又怎么样呢?商界领袖们最为重要的气质就是不怕输,输了还敢重来,输了才知道下一次怎么才能不犯相同的错。比起满分全优,父母难道不是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坚韧的内心吗?
孩子4岁半:情绪高峰过境
我开始沉淀学习、反思...


这个时候,孩子进入到中班的上半年。

我不是不读书的鸡血妈妈,相反,育儿理论平时真没少看。前面说过亲子阅读从孩子出生后出院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为了更好的更有效的亲子阅读,我还看了不少亲子阅读的理论书籍。

平时各种亲子教育的大小讲座,只要我认为对当好一个妈妈有用,我都会去听。于是休息日的我不是在陪读的路上就是在听讲座的礼堂里。

去年五月我参加了浦东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人”系列讲座,开始责问自心,“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预期是什么?”,我们能给孩子怎么样的能力面对他的人生。

去年暑假,又在徐汇图书馆,学了家庭亲子阅读的公益课程。 亲子阅读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今天你读了吗?

这期间,我还听了一个对我的心路历程来说非常重要的现场讲座:陈默的《为什么现在儿童心理问题成几何级增长?》

听完后我才惊觉儿童心理问题是我们育儿路上绕不过一个坎,青春期的叛逆不能单薄地归咎于成长的代价,今天父母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在未来影响孩子的命运。

这是我第一回听到当下的孩子 “竞争感强、竞争力弱” 的心理学观点,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被妈妈比五角星的数量开始(这不正是半年前的我吗),孩子就注定逃不过“竞争感强竞争力弱”的宿命,赢了大张旗鼓的得意,输了不敢见人的羞愧,久而久之,孩子因为惧怕输的结果而不敢去比拼。也有的孩子可能因此而做出极端的事情。

我的一个朋友家住徐汇,他所居住的小区刚好毗邻一所顶级初中。有不少学生家庭在此租住,而这里物业和居委比周边普通小区更多接触处理孩子们极端情绪问题,比如跳楼。

那么多顶尖优秀的孩子居然怕读书怕考试更怕输,他们是怎么了?陈默给的答案是:输不起,是因为心地善良却无力报父母恩,父母要他报的是进北清复交的恩,孩子不敢输却无力赢,左右为难,最后选择一死了之。

回到我曾在小花生上抛出的话题:

学前教育中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历时八个月收到了300多条,终于到了收割的日子:

我一一整理下来发现:

过来人父母都求倒带回去,多多自查自纠,好好学习如何当一个好爸爸好妈妈。

这也是一个令人感慨的社会现状,父母们都急于为孩子的课外班买单,却无人愿意自己花钱去上一个家长课。魔都如此,据说远在加国的华人社区也如此。父母课堂往往作为孩子课外班的附赠品,但总也门可罗雀。自身不学习如何理解孩子的父母却一味要求孩子努力学习。等到孩子出了问题,父母们才检讨自己对孩子和孩子的需求知之甚少。

有一位名校初中生的妈妈给我留言,她说孩子整个小学大把力气和时间都花在奋战名校初中的敲门砖--奥数上了。可如今却发现奥数太多的套路阻碍了孩子的数学里的逻辑推理能力,孩子的现状反而比不上没有学过奥数的地段生。现在他们要花上加倍的时间去奥数化。妈妈心疼那些花费在奥数上本该可以享受亲子时光或者用于中英文阅读的时间。现在孩子不但数学不行,英语和语文更不行。她懊悔自己没能看清楚奥数本质,误以为随大流是最安全的做法。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绝对不是砸钱买课,放手于机构,家教和保姆就可自称自己已经够上心了。

优质的陪伴包括言传身教,亲子阅读与沟通,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加以正确的引导。

还有不少父母后悔没能及时领行情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比如给孩子买学区房 。

不管怎么样后悔,家长都应明确了解孩子们在幼儿园有不同阶段的培养任务:小班培养自理能力、中班培养社交能力,大班培养学习能力。孩子们的活动看似在玩,其实是在帮助孩子培养习惯、获得常识、具备适应小学的能力。如果能加以引导,反复强化这些技能,使之化成孩子的内在动力和能力,那么学前阶段可真没有白玩,三年时光没有白白浪费。

这次的统计分析让我在纷乱的海量育儿信息中摸索到了一条更让人心神安宁的道路,明白该真正为孩子做些什么。 
公民同招政策公布后
对于“幼升小”,我有了笃定的目标


孩子现在中班,前不久,我和队友又有一次机会去现场听陈默的演讲。演讲题目是《当今大都市孩子特性分析及家庭教育观念重构》,在喜马拉雅上搜“陈默老师+上中”可以听到演讲实况。

演讲内容放到今天来看,仍是大大超前于当下的普遍的育儿思想。我们怎么定义幸福与成功?北清复交并不是人生的尽头,当孩子独自面对人生的挫折时,家长是否有信心他是一个输得起会重头来过的人。

被我不情不愿拉来的队友听讲到一半,就对我说:“今天小人的线下英语课不去上了,这个讲座值千金。”

在现场演讲中,陈默再次批判了家长的一些功利行为,强调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能力才有助于帮助孩子找到强大的内心和快乐的动力,在未来出现的逆境中可以坦然面对挫折。

她解析了93年取消上海粮票后(意味着物质优渥的年代到来了)出生的孩子们的心理特点,不受物质困扰的90后00后的心灵更接近真善美,从小考虑终极问题,他们与父母师长的精神道德层面有巨大的落差,他们富于同情心又悲天悯人,追求形而上。如果不了解今天的孩子就无从谈育儿。

在理想人生的设想上,她提出了非常具体的目标:

身心健康,不受金钱困扰,自得其乐的能力,助人为乐的能力,独处群处不焦虑,拥有成熟的伴侣,拥有能分享共分担的好友,拥有终生学习的愿望

就在聆听陈默演讲的前一天,公民同招传闻的靴子终于落地了:每一个魔都孩子只有一次报名小学的机会,要么拼民办,要么对口公办,报考民办失败的孩子将接受区内统筹。这个政策对家长最大的影响是,裸考成功的比例将更低,可以说接近于零。

由此我这个妈妈也顺势调整学龄前的学习目标,把目光聚焦从幼升小面试投射到更远的未来学习中。

当下可做的是面向小学的学习准备,具体有:

强身健体,游泳跑步都是我娃喜欢的运动,我们有大把的时间耗费在这些项目上。

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大胆说话的自信心和快乐的情绪。这方面绝对是父母的课题,如何当一个好妈妈好爸爸,需要我们自身不断地学习。

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不是加减法,日常生活中多让孩子做做应用题,最近我们还试了英语的加减法应用题,很有趣。迷宫地图,简单的统计表格,甚至切个蛋糕都是数学。妈妈做好功课,在阅读玩乐中学数学,这里推荐中班小朋友阅读《Mathstart数学启蒙绘本》。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妈妈刚刚读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对书中可以启发孩子自主教育意识的“斯宾塞观察笔记”非常感兴趣,于是入了HMH的Science Dimensions,已经自习了两周,正在排教学计划,编写属于孩子自己的科学观察笔记,和孩子一起学习如何像科学家和工程师那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为未来写作打好基础的语言能力和把英语当工具的英语积累,孩子的每日英语朗读和中文朗读仍在继续,语言能力是工具,是支撑孩子自信表达快乐学习动力的基石。对此,父母绝对不可偷懒。队友每天带读打卡,妈妈每晚为孩子朗读故事。

非常值得庆幸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没有一天不为孩子朗读故事书,孩子去年一年的读书量在800本以上。看着孩子越来越熟练而准确组词造句用于人际沟通,感慨每日的基础课功不可没。

为未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准备工作,比如写字,整理分类。这些也会做慢慢地放入我们的准备工作锦囊之中。

至此,我这个重度焦虑症患者基本痊愈。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心症中,妈妈依靠自我学习治愈焦虑。网络时代的大信息量有利有弊,保持自我学习可以帮助自己在海量信息中去伪存真,辨明方向并适时调整,最终顺利便捷地达到目的地。

是的,人生就是一场长跑,孩子,让我们慢慢来。

点击"阅读原文"可与作者交流...

“快乐教育”三年后,我是怎样给孩子补上“幼升小”这门课的?

[*]经历过一次后,弟弟的幼升小我就知道该做些什么了!

[/*][*]幼升小的暑假里,我们用这79本书迎接一年级!

[/*][/list]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

周一:英文原版书开团

周二:看世界,开视野

周三: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周四:美好生活画报

周末:新知、观点 & 新书预告


    关注 小花生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