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陶修,开拓陶瓷艺术新天地

 

发展陶修——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



该文根据邱耿钰教授在北京首届“陶修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不容乐观的陶瓷艺术现状

中国是最早的制陶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全国各地,有着众多个古窑口,这些古窑口,都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陶瓷的古国。如今在国内,至少还有十个比较大型的产区,古代可能叫窑口,现在我们叫产区。现在这十多个大的产区,可能供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陶瓷,包括日用瓷、建筑陶瓷。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也可以说是一个陶瓷大国。我们是一个陶瓷古国,陶瓷大国,但是我们好像不太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陶瓷的强国。为什么呢?我们可能有产品但是没品牌,有造型可能没设计,有商业但是没文化,有产量可能缺质量。我觉得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反应了我们缺少一个很雄厚的陶瓷文化的群众基础的现状。有时候不是我们做的人不愿意做成这样,而是用的人好像都没有要求它做成这样。



如今中国的陶瓷行业,从主体来看大概可以分成三个群体构成。

第一个层次,是产业工人。

第二个层次,是陶艺家,也就手工艺人。

第三个层次,是产区各个级别陶瓷大师们。

陶瓷产区做的日用瓷更多的是追求功能,追求共性。而陶艺家们,更多的是在追求自己的观念表达,或者是艺术表达。陶瓷大师们可能更多的是在探索技艺,更高难度的制陶的技艺。除了前面的日用瓷以外,后面两个群体做的东西,和我们老百姓,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它不太接地气。即使是产业工人,他们本身的生活也并没有因为做陶瓷有多大的改善。在景德镇这样的千年瓷都,好多做陶瓷的工人,还是活的比较清贫,这是一个现状。



到了近几年,中央开始大力反腐,又出台了八项规定。客观上对不少陶瓷产区以及陶瓷大师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的陶瓷市场其实是有失规范的。

我们全国普通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了,欣赏水平提高了,这样才能促进中国陶瓷更长远、更健康的发展,也就是说,需要有群众基础。那么怎么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目前的这种缺少群众基础的状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改善现状的两个切入点

1、提高普通民众的陶瓷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缺少陶瓷,缺少的是对陶瓷的审美。近几十年来,随着全国的古玩收藏风潮,人们对古玩的热情越来越高,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各种鉴宝拍宝的活动,更是吸足了人们的眼球。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是人们欣赏趣味的一种变异!现在大家一说到陶瓷,潜意识认为古代的比现代的好,官窑比民窑好,瓷器比陶器好。有的人认为材料越精致越好,做工越细越好,其实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标准,都是来自于古董商,我们太受古董商这些标准的影响。大家是否能欣赏到里面的艺术性,没有太多人在意,更多的是拿到一件陶瓷以后先关心我收的这件东西能卖多少钱。我们的欣赏水平并没有因为收藏热带来多大的改善,反而好多人的欣赏趣味都被官窑给改造了。



宋代以前,中国的陶瓷还是很多元的,各种陶瓷争奇斗艳,但到了清代,中国的陶瓷就变成了景德镇一家独大。大家只认识景德镇的白瓷彩绘,尽管景德镇的官窑也能做出好多种类的陶瓷。但是所有官窑的东西,其实都是为了满足当朝皇帝个人的欣赏趣味。一说到官窑陶瓷,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就是我们说的“一个坯子要过七十二道手”,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褒义的话。但是仔细想一想,当一个杯子过了七十二道手才做出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只负责其中很局部的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标准都是固定的,那么这些人,会很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去做他负责的那点事。这样一个杯子做出来可能是一个很完整的、很规矩的,一点毛病也没有的东西,但也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东西。因为你怎么可能让几十个人来做一件很生动、很有情趣的东西呢?而且这个情趣不是由你来定,这是为皇帝的情趣来服务的。

以下有两张图,右边那张图,是前一段时间在北大的赛克乐博物馆上展览的宋元时期的一些瓷器,它叫“贤士与茶,贤士与雅器”。而左边这一件陶瓷,是近日我的同学发给我的。这是一个搞收藏的人手里面的一件官窑瓷器,他一直在查故宫的档案,就想找到跟这件东西差不多的来查查这件东西值多少钱。他问我,我说您应该直接问故宫的人,可能比较合适。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审美,到底缺了什么呢?



举个例子,去年10月份的时候,在798有一个韩国的陶艺家,在做化妆土陶瓷的展览。当时有个从法国回来的一个画油画的画家,好像叫殷奇,他正好在旁边的画廊里面办展览,也来看这个韩国陶艺家的展。在陶艺展快结束的时候,有一个作者跟读者、观众的见面会。陶瓷展的策展人,把这个画家找来,因为他发现这个画家那天在那看了好长时间,这个画家说,我当时围着这几件月壶,看了两个小时,至少两个小时。我就觉得至少这个画画的人,他应该是有欣赏趣味的,或者有自己欣赏的品位。现在我们还有多少人,可以对着一个没有装饰的白瓷,花两个小时仔细地去看它,多少人有这种耐心?





这个陶艺家在韩国是做茶陶的,用的是化妆土,有一个化妆土研究院,专门研究中国的磁州窑。他已经连续六年,每年都带一个团,来中国考察河北邯郸的磁州窑。每年带人到这儿来考察,办展览,每年都去磁州窑,我觉得这对他来说就像是朝圣一样。把这个韩国人做的陶器,跟我们磁州窑的大师们做的东西放在一起比较以后,你会看出一些差异。





我们都知道,古代磁州窑化妆土,是最典型、最主要的一种材质,是最常见的一

种表现形式。那么古代为什么用化妆土呢?因为当地的陶泥,没有像景德镇、定窑这样白,所以它会用一些白色的土,来覆盖在不太白的图上面,给它“化妆”,所以就产生了化妆土陶瓷这样一个形式。后来这种形式,演化成一种装饰方法,成了磁州窑最典型的一个特点。磁州窑把化妆土已经做到出神入化,但是到了今天再去看当地这些做陶瓷的人,他们现在没有用原来的大青土、二青土来拉坯,用的都是很白的土。但是却还要上化妆土,还要上一遍上两遍上三遍,这样做完以后,已经看不出化妆土的感觉了,本来是两种材质的对比,但现在已经没有对比了。他说是因为买的人喜欢这样的东西,那么这可以看出来一点,做陶瓷的人,他们做陶瓷的一些差异。

这些韩国的陶艺家们是怎么用化妆土?是从磁州窑学到这个东西,但是又把它重新发挥,按照他的理解重新做。在做的过程中,为了追求这种对比,可能会有意识的把底料、胎泥颜色给加重,甚至有时候,还会在这个胎泥里面搀杂一些粗颗粒的沙粒。他希望形成一种对比,既有机理上的对比,也有颜色上的对比,而这些粗颗粒的东西,在拉坯和修坯的过程中,它会在坯子上留下好多沙粒带出来的划痕。然后再上化妆土,再去烧成,这个时候烧出来的东西,就像是一个人脸上的雀斑、痦子,很自然很好,挺有个性的一个东西。如果按当地那个大师的做法,就只是把它做成一个扑了满脸白粉,没有个性,没有真面目的东西。



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不光是我们普通民众的欣赏水平需要提高,好多专业做陶瓷的人,他也应该提高提高。当然并不是说他没意识到这些,他会因为考虑到买的人需要。一个艺术家,一个大师,应该有责任去引导你的消费者,告诉你的消费者,什么样的东西才是好的。

再举一个例子,咱们捏巴捏巴网是专门做网络的,所以大家可能都知道,最近很火的一个日本的陶艺,叫唐京烧。在日本这位老先生的父亲是人间国宝,而这位老先生是第十三代传人。前一段微信上传的很多的一组图片,他在教他的儿子做陶瓷,那么这儿子应该是唐京烧的第十四代,这位老先生叫钟礼龙。



他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去了好多次磁州窑,当然这个磁州窑是民窑了。当时我也在磁州窑做东西,就见过这位老先生几次,问他到磁州窑是干什么?他说因为他特别喜欢磁州窑,喜欢化妆土,所以想去看看磁州窑宋代的这些人,民代的这些人是怎么做的,他想体会体会大青土二青土是什么感觉,体会体会辘辘烧出来的东西什么感觉。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像北方的几个大产区,还全都是工业化生产的大产区,邯郸的十个陶瓷厂里面,有九个都是做这种瓷的,只有一个美术瓷厂,算是做美术瓷,但其实也没有拉坯,做的是印坯,或者是壁画。所以当时邯郸陶瓷研究所,专门给这位老先生找了一个电动辘辘,给他提供条件让他在这儿做。

后来他说不用电动辘辘,这个电动辘辘不是电动的拉坯机,做出来不是那种感觉。再一次来的时候,他从日本带来了一个手动的,就是脚蹬的那种木头的辘辘,带来以后做了一段时间,他说这个感觉还是不对。后来陶瓷研究所的几个年轻人,不知道是从哪找了一个大概废弃了好几十年了的石头辘辘。我看那个辘辘转的好像还有点忽悠忽悠的,肯定没有电动辘辘那么稳,他用当地的土去拉坯,他说是这个感觉、这个味道。后来我们就在想,说到底这位老先生在上面找什么东西,他想从不同的材料上,或者不同的设备上,去发现什么东西。



宋代的这些产品,包括拿的碗,当时这些艺人做东西都是量产,一天要拉几百个,而且还得修出来。所以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东西上都一套动作,完全都是程式化的。一天要完成这么多,所以他在修这个碗底的时候,会很快的一刀一刀下去,这个底就好了,或者再一刀下去、再几刀下去,这个碗边外面就好了,他不会在上面磨磨蹭蹭拖泥带水。而当时用的辘辘,又是这种手动辘辘,手动辘辘你脚动的时候它就快,它有惯性,你做一阵它就慢,那么他又会根据这个辘辘的快慢,来调整他手里面的动作。所以他做出来的每一个碗,都应该是不一样的,都应该是有表情的,每一个碗底都是很生动的。他那一刀下去,再抬起来,留下的那个划痕不是修的整整齐齐。他说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很有味道。



那么反过来想想,现在做陶瓷的人,有多少能感受到这种细微的差别。我们感受到的,都是官窑那一套,要把它做的规规矩矩,修的整整齐齐,一点毛病都没有,我觉得这可能是审美上的差异。

下面是一张中国古代民窑的东西。其实仔细看,我们的古人还是生活的挺艺术化的,吃喝拉撒睡,拉撒这几件,饭碗、水壶、尿壶、枕头,我觉得全有了,而且我只是每种只选了一个,吃喝拉撒睡里面这所有的东西,有些做的特别特别的美,特别好看。也就是说,我们古人的生活其实并不缺乏美,并且很讲究美,相反今天有多少人,还能注意到这些东西,这个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发展陶修——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 

陶修的目的应该是让生活艺术化。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来,不光是民众的欣赏水平需要提高,就连我们很多陶瓷人的水平也需要发展。但是光靠这些陶瓷大师,光靠艺术院校里面的陶艺家,是不行的,这些陶瓷大师、艺术家,可能也不屑于去做这些事情。而培养全民的审美素质,培养陶瓷文化的群众基础,培养民众的欣赏水平,正是我们捏巴捏巴网要做的。

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很浮躁的时代,我们在很短时间内,就积累了足够的财富,也出现了很多的暴发户。但我们在好多事情上,显得很没文化,所以我们确实需要整体的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而陶修,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产品有产品的标准,陶艺有陶艺的标准,陶修也应该有陶修的标准。



陶瓷可以通过饮茶、美食、插花等一些形式,和一些形式结合起来,展示一种生活的美。其实陶瓷本身,也是培养审美的一个让生活艺术化的方式之一。陶瓷让艺术生活化,陶修让生活艺术化,这是我们现在做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一件事情。陶修强调的是参与者,通过眼观、手动、心想的过程,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可以通过制陶,来认识造型、认识色彩、了解材料,包括掌控材料,包括把控材料,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需要的东西,同时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体会创造的乐趣,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这也正是我们现在要做的。



陶修是一种发现和体悟的过程,通过陶修,人们认识悟性、磨炼心性,培养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训练手和心的协调能力,可以解除浮躁、焦虑。通过这样一种活动,你可以去寻求身心的一种安宁,同时于创造、修炼、娱乐之中。我觉得陶修应该把制陶活动跟休闲娱乐结合在一起,让不同层面、不同年龄段的人,以不同的方式,都可以参与其中。我们可以通过陶修,来普及中国的陶瓷文化,使陶瓷文化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并通过陶修使我们民众的生活更加艺术化,使我们能艺术化的去生活。

个人简介:

邱耿钰,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并留校任教,主要承担基础塑造、传统陶瓷雕塑和现代陶艺的教学。2000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

本文所刊载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转载,请联系“捏巴捏巴”后台工作人员。

关注公众号,回复“资料”
免费领取独家陶艺教程!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轻松玩陶艺!


    关注 捏巴捏巴陶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