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不是你认为的那样”

 

青春的年纪里本无刻意,多一份理解与宽容。...

大学生的思想国


四川人一定能吃辣、东北人一定不怕冷、山东男生一定是壮汉……

谈恋爱次数多的男生多半是渣男,身边围着众多男生的女生就是绿茶,和别人搞好关系就是走后门……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我们判断人和事的时候习惯性不加思考给别人首先贴上种种标签。我们开始习惯性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审视别人行为的标准,把那些和我们价值观一致的归为“正确”,不一致的归为“错误”,急匆匆把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分类。

青春的年纪里本无刻意,我们却时常无意中给别人贴上各类标签。前段时间遇上了一件事:一个大一的女生在学生组织被学姐劝退。由于我之前碰巧接触过这个同学,她是在部门培训的时候唯一一个工工整整记了五页笔记的人。于是我便好奇地去问了一下她的学姐,得到的回答是:“她和很多男生都玩得来,我觉得有点太开放。”我一时语塞,不知怎么作答。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各种“便签”开始愈来愈廉价,廉价到足够让我们不加思考随意粘贴到任何一个人的身上。
后来我突然意识到,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谁人身上无标签?拿恋爱来说,走到一起或分道扬镳本是双方互相情愿的事情。但分手的次数多了,不消人家来给你贴上是不是“渣”这样的恶性标签,自己也会给自己戴上“不适合恋爱”的帽子。

稍微努力一下就是已经拼劲全力,受一点委屈就是怀才不遇,染发吸烟的少女一定是坏女孩,纹身的人一定是社会的,胖的人一定饭量大,专科生一定学习不好……现在我们似乎能从任何一个犄角旮旯的角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标签,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我认为这些贴标签的做法其实源于我们潜意识里习惯性地把一些事物进行分类。分类后再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依照一些本就片面的观点进行判断,做出结论。

但一个人的人生经验永远不可能覆盖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站在自己经历之上审视他人的人生,终究只能看到片面一隅。虽不是我们刻意戴着有色眼镜,但无意之中也及易“误伤”他人。
我们一旦被别人贴上标签后,就难免不会根据这些标签来审视自己,所谓“标签效应”就是说的这种影响。

好的标签兴许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贬低自我的标签也同样会影响我们不知不觉朝着它所暗示的方向发展。

在1968年,美国教师简.埃利奥特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她根据眼睛颜色的不同将班级里的孩子分成两类,并告诉他们,蓝色眼睛的是愚蠢的人,棕色眼睛的是聪明的人。紧接着几天后,蓝色眼睛的孩子就习惯性把生活中的一切挫折都归咎于自己的“愚蠢”。

因此,不要随意给别人贴上标签,因为说者可能无心,但听者往往有意。标签的暗示力量是巨大的,我从小学开始在绘画上就一直被老师表扬,后来自己险些成了艺术生,现在也经常自嘲“半个美术生”。而英语仅仅因为几次的批评,从小就产生了厌恶感,但现在成了自己的短板。
如果现实中我们仍免不了在无意中会给别人贴上一些标签,那就尽量多贴一些“善意”的标签吧。就像那句“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我们青年人不能经常用阴暗的目光审视这个社会,急匆匆地给一切人和物定性。

一句“你很优秀”和“你怎么这么笨”可能会对一个人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

在青春的年纪里我们本无刻意。没有谁真的会一开始就故意针对某一个人,也没有谁会刻意怀着恶意来为难某一个人。

无非是两个不同的人生经历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处世经验,而这两种不同的经验在同一点上发生了交叉,产生了矛盾冲突。

这样的矛盾冲突往往让我们一气之下给别人贴上各种标签,很多时候闹到后来也懒于去理解别人,毕竟依照自己的经验办事是最符合自我逻辑的。

但事实上,无休止地沉浸在自我处世经验之中是有害的。我们久而久之会认为自己的逻辑“永远正确”,判断任何事物都习惯性依照自己的经验与价值,丧失了青春时代应有的锻炼与成长。

青春中的我们不需要匆忙给周围的一切贴上精准的标签,对和自己为人处世习惯不同的人多一份理解与宽容或许能收获更多的精彩。
—END—
作者 | 许加鑫
编辑 | 李晓婷
审发 | 王龙龙
本文系中青网教育微信(ID:zqwjypd)原创
转载请留言并注明出处





    关注 中青网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