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看完《天气之子》会感到失望?为什么我“不喜欢”天气之子?

 

看完《天气之子》了吗?如果还没看并且连一丁点剧透也接受不了,那么以下内容务必谨慎阅读。然,它也上映个把礼拜了...



看完《天气之子》了吗?如果还没看并且连一丁点剧透也接受不了,那么以下内容务必谨慎阅读。

然,它也上映个把礼拜了,看到这个题目还点了进来的朋友们,想必对这个话题也有一定的兴趣,也就可以推断出你们大部分是已经看过正片了对吧?那么下面,我们不妨放开来聊。

如题目所述,今天不仅仅要跟你们讨论《天气之子》,重点还要讨论究竟为什么我、我们很多人、乃至于评分网站的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天气之子》,为什么我们不喜欢这部打着新海诚名号的新作,名号响当当的动画电影,在豆瓣拿到7.1分,虽不算差,但没达到众人所期待。
关于电影的具体内容此处不再多做阐述,单刀直入分析电影本身,首先要表明我自己的立场,我“不喜欢”《天气之子》,这种不喜欢就好比你在现实中对待身边人的某种态度一样,你不喜欢某人,你不一定讨厌他整一个人,而是因为反感他的某些缺点从而感到不喜欢,也就是说你不喜欢他,但在一定程度上你依旧可以接受他。
这就是我对《天气之子》的不喜欢。
《天气之子》的亮点和作品特色都十分突出,画质、制作质量等老生常谈的话题自不必说,虽说电影并不是诚哥的一人之力,不过笼统一些来说,试问新海诚导演的动画电影,有哪部曾让你对画质感到不满意呢?至少于我而言目前还没有,大多数人和我有一样的感觉,以至于对于新海诚的动画电影总有一个说法:每一帧都是壁纸。
画面,该夸。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特别是你在电影院观赏电影的时候,音乐往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要素,随着观影时间的推移,音乐的出现与停顿、曲风的转换与特征、毫无疑问都会极大程度带动观众的情绪。《天气之子》的音乐是我觉得远远超过预期的存在,我拿票价去买一张专辑可能都没有坐在观影席上欣赏这番音乐来得爽快。
感动之情沁人心扉
紧张之景命悬一线
启发之语醍醐灌顶
满足之感油然而生
离别之时痛苦万分
重逢之颜喜笑颜开
……
音乐,该夸。
《天气之子》正式上映之前,一些平台上出现“捆绑宣发”,将这部新作与几年前大破日本动画票房记录的《你的名字》一并讨论,大家对这部新作的期望也被普遍拉高一个层次。

我相信,应该有一部分人便是因为这种高期望才对《天气之子》的表现感到失望,认为它配不上《你的名字》的“后继者”之称。
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天气之子》是《天气之子》,《我的名字》是《我的名字》,它们无非是出自于同个动画导演之手的亲姐妹而已,若是你哥或你姐考上清华北大,那么在你读高三的时候邻居们总是拿他们说事,你会乐意吗?单独把你当成一个人来看待难道不好吗?单独把《天气之子》当成一部独立作品对待难道不好吗?
肯定好!
假如你能够把它当成一部独立的作品,对“天气之子”的构思就会感到满意,滂沱大雨给人们带来诸多烦恼,这位晴女只需在内心虔诚地祈祷,便能让某个区域阳光高照,虽说不能影响区域以外的天气状况,但在急需晴天之时能够实现目的、相比于昏天地暗,这番短暂的阳光璀璨更是急人所需。
晴女会得到众人的信仰;晴女能够为他人带来满足;晴女还能帮助他人工作、甚至圆梦。

晴女的能力又不是无偿的,每使用一次这样的祈祷,她就会失去与之相对应的部分身体,直到最后消失不见,被天空取走自己的存在,当她与天空共存的那一天开始,理应猜到这个结果。
只是,这时她已不再是孤身一人。
阳菜认识了帆高,所以她觉得自己的弟弟有人照顾了,哪怕就这样离去,应该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吧?可惜阳菜与帆高之间又存在很深的羁绊,对于被抛弃的那一方来说,谈何无憾呢?这番构思运用了少男少女之间的纯洁感情,也结合了超能力设定作为表达形式,和人们当下口味非常贴切,爱情当中夹杂了浪漫主义。
至于为何会制作这种风格的电影,正如新海诚在接受采访谈到前辈的作品之时所述:“作为报答 如果我也能做出这样的作品的话就好了”

动画能感化人类,这确实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动容的信念,新海诚也在这之前就做到了。
画面、音乐乃至于最初的构思是好的,接下来就是我个人认为不太好的方面,也就是剧情了。

相对平庸,没有把新海诚想传达给观众的东西全部表达出来,甚至有一些伏笔向剧情也介绍得不够全面。

导致观众从此处起观感开始出现明显分支显而易见,新海诚想通过《天气之子》向大家传达一个偏向浪漫主义的爱情故事,一个少年为了少女情愿放弃整个世界的故事,一个为了爱情甚至能够奋不顾身的浪漫故事。

阿!对于憧憬爱情的青春时代来说,这种故事是多么美好,我也希望有那么一个人能够为我放弃整个世界,我也希望能够拥有一个这么契合的对象……很遗憾的是,许多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包括我在内——都长大了,看待事物的角度已经开始变了。
可能在三五年前,刚接触浪漫主义色彩较严重的作品我们不会感到失望,毕竟在还未进入大学、还没进入社会之前的高、初、小学生时代,大多数人都比较憧憬单纯的爱情,大多数人不知道所谓的现实与矛盾,对于天马行空一般的爱情故事总是情有独钟。
或许谈过一两次恋爱之后,又或许和你的对象结婚之后,你的想法不再如此。这是从生活方面出发而讨论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矛盾。自然,见仁见智,你喜欢浪漫主义多一点,可能就完全接受了这个剧情,反之亦然,你喜欢现实主义多一些,难免会感到失望。
再从剧情逻辑方面分析,围绕某个城市的存亡与男女感情之间的羁绊来进行,本该是一个值得升华的立意,需要严谨的逻辑来支撑。然而《天气之子》在部分逻辑方面做得就不够好,哪怕不与谁进行对比我们也能够看出,《天气之子》这种地方的表现明显不够力度、欠缺应有的张力。
比如伏笔,男主帆高为何情愿忍受生活之苦也要离家出走?这一伏笔剧情从头到尾都没有回收,也并不是将其作为观众思考的问题进行放养,而是有意无意地忽略掉这个情节,对于帆高这个人物的形象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作品前期用了大量镜头与细节来渲染这份离家出走的复杂情感,这样的伏笔不交代清楚怎能让重点留意剧情的观众感到满意呢?
再比如逻辑,哪怕你是一个处于叛逆期的高中生,也不能拿真枪指着警察吧?做出这种事情会有什么后果难道你心里真的没有哪怕一点13数吗?再激动你也得好好说话,若不是剧情刻意弱化了警察的行动力与实际能力,仅凭两个孩子和一个普通男性怎么可能阻止得了几个身强力壮、还带着枪的执行警察呢?很明显不可能……
况且,帆高的人物形象也不属于很坏的那种青少年,后期为了带回阳菜所做出的事情真是让人理解不能,遵纪守法是基础,哪怕真有什么天大的事情,冷静下来交流清楚之后再单独行动也不为过。这就是逻辑方面的漏洞了,也是大多数人除了期望过高之外、对这部作品感到失望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如我朋友看完电影后和我说的第一句话一样:“这后面的剧情有点莫名其妙啊”
我不否认《天气之子》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也没有怀疑过新海城的实力,因为在看完之后我非但不会后悔,还能从中感受到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某些事物。但如果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天气之子》又是一部在剧情方面显得力度不足的作品,剧情中存在平庸之处,不管是对于关注剧情的观众,还是对于现实主义派的观众而言,都是一种遗憾,自然也便感到几分失望。
假如《天气之子》在我高中的时候上映,还是高中生的我走出电影院之时肯定会满脸春风笑意,感叹这是一部好作品,这个爱情故事也太感人了,我甚至会哭……将来我也要找一个这样的谁、谁、谁,我们也要一起私奔去哪里、哪里……
事实上,如今走出电影院之时除了因为它的优点从而不后悔的同时,更在脸上增添了几个问号???

“所以到底为什么他要拿枪指着警察呢?

“所以为什么这群人做起事来这么傻13呢?
为什么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感觉挺喜欢它的,又感觉“不喜欢”它呢?我想我懂了。新海诚可能在某些方面开始转变了,从喜欢Bad end的他变成喜欢Happy end的他,从完全敢于表达自我的他变成部分妥协的他,哪怕新海城还是坚持了自我,却也有了不同的韵味,适应才是重点,务必记住这是商业化电影。
而我们也变了,从懵懂的少男少女变成若有所思的青年,之所以“不喜欢”,之所以感到些许失望,可能因为我们在同步变化着吧。

至今我依旧坚信一句至理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们对于一部作品的评价本来就不可能统一,我也只是说出我对它的评价而已,我认为的也不一定是你认为的。那么最后我想问一下:

你觉得你失望了吗?你觉得你喜欢但又“不喜欢”《天气之子》吗?

我呀,“不喜欢”,但也讨厌不起来呢。


    关注 日本动漫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