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寺院的灵树

 

故事不长不短,但却是生活中的问题的抽象。以物寓人,非为笔而生。...



故事不长不短,但却是生活中的问题的抽象。以物寓人,非为笔而生。

一位得道高僧在自己苦修的茅庐旁边,种了一颗公孙树,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高僧渐感,时日无多,望着擎天的公孙树说:“你天天陪我,呼吸吐纳,晨钟暮鼓,修行禅定; 你的躯干里也有一定的灵气,吃了你结出果来的人,能增寿不少; 我不日将圆寂,你也将在不远的年月挂果,可是我怕将来会有人为了果实和占有,使你反受其殃,如果真到那步,你在心里默念我的法号:净空三声,我会来帮你!”。

不日之后,高僧圆寂,方圆百里之内的百姓和员外们感念老和尚的恩德,按僧俗习惯为高僧塑了金身,天庭察老和尚恩业,封老和尚做了天地之间的游仙。查世间百态,问万物生死.....

话说高僧茅庐旁的银杏树,在高僧圆寂后的第二年开始挂果,而它也以不悲不喜的姿态迎接着带着“神情各异“”的人们。因为当时高僧结庐时是借当一家员外的山,依山傍水而建,老和尚走后,自然归员外来打理这片地方,员外恩德,将茅庐建成了寺庙,将高僧的金身至于堂内,日日贡奉,香火络绎不绝~

每当银杏树挂果后,员外都分一些给当地的百姓,而员外自家也子嗣繁胜,一共7男,2女,儿孙满堂,天伦之乐无穷....

渐渐的年月老去....外乡人发现当地古稀之年者越来越多~,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原因——他们都吃了茅庐旁边的银杏树结的银杏果。

各位看官,细细想来是不是觉得,又是一个争家产的故事前奏啊,其实争家产的有,为名为利的有,不过这里还真不是这样的故事.....
员外老了,腿脚也不灵便了,便想到了分家,家里子女多,但教育的都很好,家里的子女也都很孝顺。只是他那个最老实的大儿子有点溺爱自己的小孙子,平常都像小皇帝似的,别人稍不如其意,便一定要闹到顺心满意为止,所以哥哥,姐姐都不喜欢跟他玩。弟弟妹妹一般大的也都怕他。

员外的大儿子实在太老实,而且对做生意和管理田赋也不是很灵范~,所以员外就把这最容易赚钱和容易打理的小寺交给了大儿子,大儿子为人老实敦厚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品格,只是来寺里买银杏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贵,以至于这寺里的金身和尚的名声都被这银杏盖过去了。

小孙子渐渐的长大了,性格却是越来越霸道,争强好胜,逞勇斗狠,渐渐的对自己所拥有或还未拥有的事物有特别强的占欲。一天他背着父亲在有一抱粗大小的公孙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以期特别的向别人证明,这颗灵树是自己的。



之后的几天里,来看这颗灵树的人都摇头,说这也太不敬了,员外的儿子还是发现了这件事情,因为不舍得骂他,他把自己的小子找过来,狠狠的说了一顿,小子心里不服,在心里想着,你等着,我还要在树上画上我的画像,看你们能怎么样?我的就是我的!

公孙树虽是灵树,却是有苦不能言,小孙子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树的一面画完了他自己的全身像,而公孙树再也忍不住了,心中默念了三声”静空“......

成为神仙的老和尚应约而现,公孙树刚想诉苦,老和尚止住说到:"别看日日高香为伴,我与你互无来往,但我本司 “查天地万物” 之责,你的遭遇我日日清楚~,无须多言"
俗话说:“树怕伤皮,人怕伤心”,你的皮已伤过半,加之今年冰雪日甚恐怕已无法全身而退了,过不完这个冬天。不如换个躯体,重新来过~,你觉得可好? 灵树戚戚然回答说到:“一切但凭做主,只是可惜了这一生的修为”,神仙又道:“你的修为在你的灵愿之中,你以后就陪我到天涯海角,看尽世间的千奇百怪吧,到那时候你并不会觉得现在有多痛苦,因为你已经看淡了生死”。

自那以后,老银杏树日易凋零,雕刻出来的画像由原来的整整齐齐,到后面长满了树瘤,以至于那幅画像变得奇丑无比,整个画像看上去就作呕~。过完年后,万物开始复苏,而那颗老银杏树,却再也没有能够发芽长叶,更奇怪的是那颗银杏树,经过日晒雨淋,在他的树干上长出了好多五颜六色的蘑菇~~,远远的望去,好像又活过来了一样...........

多年以后,员外病逝,在他走后那年之后的第一个春天....在原来银杏的朽木坑里又长出来一株新苗,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曳........

LF.sadamn

于 长沙.暮云

共享一座城,共爱一个家!--花语论坛

更多业主维权相关信息:

请上 http://www.rosyhouse.com 去查看和讨论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