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丁达尔」

 

耶稣光?不不,我是丁达尔!...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神指光?

耶稣光?

丁达尔!
什么是丁达尔
这一大段可忽略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

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

则发生光的反射

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

则发生光的散射

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

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

称为散射光或乳光
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乳光现象
简单点说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

我们能看到胶体里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这种现象就叫丁达尔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

1869年首先发现和研究了胶体中的上述现象
拍出丁达尔
丁达尔现象不知何时被人称为“耶稣光”

它对渲染气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室外环境中
丁达尔的构成条件较为理想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08月,摄影/袁蓉荪

这三尊佛像是华严三圣,正中为毗卢遮那佛,两边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身后为千佛。拍摄这龛造像时,宝顶山的工作人员正在燃烧枯叶,浓烟弥漫在宝顶山中,浓烟经太阳照射形成氤氲的光柱,恰好照射在华严三圣上。浓烟和太阳的方位缺一不可,这才有了这张可遇不可求的照片。这样的场景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分钟,连在宝顶山工作了几十年的工作人员也连连惊叹摄影师的运气之好。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10月,摄影/李晓彤

云破天开,一束阳光洒向繁荣的珠三角。河流、云雾中若隐若现的丘陵、拔地而起的城市,如同是血脉、骨架和澎湃跳动的心脏,共同成就了独特而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2月,摄影/白海琦

夜色还没有完全退去,一缕缕阳光正试图穿透呼伦贝尔境内的大兴安岭,在氤氲中呈现出梦幻般的斑斓色彩,映衬着正在被唤醒的茂密森林。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2月,摄影/黄招然

当一个地下洞穴的天窗不断崩塌、扩大,甚至到整个洞厅的“天花板”完全垮塌下来,洞厅就会变成喀斯特竖井或漏斗。广西乐业的阳光竖井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特大型的天窗,光从洞顶投射下来,丁达尔现象让洞里的世界显得格外神秘。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9月,摄影/李丹妮

徒步安纳布尔纳大环线的途中,很多地方峡谷宽阔,植被繁茂,站在山坡上远眺,眼前梯田更迭、青山叠翠,感觉十分美妙。尤其是当阳光穿透云雾辉映在雪山和田地上面的时候,周遭的一切仿佛都充盈着神秘和恬淡之美。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1月,摄影/杨通富

在水域辽阔的西昌邛海周边,连缀着一片又一片湿地、滩涂和苇塘。它们经历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围湖造田运动,有一部分被围垦、填土形成了农田和鱼塘。这些苇塘、滩涂和鱼塘交错在一起,营造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雾气缭绕的清晨,几缕炊烟从绿树掩映的房舍之间升腾,给人一派闲适安逸的“桃源”景象。
图自《中华遗产》2011年09月,摄影/陆岩

北京,清晨,阳光穿过杨树的缝隙落在晨练的人们身上。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动静皆宜,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丽。
室内环境中
丁达尔现象将环境渲染成动人的一幕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1月,摄影/陈传荣

图为夕照下的广东潮州龙湖寨天后宫大殿,地人都叫它“嬷”宫,透着亲切。即使不拜天后娘娘的时候,老人们有时候也会到庙里转转,在丁达尔现象的烘托下,人就像跟随时光倒流,穿越时光,感受历史。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10月,摄影/李晓彤

图为江西金溪古村的一处房屋,中心开敞,左右分间,而正中心极为狭细的一片地方承接着天光,形成天井。所以它是院,是形式特别的“小天井式民居”。在金溪,存留着大量这样的老宅,并且还有人怡然自得地居住其中。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网,摄影/陈志文

冬日的拉萨,少了一些大量游客涌入带来的喧嚣热闹,更多的却是一份日常生活的舒适和安详。喝甜茶、晒太阳,是冬日里人们最爱的活动,一束光散射在茶馆里,喝一杯暖暖的甜茶,你会深深体味到万丈红尘的柔软与温暖。
话题
关于光,你有哪些奇趣见闻?
留言区见
-  END  -
编辑 / SALT
别错过
河南的这座古都,地下叠摞着六座城

这些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

地上文物,看山西

地下文物,看陕西

毕业了,拿什么铭记青春

跟着地理君,在C位玩出不同

但愿我是,你的夏季

“天神的后花园”关闭了
杭州:翻版汴梁的华丽生活

迷失在火焰山下的洋海人

桃花扇:在盛名背后

加拿大原住民的四种色彩

……

更多精彩尽在这期杂志  ☟


限时折扣

《中华遗产》

2008年10月电子刊

9.9 ¥30
点击购买
* 截止到5月24日24:00


    关注 中国国家地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