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走近传说 聆听全频——试听基点 MC13 4Inch全频小箱

 

小雷版主详细把玩聆听基点小竹子MC134英寸全频箱...



耳机大家坛的雷版 分享他对基点新款音箱MC13的试听感受。



每当寂寞难耐,我就会想搞点有意思的新玩意。现在,又寂寞了,于是又瞄准了新玩意。而这个新玩意,就是最近一直很火,一直在传说的,神一样的四寸全频小箱子——基点MC13。

MC13之前没听过,倒是跟MC12打过交道。无他,我的挚友小可当初想在他的房间里搞一对小箱子,当时就问我,说他看中了MC12,问我怎么看。我还能怎么看呢?当时我自用的桌面小音箱是大名鼎鼎的B&W品牌的多媒体箱子MM1,三寸的箱子要价RMB ¥4880。看了MC12,也是三寸,也是内置DAC与放大器,少一个遥控器,还是钢琴烤漆的外观,价格才是MM1的零头,还苛求什么呢?而后有机会,把MC12请了回家,听过,3寸全频固然不是高素质的箱子,但实在中频饱满温暖,声音宽松,人声、乐器SOLO表现完全超越期待,直接跟MM1分庭抗礼。不得不感慨,真是好听又高性价比的箱子啊!之后基点出MC13,反反复复各种传言,也是撩人。反正也就半个T90的价格,也就抱回一对听听。



如果说,MC12是感性而抓耳,那MC13则相对的理性且瞰听。还记得当初初听MC12,播放的是李宗盛的《漂洋过海来看你》。李宗盛的声音真不是什么细腻的好声音,但MC12重播出来,一句“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的来看你”,竟让我有点发愣,怎么也没想到这对不到四位数的箱子发出的人声竟然能如此温暖动人。而后,“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自然流出,不禁引的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整整听了十多首李宗盛,直到实在太晚了被某人拉去洗澡。其实,MC12没有那么神。MC12的低频跟高频延展都是一般的,但软软的高低却衬托了饱满而细腻的中频,使得听人声总能从背景音乐中自然地浮现,温暖动人。而MC12的动人之处也会成为其最大的软肋:素质不全面。用MC12听流行当然好听抓耳,听《梁祝》里的大场面就差不多多了极限,而听《加勒比海盗》的原声,听交响,实在是捉襟见肘。

而MC13,听第一耳,甚至还没MC12来得打动人心。但如果要说素质,MC13一开声就明显把印象中的MC12比下去,在高低频延伸、清晰度、结项力、解析力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可闻的提升。最明显的是两端的延伸,MC13高低两端的延伸明显比MC12高至少一档,高频穿透力与泛音明显增强,解析提升,并使MC13的清晰度与透明度。加之更大的箱体、更好的低频能量,造就了MC13更有张力的全频表现。
当然,素质更高归素质更高,更有张力归更有张力,MC13开声不如MC12抓耳依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更高的素质就意味着更高的潜力。因此,我也就在上班时间持续煲机。如今,大约一个月了,MC13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在维持高素质的基础上,声音明显变得圆润、流畅,尤其是高频,原来还稍显锋锐的高频已经变得张扬而不逼人,低频更是一改开声的硬板变得更有弹性。当然,最应该提及的还是中频,开声显得呆板的中频终于有了可喜的变化,能够演绎歌剧中水润的人声了。所以说啊,好器材就该像好酒,越酿越香,而不是一成不变。



当然,玩物必须先知物,任何事物都有其基本属性。无论是MC12还是MC13,都是好听的全频箱子,全频箱子,就意味着唯一喇叭发声,因此天然的就不能跟多单元的发烧音箱比拼高低延伸、宏伟的声场,但也因为全频,自然就容易达成全频音色的一致性,以及一体化的三频表现。MC12因流畅的三频衔接与饱满的中频而吸引人,MC13依然有这俩特性,只是更大的单元、更大的箱体赋予了MC13更高的素质天花板,因此有着更好的高低延伸、更清晰、更透明的全频表现。但整体来说,我不认为MC13的素质能够达到我现有的HA800mkii+GS1000i的耳机系统的水平,但其开放、轻松、不压迫的听感依然非常吸引人。因此,我觉得这是一对成功、动听的好箱子。

当然,MC13嘛,最好还是不要用USB输入,没能发挥最大能力。我一般懒散了用QLS QA360LE作为音源,要比MC13自带的USB解码更厚润、丰富,而正经的时候,使用JC的DA800作为解码,声音提升就更是明显可闻了。

当然,MC13虽然“神”,但还不是我最关注的。我真正关心的是,那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基点静电耳机搭配原木胆耳放的静电套装啥时候才出来啊??


    关注 乐音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