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报道:《意象净土》音乐会原创作品之《桃花源》作曲者杜咏专访

 

“好的艺术创作应是由理性向感性的升华,作曲家的思想表达远比技术表露更重要!”...







“好的艺术创作应是由理性向感性的升华,作曲家的思想表达远比技术表露更重要!”

---------意象·净土音乐会《桃花源》曲作者杜咏专访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诗并序》中所描绘的理想世界,千百年来影响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寄托。在当今的现世生活中,理想国的意义不可轻视,它如同一轮十五的满月一样明净人心。

青年作曲家杜咏老师,根据《桃花源诗并序》为意象,创作二胡与民族管弦乐协奏曲《桃花源》,将由著名二胡演奏家张尊连教授与华夏民族乐团呈现于2016年6月26日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意象·净土”民族管弦乐原创作品音乐会。无论是对于意象净土课题的解读,还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都彰显出这位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学科主任的独特见地与新锐视角。

    ‍(排练现场)
“桃花源这样题材正是我的创作风格兴趣所在,我就愿意写带有意境的,能够让人思考的,爱情也好,希望也好,表现人内心感觉的音乐”,杜咏老师说《桃花源》的主题与的他创作思维有很高碰撞,与“意象·净土”的主题不谋而合。



(张尊连教授)

全曲分为“误入”“怡然”“归去”三个部分,音乐的风格保留了民族音乐中旋律性的美感与二胡独特音色的特点,如此,普通听众熟悉桃花源的故事、听的懂它的意境,而专业人士能听得到作品的技术、结构、配器,以及它的张力、层次、旋律。乐曲采用一个原创的乐思,逐步拓展,在第三部分的高潮到来之前将主题完整地展现出来。相对其他善用民歌与戏曲音乐素材来作为动机而进行创作的作曲家来说,杜咏老师更偏向于采用全新自创的动机,使乐曲表现力更彰显作曲家个性创作的风格性,探索民族音乐的创作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说这样的创作方式,为作品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我希望我的音乐出来能够比较细致的,勾勒出大框架以后,细节更多的是通过反复在钢琴上找感觉,所以说,我是靠感觉作曲的。”不难看出,杜咏老师在桃花源创作中,更多的是在寻找一个与之相符的感觉,一颗属于作曲家的赤子之心,用这样一颗赤子心打造我们的“净土”。

“我是喜欢在自己的作品里边有别人能记得住的,觉得比较美的旋律,我比较喜欢这样的感觉。”他反复强调,运用一个全新的动机不代表不能反应古代文化的意境,恰恰这个动机很像桃花源,也有引起听众共鸣的东西。 对于“旋律是不是中国音乐的核心?”这个问题,他认为:“旋律它是,也不是。旋律一定要有,但它不一定是这个曲子的核心,它只是这个曲子的一个部分。在21世纪这个充满创新、革新甚至是颠覆的时代,若没有一些所谓的新的音色、技术与技巧、甚至是矛盾冲突,只有旋律,这样的作品也无法站稳脚跟,而同时,旋律对于音乐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这正是矛盾所在而也是魅力所在。”

采访的最后,当问起他对于成功作品的定义,他概述为:“能够经演不衰;演奏家觉得曲子又好拉又有效果;听众觉得感人、有高潮、有对比;指挥家觉得作品不错,乐队奏起来轻松,同时又表现了作曲家一定理念,这样的曲子就算成功了”他说,“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很难。”他又发出意味深长地感叹。无论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还是中国民乐寻根的征程中,都是一样的道理。



(作曲家杜咏)

“意象·民乐”活动,便是通过古代诗词的意境韵律,尝试用重新谱曲的方法,用“意象”进行解读,也许可以采撷到古代诗词的吉光片羽,也许可以在古韵丰润的土壤中,培育出馥郁繁茂的新曲。

在某种意义上,“意象民乐”是一项 “文化寻根”活动,是集合音乐、史学、文学工作者的智慧,运用“古为今用”的手法,对传统文化中的诗词韵律音乐进行探索,努力尝试对中国民族音乐之根进行粗略解读, 努力尝试用音乐的语言寻找中华文化底蕴。

她是一个课题,是一场音乐,是一种探索,更是一场思考,意象可以是任何形象,任何途径,但我们却为着同一个目标,这与创作本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为中国音乐寻根。

杜咏简历著名青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理论教研室主任。先后师从著名作曲家杜鸣心和叶小纲。

杜咏作品涉猎范围广泛,包括多部独奏、重奏、室内乐、协奏、交响乐、交响合唱,并有大量民乐、流行音乐及影视音乐作品获得广泛好评。



(作曲家杜咏)   

主要作品:

  • 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木管弦乐七重奏、古筝独奏、古筝协奏、民乐三重奏、钢琴与乐队作品《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交响诗《北京组歌》、纳西风格管弦乐组曲,及三部交响乐作品。作品曾在国内外多个音乐会及音乐节上演,反响良好。其中第一交响乐由张艺执棒在北京音乐厅上演;与谢鹏合作的《柏坡交响合唱》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 曾与汪峰等组建“鲍家街43号”乐队,担任主创和键盘。九十年代出版专辑《鲍家街43号》及《风暴来临》。在乐队6年的经历他接触到各种音乐风格,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爵士、布鲁斯、r&b、funky等摇滚乐的一些形式,他在现在其他领域音乐创作中偶尔也会使用这样的元素。
  • 曾为多部影视作品作曲。主要作品有《绝对隐私》、《七日》、《一米阳光》、《一世情缘》、《奶娘》、《决战黎明》、《大侦探》、《戚继光》等。由他创作音乐的汶川抗震救灾电视剧《震撼世界的七日》,获电视剧飞天奖特别奖。
  • 古筝独奏曲《无境I》获第五届中国音乐作品金钟奖,作品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并于2015年入选《华乐大典·古筝卷》。


关于“意象·净土”音乐会

由中国音乐学院与和景文化---古典音乐研究中心联合创作的《意象•净土——民族管弦乐原创作品音乐会》,2015年10月正式被纳入“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资助项目”,将在2016年6至10月进行10场首轮巡演。“意象·净土”内容简介:

“意象净土”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是一场“由静生净”的音乐会。是集音乐、史学、文学同仁之努力创造、寻找干净的音乐,旨在用音乐的语言探寻一片心灵的净土,给人 心在铅华浮躁的社会中寻一片安宁。 这里的“净土”是根据传统诗词的自然、疎野、清秀意境的启示,用串串音符寻找一片音乐净土,让忙碌的世人能暂时寄托一下浮躁的心灵。

摄像:吴翟、生庆强

采访:赵倩

编辑:刘雪芳、孙冰琦


-END-
欢迎您的交流、建议
意象•净土


    关注 意象民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