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戏剧】传统段子透支 相声洗牌根在创作稀缺

 

“小荷才露尖尖角”大逗相声四周年庆典演出将于6月5日在海淀剧院举行。这是2016年央视春晚惟一...





“小荷才露尖尖角”大逗相声四周年庆典演出将于6月5日在海淀剧院举行。这是2016年央视春晚惟一相声节目《我知道》的表演者李寅飞、李丁和他们的伙伴叶蓬、董建春等一起领衔,首次带领“大逗相声”这一团队进入千人剧场。此前,大逗相声已在鼓楼西的广茗阁驻场四年,保持每周一场的演出频率。

在京城相声界,大逗是个另类的团队。2012年,一群热爱北京、喜欢相声的青年人组建起这个小剧团,高喊“北京孩子北京味”,为相声界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个团队中无一人是专业科班出身,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比如程序员、护士、职业音乐人。



对于目前小剧场相声面临下行颓势,作为创始人之一的李寅飞认为,行业洗牌是必然趋势,艺术圈尤其多见。这其中有审美疲劳的因素,但是也有蜂拥进场之后的冷静。但这种调整也给新生代提供了机会。

传统相声界强调传统,强调基本功,强调传承段子必须拿得起来。可这一切只能说是基石,艺术基础并非市场生发的根本动力。对传统相声,李寅飞认为更多是个概念:“虽然传统相声很成熟,有比较规范、便于传承的教学系统,但很多作品题材其实和现在已经脱节了。我们从中更多地是学习传统相声中的架构、技巧、技法,以及前辈相声艺术家的认真态度。但每位相声前辈其实也都会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传统,另一方面是创新。”



“我觉得传统相声被过度消费了,很多团体一周演8-9场。这还仅仅是一个团,一年就好几百场。通常一个团又会几家剧场同时赶场,那么就会有上千场。北京数得着的就有15家相声团体,每年要演出上万场次,而实际的作品每年不过200段。从小剧场相声发迹的2005年开始算,已经演了十年,很多听段子的人自己都能登台表演了,还有多少人愿意听台上演员总拿老段子‘蒙事儿’。观众是架不住这样糊弄的。说实话,看到演员在台上还在念叨观众都快背下来的作品,我们自己都觉得寒心。”李寅飞说。

这种状况的出现在某种程上源自落差经济压力,相声演员要不断增加场次才会有更多的演出费收入。另一方面,一时间火起来也逼着演员本身急于拓展观众。“相声需要比较平稳的心态反哺创作心情,才会更容易进步。演出压力太大,也再没心思钻研新节目,老段子既然能有人捧场,既然还过得去,就凑合说着吧。”李丁说,“我不支持专门以说相声为职业,尤其是青年演员,这个岁数当专业演员为时尚早,积累不足。”



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也在影响传统的相声艺术。碎片的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等不及“咂摸”,也不需要酝酿,直奔主题。包袱能一分钟见响,立马听见笑声,逗乐观众是最好的,“那么如果连话都不用说,台词都不必琢磨,一个表情就逗乐呢?”李丁说,“说相声的人常把‘相声是门语言艺术’挂在嘴边。可见相声不能单纯靠语气、表情、状态,不客气地说,是不能在台上打滚、耍贱、卖萌。一个表情反复用,一个腔调成了招牌,真正的语言能力反倒不被关注,不能说这不是相声,但是的确还能有也应该有更好的相声。有表情,有语言,有逻辑,甚至还能有点文学品位和文学基础的相声。”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麦座”智慧票房!


    关注 麦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