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建明|千年大集镇 水韵科泉村

 

科泉村位于河南省安阳县马家乡的西北方向,村东边与许家沟乡接壤,西边和林州市横水镇毗邻。是从太行山区走进安阳平...





科泉村位于河南省安阳县马家乡的西北方向,村东边与许家沟乡接壤,西边和林州市横水镇毗邻。是从太行山区走进安阳平原的最后一个山口,并覆盖安林两县交界40多个村庄。根据这里的地形、地貌、名胜、文物古典、多元文化、俚语村言等古镇遗迹,可以证实自唐代以来,这里就是一座远近闻名的繁华集镇。

 

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使古镇经历了朝代更迭、战乱破坏、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几起几颓的艰辛岁月。所以村上老者们有“唐建、宋补、明增建、清繁华”一说,这说法和现有明代石碑上记载“明增建”“清增建”是相吻合的。走近古镇遗址,目睹多处古镇文物的真凭实据,可见古镇旧时的轮廓,聆听村上白发老人用那朴实如玉的民言村语,诉说的古镇往事……仿佛引人进入了那历史画卷的古镇。
古镇有东西南北四个石拱券门,眼前的四门虽是久经风雨、断壁残垣,可是原貌清晰可见。西石拱券门头上,悬有石刻的“科泉镇”三个大字,传说这三个大字是封建社会时期一位大官写的。古镇的东石拱券门的石碑刻有“东通齐鲁、西达秦晋”的文字。恰好证明这里是古代鲁、豫、秦、晋四省通衢的必经之处。东起铺岭穿过古镇商业大街,西至上庄,长约三公里的路,原先是石板铺路,路面两侧边沿还镶有顺畅的石料镶边带,人称“官道”。古时交通十分滞后,运送货物全凭车推肩扛、人挑马驮,来往路过此地,是商客、运货人员住宿、休歇、就餐的好地方。

 

有碑文记载,古镇商业街,商号至少有24家之多。约500米长的商业大街的路两边,离商业门面房2~3米的临路一侧,建造有比路面高出40~60厘米的规范石砌台阶,看上去整齐靓丽。残存的至少有六座九门相照、五门相通的,田园式般的砖木结构建造的四合头大院,好像是在展示着它的过往。村语有:“古镇东有果园、南有菜园、西有梨园、北有林园”。还有“古镇有四门,门边都有庙,昼日有看守,夜间有更夫”一说,当时的古镇,环境优美,兴隆繁华,应有尽有,具备了商客们住的安全舒适,吃的美味可口,人人开心的条件。所以很早以前商客们就称道有“达黑住科泉”的美誉。直到建国初期还有兴灿馆、李四的拉面、袁二的油条、李祥的包子、牛良成的烧饼等远近赫赫有名食品。
科泉村的形胜、村名、山名十分有趣。“科泉”二字在汉字中意思是水的源头(清清的毛毛泉),就是说科泉是万水之根。古镇中间有座自然形成的白土结青石的坡头,离坡头100多米的南河滩,就是原先的泉眼区,古人把它看作是白龙青角的地脉风水龙头。汉代景帝年间,百姓们在坡头上修建了一座汉建古刹,名叫“圣泉寺”,是百姓们拜佛、求水、求财、求平安的祈祷场所。所以,村语历来就有“景帝年间建圣泉,景武年里好收田”,还有“圣泉寺里拜佛尊,风调雨顺五谷丰,大贾小贩拜观音,生意兴隆财运通”,由此可见,当地群众对泉水的崇拜之情。

 

这座古刹是1938年6月侵华日军战机狂轰烂炸后变为废墟的。建国初期古刹的石料用到了村里的三拱桥建筑上。古镇东门“石券碑记”刻有“问泉”二字是耐人寻味的,值得细细琢磨。

 

该村的主山是紫金山,山顶有座唐建古刹“兴禅寺”,又名紫金城,是安林两县人民捐资修建的。这座古刹是1941年8月被日军战机炸毁的。炸毁后的古寺,残垣断壁、狼烟滚滚,疮痍满目,实在惨不忍睹。忍无可忍的人民群众奋起抗日,浴血奋战,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击日寇的英雄故事。如1941年秋天,村上青年刘老七发现两个日本兵在山沟里纠缠一名村里女子。年轻气盛、机智勇敢的刘老七,趁两个日本兵不备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刨土的镢头劈死了两个日本兵。
紫金山是当地人民心中的靠山,兴禅寺是他们信奉朝拜圣地,这里的祖辈人家守着家乡的山庙觉得思想平安。过去只要修山,老百姓不讲价钱,不计报酬,任劳任怨,为修山建庙做贡献。就是在五、六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年份里,善男信女们也是明里暗里修山不止。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大兴土木,周围几十里地的人民群众,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大车小担运到山上。

 

千百年来这里的世代人民,无论是居乡耕耘,还是外出谋生,或者远走海外,都忘不了心中那座紫金山,忘不了“紫荆树”的团结精神,忘不了百折不挠的“问泉”精神。谁都知道,紫金乃璞玉浑金,玉中之王,科泉乃上水灵根,人称圣泉,紫金、科泉两者崇高的名意在此唱出,实在让人称奇。可以推测出这里山水名称与“中国七大古都安阳”息息相关,这里就有“山中孤山,群山环抱,宛若群臣参主;虎踞龙盘,风生水起,气贯七朝帝王”的大联。明朝以来,村里就有刘伯韫点灶发首户的故事。说是四百年前,朱元璋的军师阴阳有准的刘伯韫,巡视过此地,发现这里风水不错,就顺手给古镇西边路南的李家点了灶地,李家真的就富了四百多年。所以素来人称李家是村里的“百年首户”。

 

30年来,得显于党的好政策和科泉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近10万人口的人脉、地脉市场,尤其是新时代的科泉人传承了厚重深远的古镇经商遗风,使得科泉村的商业、服务业发展迅猛。据统计目前各类商户、店铺已达到100多家。古镇新的贸易极大地活跃了区域经济,有力地拉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
作者:靳建明,河南安阳人,供职于安阳县老龄委。


    关注 浓农乡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