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被子拍照,看女儿洗澡……“怎么了?我是你爸!”

 

奇怪的三观颠覆了...





鱼丸好,我是奔奔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很乌龙”的伦理话题

想跟你们探讨探讨~

有一位母亲找来警察,说她的丈夫和女儿,打起来了。

当警察到达后,俩人的第一句话都是:“孩子不听话”



奔奔很好奇,究竟是多“不听话”的孩子,才能闹成这样?

带着一头问号吃完了瓜,终于把前因后果搞懂了。
原来,18岁的女儿受疫情,影响还没开学,就在网课开始的前,1个小时,她还躺在床上玩手机。

谁料被父亲看到后,闯进卧室就赏了一套“三部曲”

● 掀开被子;

● 拍赖床照;

● 发家族群;

 

动作流畅,一气呵成,完全不顾女儿(顾女儿)的,隐私和感受。

孩子本以为能等妈妈,回来主持公道,

却没想到,等来的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




压死骆驼的,从来都不是一根稻草。

让她拿起剪刀自卫的,

是父亲在她,晚上关灯睡觉后,再一次闯进卧室,掀开了被子……




看到这里,奔奔不禁怀疑鱼生。

这,也算女儿“不听话”?

父亲掀女儿被子时,有没有想过:

万一女儿是裸睡呢?

万一睡觉不穿裤子呢?

更何况,她还是个18岁的成年人。

发到家族群时有没有想过:

是希望七大姑八大姨看到,后,一起声讨女儿?

还是让三大叔二,大爷看到孩子的睡衣?

直接闯卧室时有没有想过:

大一的女生在,闺房里有没有隐私?

哪怕只有初一,哪怕是个男生,也应该先敲个门再进吧。

而这条微博的评论区,也炸出了一堆相似经历,的人:

有人因为锁门被家长踹门。
有人因为锁门被爸妈胖揍。   
或许有些家长认为,

孩子“关门”就逃离了自己,的视线不放心。

但他们有没有想过,

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也有自己的空间啊。

更何况,男大母有别,女大父有别。

因为不敲门而闹乌龙的,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有女生吐槽:自己都20岁了,爸爸在家还总是穿,个内裤满屋跑。
还有人吐槽:自己在家上厕所,妈妈从来不让关门,这种感觉就像在直播,大小便。
 
更有女生崩溃求助:

自己正在卫生间洗澡,父亲不敲门就进来,一丝不挂的身体也被看,了个遍……
如果说爸爸及时澄清自己,不是故意的,或许她心情还会好受,一点点。

可偏偏没有,爸爸还无所谓的说:

“看了又能怎样?”

而妈妈也认为,是女儿太“大惊小怪”。


在他们眼中,孩子不该有隐私,更不该怪父母。

就因为一句:

“我是你爹/妈,还能害你吗?”

的确,大部分父母是不会,害自己的孩子。

但他们“过度的爱”也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为了24小时“照顾”孩子、“关爱”孩子,有些父母甚至在房间,里装监控摄像头:
360度,全方位展现你的私生活。

想象一下,当你在玩手机、看小说、说梦话,甚至是脱裤子、换衣服、打飞机时,背后都有一双眼睛在,死死盯着你。

简直就是现实版《楚门的世界》。

只不过,那双眼睛不是来自陌生人,而是来自你的亲生父母。

想想就觉得背后一凉了。

令奔奔更惊讶的是,这种现象居然不是个例,评论区很多人都有,同样的遭遇。


据抽样调查显示:

422个家庭中就有33个家庭装,了摄像头,专门用来监视孩子。
 
       
或许有人觉得,爸妈“过度关爱”是怕孩子不自觉。

可事实是,“别人家的孩子”也难逃一劫。

北大高考状元写下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因为被“过度关爱”12年不敢回家

终于在6年前狠心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当关爱走向偏激,就不再是照顾,而是控制。

“我是你爸,还不能管你了?”

“我是你妈,还能害你吗?”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相信从小到大,鱼丸们都听过太多次了。
       
 #小学# 
 偷看日记:我都是为你好 
这一批90后的小学,大多都有一本带,密码锁的日记本。

记录着隔壁班谁最好看;

记录着谁借我,5毛买辣条没换钱;

记录着自己的好朋友又有了新朋友,(新朋友);

比幼儿期更有想法,比青春期又更懵懂。

可就是这么一些繁琐,的小事,最后却被一些父母想方设法,的偷看,还美其名曰:“我们都是为你好。”


这句话听起来,就像“过年帮你存压岁钱”一样真实。
 #中学# 
 不要XX:我都是为你好 


不要看小说,那玩意能有课本有用吗?

不要早恋,现在谈了以后能结婚吗?

不要交不三不四的朋友,要多跟成绩好的玩……


 #大学# 
 听我的:我都是为你好 
学这专业出来能干啥?听我的赶紧换一个;

微信头像咋这么奇怪?听我的赶紧换一个;

毕业后不要去大城市,回家当老师护士公务员吧

……
说怪不怪,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十年前被偷看日记十年后被偷看聊天记录

十年前“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考了双百分,多优秀”

十年后“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考了公务员,多稳定”

十年前不许你早恋

十年后逼着你相亲

这兜兜转转的,好像都是同一批人?

(90后鱼丸莫名躺枪)

一句“我是为你好”,掌握了多少孩子的人生。

可是,这真的对孩子好吗?
       
“对你好”是从你的感受出发,为了讨你开心;

还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为了自己开心?

最好的爱是互相尊重,从来都不是“控制”与“臣服”。

父母没办法选择,想要的孩子,孩子也没办法选择出生,的家庭。

但是,我们明明可以选择合适的,相处方式呀。

曾看到一条留言很触动:

“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彼此牵挂的,而不是彼此折磨的。”

  
王菲说:

“你可以不乖,但不可以学坏”

黄磊说:

“我女儿要是15岁谈恋爱,我觉得正常。恋爱就是恋爱,青春期情窦初开懵懵懂懂我,觉得是美好的,早恋这个词儿就很混蛋。”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体,父母不是整本书的作者,不该替孩子去谱写人生。

“我不会害你”只是能代表初心是好的,不能代表行为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用出发点的善恶去判断,行为的对错。

不然无形中伤了别人,还在自以为是的说“我是为你好”

要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在幸福中长大。

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在自卑中长大。

希望所有鱼丸,都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哪怕以后做了父母,也不要做曾经最“讨厌”的事,变成曾经最“讨厌”的人。
—今日完—
策划: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后台联系我们
鱼丸可以随意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公号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看须知
否则,我们将保留追诉的权利
除了这篇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人类消失1分钟后,地球会发生什么?


每10个孩子里

就会有一个遇到“鲍毓明”


最近很火的“猛男必看”系列

到底有多狂野?



拒绝“过度关爱”

↓↓↓


    关注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