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四江并流——探访独龙族纹面女 活动报名

 

2020年4月27日-5月5日x0a云南、西藏(丙察察线进藏)...

横断山
中国大地上一个极为独特的地理单元
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
形成了天然的封闭和阻隔
这里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藏彝走廊地区
大江大河奔流而过
在峰峦叠嶂中开辟出一条条天然大通道
封闭与开放的并存
让横断山地区成为我国民族文化
最多元缤纷、历史积淀最丰富精彩的地区之一
也留下众多岁月的谜团


摄影/姜曦

特立独行的横断山脉构造成因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印度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撞,形成了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并导致青藏高原,的整体抬升。至于亚洲大陆东侧未,受到直接撞击的部分,因没有同步向北,运动而滞后,于是原来接近东西向的大陆,被强行扭曲,形成了一系列近南北向,剪切断裂组成的剪切带。



横断山区高山峡谷示意图

如果说大地之力塑造了横断山南北走向的地块隆起和一系列褶皱山脉,那么流水之力就在这褶皱,隆起的大山间勾勒出了一道道深切的峡谷,形成了峡谷类型最齐全、深度与长度极为罕见的,世界峡谷密集区。



摄影/田捷砚
要理解横断山,需要考虑到多民族、多元化在这里的形成和演变。本次考察活动特邀知名人类学家,李旭老师一起,从横断山区到青藏高原,横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四江并流”区域,实地走访和拍摄记录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人文风貌。

活动信息
活动地点:云南、西藏

活动时间:

2020年4月27日—5月5日(9天)

活动费用:16800元/人起

(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会员9.5折)



随队专家
李旭


知名人类学家,“茶马古道”概念的发起者。现为云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专注于即将(于即将)消失文化现象的追踪记录和,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情况的考察研究。
——  2019年5月横跨四江,并流考察活动视频  ——




目的地介绍

1/3   独有的“三江并流”奇观



19世纪后期,一批批国外科学家、探险家、传教士,像走马灯一样往来该地区,考察地质、采集生物和传播信仰,他们一头钻进河谷与高山丛(高,山丛)林中,从宏观上思考这一区域的,特殊地理地貌。



摄影/杨勇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附近,的广大区域,沿横断山脉进入滇西北,三条大江并列相间而行,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三江并流”的名字便由此而来。2003年7月2日,“三江并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摄影/卓鹏

2/3   野生动物的避难所

“三江并流”区域也是我国兽类、鸟类以及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区域,为不同类群的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境。2003年评定世界遗产,时,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评估报告就已经确认:“滇西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同时也可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温带区域。”



滇金丝猴 摄影/陈锐

3/3   历史上的民族走廊

横断山区的山脉、河流均为南北走向,特殊的地形地貌使之,成为一个天然的地理通道。自古以来,横断山区就是族群,迁徙的历史通道,也是很多民族的古老家园。直到今天,在这条走廊中,就有汉、藏、彝、傈僳、纳西、普米、独龙、门巴、珞巴、怒族......

南北走向的山脉、河流虽然没有完全隔绝东西,两侧的经济、文化交流,但还是极大地限制,了交流的规模和频次,使得东西两边的文化,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也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



摄影/卓鹏

行程亮点
 


1/16  通天之河——金沙江



金沙江是中国的母亲河——万里长江的上游。印度洋西南暖湿季风来到,横断山区,遇到南北向的高大,山脉重重阻击,奇特的地理现象改变,了当地的气候,导致金沙江流域要,比怒江流域干旱,生物群落也有显著的差异。



2/16  幸福之母——澜沧江

澜沧江从青藏高原发源后,一直南下穿过横断山区。澜沧江峡谷地带,东有云岭山脉,西有碧罗雪山耸立。从西双版纳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
摄影/税晓洁

3/16  东方大峡谷——怒江

怒江在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条海拔四五千米,的山系夹峙下,形成了南北纵贯数百里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峡谷,峡谷长度和深度,都远超于美国(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被称为是世界上最神秘和最,原始古朴的“东方大峡谷”。
摄影/卓鹏

4/16  森林与峡谷中的隐者——独龙江

滇西北以“三江并流”闻名于世,其实在并流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之西,还有独龙江,并驾齐驱,向南流淌,被称为“第四江”。

林木葱郁的独龙江河谷位于云南西北部与,缅甸交界的地带,这里也是中国境内独龙族,人民唯一的聚居地。在道路修通之前,独龙江河谷很难到达,长达半年的大雪封山,更是让这里的冬季,几乎与世隔绝。



摄影/卓鹏、陈锐

5/16  朝圣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是一座神山,和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高达6740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峰,至今仍是人类未能征服的“处女峰”。
摄影/陈锐

6/16  探访峡谷中的民族

横断山区由于交通困难,许多地方很少受外来影响,在几千年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中, 各个民族由于各自的生产方式和生活,风俗的差异, 形成了各异的社会,文化特征。是世界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地区。
傈僳族
独龙族
怒族


摄影/卓鹏、严大卫

7/16  记录即将消失的独龙族纹面习俗

独龙江被专家认定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是我国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那里居住着古老封闭,的民族——独龙族,独龙族女子常常面临被,外族掳走的危险,因此女孩长到十二三岁就,需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年轻的独龙族女子不再,纹面。去年,我们在独龙江流域对纹面老人做了,全面的调查统计,目前纹面老人,仅剩二十余位,独有的纹面习俗,也即将消失。




关于独龙江纹面,习俗的说法,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防外族掳掠说:这是流传最广泛的说法,即毁容从而求全。

2、审美角度说:觉得纹面美,纹身就是审美角度不同,而已。
8/16  考察即将消失的“空中渡口”

山脉夹河流的特殊地貌,使得溜索成为早期横断山区,一些乡镇过江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考虑到便利和安全因素,政府将在多地架桥,溜索也会逐渐被替代,仅有少数保留下来。
摄影/卓鹏

9/16 穿越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线

丙察察是近年来颇为热门的一条自驾进藏路线,被众多驴友盛赞为“中国最美自驾线路”之一。这条线路囊括了诸多云,南和西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经典要素:陡峭的怒江峡谷、贫瘠的干热河谷、茂盛的森林、壮观的冰川雪山,和多民族的风土人情。
摄影/卓鹏

10/16 那恰洛大峡谷

位于滇藏交界处,长约30公里,是从丙中洛进入察瓦龙,的咽喉。这段峡谷江水湍急,崖壁陡峭,峡谷落差达3000—4000米,丙察察公路如同挂,在峭壁上蜿蜒向前。
摄影/谢罡

11/16  人神共居之地——丙中洛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教士进入怒江地区,将新的信仰带入这里,这也影响了当地的,民族文化。丙中洛居住着藏、汉、怒、傈僳等多个民族,村民宗教信仰自由,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这里共存。
摄影/卓鹏

12/16  秋那桶

滇藏交界处的怒江大峡谷中,属于云南的最后一个村——秋那桶藏在深山中,被云雾吞没。怒族、傈僳族、藏族等民族散居在,方圆十多公里的山中,他们繁衍生息了几百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朴,的农耕生活。
摄影/陈锐

13/16  怒江第一湾

被岩壁阻隔的怒江水在丙中洛两次急转,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
摄影/严大卫

14/16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

如果说,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的精华,集中在川藏线,那么川藏线的精华则,集中在藏东南的林芝地区。

我们走完丙察察,翻越德姆拉山口,抵达然乌后,就汇入318国道,进入藏东南地区,沿着雅鲁藏布江前行,经过波密、鲁朗,翻越色季拉山口,远眺南迦巴瓦峰,最终抵达林芝。
摄影/卓鹏

15/16  然乌湖

然乌湖主要发源于来古冰川,是典型的高原堰塞湖泊,也是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源头。
然乌湖晨曦 摄影/蒋啸川

16/16  南迦巴瓦峰

2005年,南迦巴瓦峰凭借其东坡30公里内拥有的近7000米的相对高度,以及绝无仅有的植被垂直带,谱等优势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山峰”第一名。
摄影/陈锐


行程安排
D1(4月27日)

香格里拉集合

D2(4月28日)

香格里拉-金沙江-白马雪山-梅里雪山

D3(4月29日)

梅里雪山-澜沧江-怒江-高黎贡山-独龙江

D4(4月30日)

独龙江

D5(5月1日)

独龙江-贡山县-丙中洛

D6(5月2日)

丙中洛-秋那桶-察瓦龙

D7(5月3日)

察瓦龙-目若村--然乌

D8(5月4日)

然乌-波密-鲁朗-林芝

D9(5月5日)

林芝解散
费用说明
活动费用:16800元/人起

(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会员9.5折)

费用说明:

费用包含:活动全程交通(丰田越野车,每车三名队员,每车配专职高原驾驶员)、食宿、门票、专家讲解、保险、后勤保障

费用不含:往返大交通 、个人单房差、不可预见和个人因素所产生的费用
报名方式
微信报名: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填写提交个人信息,我们会在接到信息后及时与,您电话联系,引导您完成报名。

电话报名:010-64852136;010-64851539(工作日9:00-18:00);18518489813

线上咨询:请添加微信客服号 cngexpedition


文字|陈锐

编辑|之秋


    关注 中国国家地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