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可以想见的最初

 

瓷器作为一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手工艺制品,成品中带制作缺陷的比例是相当高的。有的制作缺陷刚一出窑便可发现,如窑...



瓷器作为一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手工艺制品,成品中带制作缺陷的比例是相当高的。有的制作缺陷刚一出窑便可发现,如窑裂、开片、串烟、夹扁等;有的制作缺陷在存放或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如脱釉、荞麦地等。在这些制作缺陷中除开片因祸得福被人有意而为之成为瓷器的特殊装饰外,其它都严重降低了瓷器的美观度。它们是先天使然,并非后天的天灾人祸所为,瓷器复原型修复需要处理它们吗?

在文物保护理论范畴内讨论这个问题,答案肯定是不需要。因为这些制作缺陷属于瓷器的原始外观,它带有与这件瓷器密切相关的文物信息:一方面能够反映生产这件瓷器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条件,例如若出现窑裂、夹扁等缺陷,即使胎、釉、彩等其它方面再精良,这件瓷器也不太可能是要经过严格挑选的官窑制品;另一方面是鉴定瓷器生产年代的重要依据,例如清康熙时期景德镇制作瓷器时会在口沿加施一层高白度化妆土,这就使釉胎结合不牢固,时间长了很容易出现口沿处的脱釉现象。后来这个现象也成为了判断一件瓷器是否是康熙制品的依据之一。但对于文物研究价值不高,流通于艺术品市场,缺陷严重影响美观度的老瓷器,进行复原型整形修复,做出它没有制作缺陷下应有的外观,何尝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

对有制作缺陷的瓷器进行整形修复,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这个制作缺陷已经严重影响了瓷器的美观。这个条件如何界定?实际修复过程中又如何操作呢?我们以最具外观破坏力的制作缺陷——窑裂为例进行解答。

胎体在窑内受火不均,或胎泥陈腐、淘洗不够精细,或胎体在衔接时含有过多水分都可以导致成品出现窑裂。它在瓷器表面呈现出类似高山峡谷的形态——胎体裂开一条缝,缝的两侧胎釉拱起高出正常釉面。如果窑裂的位置在瓷器的内壁、足底等不起眼的地方,就没有必要进行修复。如果是在口沿或是纹饰等集中体现美观程度的地方,修复就势在必行了。

窑裂的修复最重要的工作无疑是外观整形,它的处理手段仍要遵循文物修复可再处理的原则,尽量采用添加填充物填充凹陷,平缓过渡凸起的方法。像这件青花龙纹钵式香炉,腹部主题纹饰上有两条交叉的窑裂,使用无色填充物填充,掩盖了窑裂引起的变形。


青花龙纹香炉腹部的窑裂
从侧面看已无釉面的剧烈起伏。


填平后的腹部轮廓线
同时经过此处的纹饰得以尽可能多地保留,简化了后续的纹饰补画工作。修复效果可见下图。
窑裂修复后


但这种方法有短板,那就是会使窑裂所在位置的厚度急剧增加,若窑裂处在腹部,这种厚度剧变从感观上察觉不到,所以很适用。若窑裂换到口沿或圈足,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是一件青花花鸟盘,口沿处有一条窑裂。
青花花鸟盘口沿窑裂(内壁)


青花花鸟盘口沿窑裂(外壁)
俯看口沿的走向会观察到因为窑裂的影响,口沿弧度和厚度都出现了偏差。


修复前口沿的弧度与厚度
整形时若采用填充过渡的办法势必使此处口沿的厚度急剧增大,不论此后如何处理最终都会显得十分突兀,整形就达不到美化外观的目的。所以必须反其道为之,先用打磨机将拱起部分打磨掉并向两侧做适当延展,后加入填充物将此处口沿的弧度和厚度调整到与整体一致。
青花花鸟盘口沿窑裂(内壁)修复后


青花花鸟盘口沿窑裂(外壁)修复后


修复后口沿的弧度与厚度


在修复有制作缺陷的瓷器过程中,有时理想的修复效果与文物修复原则如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个时候我会旗帜鲜明地选择理想的修复效果。我曾在《捆绑者的舞蹈——我对古瓷器复原型修复的理解》(《中国文物报》2012年8月24日第7版)一文中指出:破损的瓷器再也回不到完整的最初,修复的功用就是阶段性地顺应人类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本能,满足爱物之人的怜爱之心,保护行将消失在人类前行道路上的先辈遗存,恢复破损的古代瓷器原有的时代特征和艺术气息,提升破损的古代瓷器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基于此论,对于有制作缺陷的瓷器,我们可以想见它没有缺陷时的样子。那才是修复最应该到达的目的地。


    关注 文化巴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