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户的烦恼:今年到底种什么?怎么种?

 

执行了9年的玉米临储政策已经取消,“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政策虽然上月月底就出台了,具体的落实细则至今仍没有着落。东北玉米主产区的春耕马上要开始了,种植户们却好迷茫。





执行了9年的玉米临储政策已经取消,“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政策虽然上月月底就出台了,具体的落实细则至今仍没有着落。

东北玉米主产区的春耕马上要开始了,种植户们却好迷茫。



农民种地,真的好苦逼,既要看天气,又要看市场,还得看政策。在产品没有产出之前,不确定因素一大筐,春耕的时间又耽误不得。到底种什么?怎么种?来看看东北一个玉米合作社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是怎么选择的。

哈尔滨市的大宏合作社,曾是一个只种玉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三个村的农民共同组建,年年都能卖上好价钱,2014年合作社收益达到顶峰,当年合作社的8700亩耕地种了5000亩籽粒玉米、3700亩青贮饲料玉米,秋后算账让每斤卖了0.96元,社员每亩地分红1180元。

2015年,发展壮大的大宏合合作社按照全部种玉米的计划买回了种子、化肥,准备大干一场。而就在这时,区农业局对合作社的玉米种植提出了风险警示,无奈之下,合作社调整了策略,最终种植了3500亩籽粒玉米、5000亩青贮饲料玉米、1000亩马铃薯、2000亩高粱、300亩鲜食粘玉米、1000多亩西瓜和甜瓜。

调完结构并没有让合作社松口气,天天走低的玉米价格让大家对秋后的市场十分担心。到了9月份,玉米进入腊熟期,合作社大胆做出决定:将800亩即将成熟的玉米按青贮饲料收割。

年底合作社的账出来了:由于气候、价格等不利因素影响,籽粒玉米每亩亏损200多元,而改为青贮饲料的800亩玉米单产却小有盈余。这结果让社员们感到有点后怕,如果全种籽粒玉米,后果将不堪设想。

面对今年的新政策,大宏合作社在种植结构和产销顺序上都做了调整。今年他们的种植计划是:为丰硕饲料厂种植指定品种专用玉米2700亩,每斤价格高于市场5分。与哈尔滨市的一家粉皮厂签订1000亩马铃薯合同,每斤价格高于市场5分,与一家酒厂签了1000亩高粱的种植合同,价格每斤高于市场2角。青贮饲料5000亩,合同价格提高到每吨456元。
作为种植大户的大宏合作社,针对玉米新政选择了用“订单农业”的方式来应对,然而,对于那些找不到市场、找不准客户的小农户来说,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那么,作为小种植户,应怎么调整自己的种植策略呢?

第一,随行就市,调整种植结构,适度减少籽粒玉米面积,推进粮改饲增加青储饲料玉米,提高优势区域玉米的产能。压减后的耕地,可以尝试种植小麦、大豆、水稻等经济作物。

第二,及时了解政策信息,以便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尤其需要关注国家设置的托底收购价是多少、国家的补贴额度是多少、国家的补贴发放程序如何等政策信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政策补贴信息


    关注 云种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