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眼睛骗的团团转!

 

看似杂乱无章的图形,会在某个角度给你一份大大的视觉惊喜!...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人们往往相信眼睛看到的东西

但事实上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有时候眼睛也看不到真实情况

眼睛所见也会欺骗你的大脑

造成不可思议的错觉感受

不信?来看看 
 
这两个带箭头的直线,哪条更长?



看上去,上边的直线更长。这是缪勒莱耶错觉,也叫箭形错觉:当两个轮廓彼此贴近时,视网膜上相邻的神经团会相互抑制,结果轮廓发生了位移,产生错觉。

其实两条直线是一样长的。

左右两幅图中心的灰色区域,哪个更深?



是不是看上去右边深一些?其实,遮住周围的区域,就会发现两个灰色方块是一样的。

视网膜由许多小的光敏神经细胞组成。刺激某个细胞得到较大反应时,再刺激它邻近细胞,反应会减弱。就会产生“侧抑制”现象。

你看这两个立方体,转动了吗?



第一反应都是,立方体在转。

但实际呢?只要你把手指放在立方体上的任何一个固定位置做参照,然后再看,就会知道它们根本没动。



再来看上图这张东京奥运会主题的图,是不是觉得 Tokyo(东京)和 2021 都在往两边跑,越分越开?

实际上,没有移动过

这就是Phi Phenomenon(似动现象)



上图就是一种简单明了的似动现象——每个黄点压根没动过,只是靠明和暗的变化,就让我们感觉到了运动。

只要控制边缘由暗到亮的次序,让前景和背景明暗对比足够强烈,人就会觉得中间的物体在动。

视错觉都是我们脑补出来的

为什么明暗变化就能欺骗眼睛?

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的视觉系统太复杂,目前有一种解释比较容易理解,简单总结就是「脑补」理论。

世上的实物都是三维的,视网膜成像却是二维的,三维信息通过光线反映到视网膜上的一瞬间,就被拍扁了、简化了。



而我们最终的视觉,几乎全部是三维的,也就意味着神经系统必须对眼睛「传」过来的二维信号做翻译、加工、甚至是「篡改」,而这个过程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脑补。

到底动没动?

了解了原理

我们再来考验下你的眼睛

看看这些图到底动没动?



答案是:没动
 对艺术家来说,
视错觉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看似杂乱无章的图形,会在某个角度给你一份大大的视觉惊喜!




原图: Doyle Partners



原图: Doyle Partners



原图: Doyle Partners



原图: Doyle Partners



原图: Dan Tobin Smith Studio



原图: Dan Tobin Smith Studio



原图: Dan Tobin Smith Studio



原图: Joseph Egan and Hunter Thomson



原图: Joseph Egan and Hunter Thomson



原图: Charlie Mitchell



原图: Oscar & Ewan



原图: Thomas Quinn



原图: Thomas Quinn



原图: Thomas Quinn



原图: Thom Isom



原图: Wenjing Chua and Jessinta Cheng



原图: Nagai Hideyuki



原图: Nagai Hideyuki



原图: Nagai Hideyuki



原图: Nagai Hideyuki



原图: Alexander



原图: Lex Wilson



原图: Lex Wilson



原图: Lex Wilson



原图: Lex Wilson



原图: Lex Wilson



原图: Philatype



原图: Fred Eerdekens



原图: Fred Eerdekens



原图: Fred Eerdekens



原图: Jenna Abts



原图: Leo Porto



原图: Blaqk



原图: Hillmann



原图: Talha Duran



原图: Kumi Yamashita



原图: Kumi Yamashita



原图: Philip Stier



原图: Markus Raetz



原图: Boa Mistura
  • 最后大家不妨思考一下,
  • 如何把视错觉艺术运用到作品中...   
  • -------------------------
  • 往期精华文章导读:
  • 3个简单又实用的调色技巧!
  • 女生必学的APP修图大法!
  • 人见人爱的波普艺术怎么P!?


    关注 阿门教你PS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