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乡愁,不过是馋

 

人对食物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存在的,舌尖上留恋过得那个味道,会让我们在无数往后的时光中苦苦追寻。...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吃货”一词,终于完成了由民间到官方的跳跃,“中国吃货”的名声也终于名扬世界。中国人对于吃的追求,一直排在基本生活需求的最前头,认为我们这些吃货没有信仰的“雅人”,也绝不会想到,“民以食为天”就是我们的信仰。

我最爱的一位文人,总觉得他是一位最具中国味儿、最真实的古人——苏轼。



值得他铭记的从来不是被贬抑、不得志,每新到一处,最令他激动到要写入诗文永流传的唯美食而已。于是舌尖上的盛宴,流传而成了文坛盛宴:

餐前品茗“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呈乳白色的清香极品新茶;

主菜三道,一道是“项上之一脔”,那一小块最劲道、入味的猪颈肉;一道“霜前之两螯”,单单只选最鲜美的两只大钳子。“蟹微生而带糟”,黄满肉肥的螃蟹还不够,还得和着酒槽去蒸,只有酒气伴着蒸汽细细渗入螃蟹方最佳;一道“蛤半熟而含酒”,蛤蜊要半熟时就着酒吃才是刚刚好。

“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宴会岂能无酒,不仅得有葡萄美酒,还得盛之以珍贵的南海玻璃杯。

最后,餐后甜点两道:一是“烂樱珠之煎蜜”的亮红沁甜的樱桃蜜,二是“滃杏酪之蒸羔”的酥香清甜的杏仁糕。

每每读到苏轼的这些诗词,那些食物仿佛跨越千年的时光,冒着热气出现在我面前,散发着迷人的香味引诱着我,食指大动!

我一直相信人对食物是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存在的,舌尖上留恋过得那个味道,会让我们在无数往后的时光中苦苦追寻。我们或许会忘记年少时去过的地方、经历过的事、遇见的那些人,可味道却顽固的存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乃至化为一种情感。于一人,是情感羁绊,于一城,那就是浓浓的乡愁了。

艾叶粑粑

我是在浏阳农村中长大的,许是第一批留守儿童的我,自幼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清明对于我来说,最动人的莫过于那田野间青青嫩嫩的艾草了。跟着奶奶,提着小竹篮,蹲在田垄上,掐下一小茬,闻上一闻,便觉清香袭来。不一会儿,就是一满桶,在清澈的小溪边,择洗干净,提回家放热水锅中加碱煮上。接下来就是奶奶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将煮好的艾叶渣捞起去水,与粘米粉、糯米粉、糖细细揉匀,等到翠绿与纯白完美融合之时,将翠绿的面团捏成小小的一个个,看着甚是可爱。只待上锅一蒸,闻见有清香从笼中涌出,就可以站在家门口,大喊一声:“恰艾里粑粑啦(浏阳方言)!”邻居的叔叔婶子、小伙伴们,就纷纷笑闹着来了,我也赶忙跑进厨房占据最佳位置,不然可就吃不着了。刚出炉的艾叶粑粑吃起来软糯香甜,完美结合了植物的清香与米粉的甘甜,任它烫嘴不舍停,满嘴、满手满是绿色存留……那时的欢声笑语、那软糯清香的味道,是我儿时绿色的乡情。



火培鱼

南方农村中的条条小河承载着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她是孩子的童年游乐园、妈妈们浣洗衣物的场所、是农田灌溉用水的来源,更是物资贫乏时期,打牙祭的好地方。小河清澈见底,大鱼不见踪影,小鱼却成群结队的畅游。最有意思的便是“阵鱼”,用蚊帐、竹条、绳子做成一个正方形的鱼罾。鱼罾里面撒上些诱饵,再搁上一块石头,用绳子牵引着,颤悠悠地沉下小河深水处。等上一天拿出时,满满的都是小鱼小虾。将活蹦乱跳的小鱼挑选出来,清洗干净,准备好。架上一口大锅,刷上薄薄的一层醇厚的清油,把小鱼们匀匀地摊开来贴在锅边将多余的水分逼出,焙好一面后再翻边,焙出来的鱼儿,只只完整如初,不粘不烂,清油的植物香味与鲜活的鱼肉结合起来,鱼肉变得紧致、香气四溢而色彩金灿。这还仅仅只是,第一道工序。接着,将冷却后的小金黄们架起来,用谷壳、木屑、茶枯等在底下生烟,这里是决计不能用明火的。得用带有残存植物香气的烟,薰烘几日,最后熏出的外黄内鲜,带着熏香的鱼儿,方是火培鱼。

火焙鱼的做法也是各人偏好不一,无论煎炒蒸氽都是开味的好菜。我觉着最好还是蒸,将火培鱼放入碗中,撒上辣椒、盐、味精、酱油、浏阳豆豉等调料,再淋上一圈油,放入锅中蒸。既保留了食材的原味又将调料的味道融在一锅之中,浏阳蒸菜的魅力,正在于此。



老坛酸菜

老浏阳人才知道,我所谓的老坛酸菜,不是速食食品广告中的老坛酸菜那么简单,按浏阳方言也许应称呼为“擦菜”更准确。原料五花八门,可以用萝卜和它的叶子、红薯苗、空心菜杆子、豆角等天然新鲜蔬菜。我最爱的味道莫过于,爷爷种的红薯苗,经过奶奶的手变成的红薯“擦菜”了。先把新鲜的红薯苗洗净后,放在太阳下晒至六七成干时,用“擦刀”(专门的大菜刀,下带有木砧板)切成小碎块,然后装入一个肚大口小的瓦罐中,奶奶用的瓦罐呈褐色,因为用得久了的缘故,自然就散发着一股酸香的味道。装时用木棒或用手大力往下插压(农村把插叫擦,因此叫擦菜),边装边插压,直至插压得实实的。最后,倒扣上盖子,再在罐沿水渠上放上水,使盖子封得更实,让它发酵,隔几天换一次水,到一个月左右便成擦菜了。期间决不能开盖尝鲜,会导致漏气变坏。“擦菜”完成后,快速抓出一小碗,又重新密封好,这时的“擦菜”已然由最初如小姑娘般的翠绿晶莹与羞涩,变成了如成熟女人般韵味十足地醇厚的酸味,可口开胃,令闻其香者,满口生津。

“擦菜”的做法不一而足,可以做成“扣肉擦菜”、“擦菜炒鸡蛋”、“青椒炒擦菜”、“擦菜肉汤”等等,尤其是每每老妈将劲爆的青椒与褐色的“擦菜”翻炒在一起时,翠绿与褐色相映成趣,酸辣爽口的家常菜就这么简单的出炉了。但是,我与老妹最最美好的饕餮盛宴还不止于此。在一道最简单的蛋炒饭中添加一点“擦菜”之后,那口感,即便在仲夏也是让人口味倍增的神器啊!



篇幅有限,美食无限。还有太多太多,属于家乡的味道没法写下来,而我写下的味道,也不足以表达她们本来味道的十一。写的时候,自己舔了好多次口水,想起无数自己在外求学时对家乡的思念,为着那些味道,于是我又回到了这片土地。我想,等我有了孩子我要每天做各种让他眷恋的美食,在这片土地上将这份味道传承下去。让他馋的时候,想我、想家、想家乡。



(图片摄于2015年8月7日甘肃张掖七彩丹霞)


    关注 小鹿的玫瑰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