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灵魂将安放何处?

 

点击标题下方“巧哥有话说”关注本公号文/洪巧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南方沿海一个小村庄,一位东南亚的老华侨回...



点击标题下方“巧哥有话说”关注本公号



文/洪巧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南方沿海一个小村庄,一位东南亚的老华侨回国寻根。老华侨思乡情重,怀揣着3000多万资金,准备回乡帮村里规划建设。

可当他回到阔别60多年的村庄,他傻眼了,他家的老房子不见了,村头的那棵古榕树也不见了,记忆中的故乡再也找不到了。

老华侨最后要求去村里的祖坟山看看,来到山上,他家的祖坟也不见了。

老华侨顿时跪地长哭,老泪纵横道:“我的祖先在哪里?我的根在哪里?还有哪里可安放我们游子的灵魂?”

老华侨最后悲痛离去,临走给村民理事会留下3万元,交代他们给村里每个老人发点补贴,最后他含泪说,这辈子再也不会回来了。

老华侨痛彻心扉的呼喊,让巧哥感同身受,我们这些在外的游子,以后会不会也面临这种情况?

当下,我们正在轰轰烈烈地搞新农村改革,很多人的故乡在拆老房子,搞平坟运动。

故乡,早已面目全非,再也不是我们记忆中的故乡。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以后,我们的灵魂将安放何处?

阿肖克表示,中国有意将国家城镇化、城市化,将传统农村农场化。

他说,如此一来,中国人延续了三千多年的农耕文化将会终结,农村文化将要到来。

这意味着,种地权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不再靠种地吃饭。

所以,种地以后会成为一种稀缺的能力,并慢慢地消失。

这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种趋势。

巧哥有位朋友,早先经商,后来开发房地产,如今是农场主,他承包了几千亩山林,两千亩稻田,50年租期。

如今,乡村这样的农场主越来越多。

几千年来,中国以农耕为基础,创造了一个延续不断的农业文明。

但是随着宅改,一些地方没保护好老房子,有的村庄已经见不到一幢老房子,加上殡葬改革,平坟运动,这个几千年的文明就可能面临着断裂。

我们必须要面对这样的事实,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农村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出现了井喷。

如今农村年轻人的奋斗目标是“能在城里买套房”,除了为娶媳妇,再就是为了下一代,因为读书依然是农民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由于好的师资都被赶进了城市,你的孩子要考上好大学,必须去城里读书,否则这“独木桥”就过不了。

以前非农户口还是香饽饽,农村户口想变成非农村户口吃商品粮还得托关系送礼。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巧哥由于创作成绩突出,被破格录取到县委工作,先是解决城镇户口,搞个“农转非”还要经县委常委会研究,下文件张榜公布,可见之难。

后来不仅放开了,还制定了各种政策鼓励你、逼着你放弃农业户口,想让孩子上个好点的学校,你就得进城买房子,转个户口吧!不然你就没有资格读这些优质学校。

“宅改”告诉你宅基地已不能继承了,这意味着什么呢?一旦你脱离了农村户口,你的根就被斩断了。

举个例子说,你现在为了孩子读优质学校,在城里买了房,户口也不在村里,百年以后,你的宅基地就不是你的了,因为你已不再是农村人,没有农村户口。虽然你爷爷、太爷爷、老祖宗,祖祖辈辈在这个村里生活,并埋村墓地里。但“殡改”平坟运动后,你的祖坟就没了,从你这一代开始,你已不属于这里。

那么政府为什么要把农村人口赶往城市呢?

当前地方政府大多依赖房地产财政,加上房地产泡沫太大,库存房、鬼楼多,需要去库存。而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再大的泡沫,一人吸一口也把它吸没了。

那么空出来的土地又流向哪里?流向资本,以后都会被资本承包,这样就被“资本化”了。

就如我那位朋友,他先在城里“种”房子卖给你,赚得了盆满钵盈,再用这钱到农村租大量的土地。

这就是房产泡沫吹大了,把乡下人拉来擦屁股,然后他们换个地方继续发财。

巧哥为什么连续撰文痛批野蛮的“殡改”,因为这也可能成为资本流向,公墓建起来,就可能产业化。

今后,穷人死不起。假如一个村委会建一个公墓,这个村委会有10个自然村,那么,9个自然村的人去世将埋在邻村,按家乡人说的就是孤坟野鬼;另一方面,那些洗脚上田的农民可能再也回不去,死了他们没有资格埋村公墓,连做野鬼的机会也没有,他们的灵魂将安放何处?

摘录一则网友在巧哥公号的留言:

那一年,男子的父母己年过六旬,为了孝心,给父母添福添寿,花了几千给父母置办2副棺木。

那一年,政府殡改,补助2千一副,为响应政府,父母含泪上交棺木。政府转手大几千卖给家具厂。

那一年,男子的儿子要结婚买家具,家具买回来后,男子小心呵护,就象自已最心爱的玩具。儿子也说“实木的,高、大、上”。

那一年,男子躺在病床上,叫过儿子,告诉儿子,那些家具的来历,并交待要代代传承下去。儿子由惊呀,愤怒,再到理解。他终于明白父亲对家具的深爱,含泪对父亲说会传承下去。父亲露出欣慰的笑容,转声说“爸妈,你们的棺木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下去了,九泉之下该含笑了”。

那一年,父亲去世后,儿子把他刚懂事的儿子叫过来,指着家里所有的家具告诉孩子。孩子满脸通红,小拳头紧握,眼神坚定的望着父亲,大声说到“爸爸,我一定听您的话,把它们代代传下去…….”

这寓言很深刻,巧哥不再延伸说。

有古句诗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如今是“青山处处不能埋,灵魂安放将何处?”

本公号法律顾问:洪雪雯
(中山大学法律硕士)


    关注 洪巧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巧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