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博物馆】第三十集:丝路传奇·格登山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Xinjiang Museum

驼铃,犹在耳边

壁画,凝固时间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

斑驳岁月,往事浮现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一路绵延任千年

足迹,无尽无边

追寻,梦的起点

——系列专题《丝路传奇•国宝篇》

Xinjiang Museum


    “在这里看到的是格登山碑,此碑位于昭苏县城西的格登山上,全名为《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该碑是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见证……”

这座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如今依然挺立在昭苏格登山巅。斑驳的碑文,诉说着26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荡气回肠的鏖战。


安新英:“可以说整个准噶尔的统治已经是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了,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抗清朝的平叛大军。这样呢,他就南逃,逃到现在昭苏,现中哈边界的格登山上去了。”


达瓦齐凭借格登山复杂的地貌,妄图孤注一掷。新疆博物馆研究员:

王博:“那个地形挺复杂,打起来应该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它是个山脊上嘛!”



班第将军率部乘胜追击包围格登山。5月14日,干将阿玉锡率22名蒙古勇士,在夜色掩护之下混入敌营。

安新英:“因为语言和风俗习惯都相同嘛,去了以后就开始大呼说:“啊!清军杀过来了!”当时的准噶尔残余已经不多了,处于一种惊弓之鸟这种状态,整个大营就乱了。”
 


达瓦齐措手不及,带着残部丢盔卸甲,继续逃窜,最终在乌什县被生擒活捉。安新英和王博两位学者评价,正是这场暗夜奇袭,终结了为患数十载的准噶尔之乱。

安新英:“这场战役呢就是清朝平定准噶尔的最后一战,解决了从康熙、雍正、乾隆这前后七八十年这么绵延不断的准噶尔之乱。”

王博:“就是通过这次战役基本上把北疆就平定了,这个时候呢,扎扎实实地就是收入清朝版图了。”
 


平定准噶尔叛乱后,乾隆下令“来春于伊犁格登山刻石记功”,并亲自撰写碑文。石碑刻好后,由千余名官兵从叶城运至昭苏,立于格登山。王博:“它修在边界线的前沿地带,庆祝这一次消灭达瓦齐最后一次格登山战役战功的胜利,也表现了这一次战役具体的地点。”


新疆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主任张远华介绍,青石制作的格登山碑,由碑额、碑身、碑座组成,碑额盘龙浮现,碑座雕刻日出东海。

张远华:“碑额上面就是‘双龙戏珠’图案,中间正面呢,它有‘皇清’两个字,相对应‘皇清’的后面是‘万古’。”
 


跟随张远华的讲解,我们的视线投向这座通高三米的石碑,在字里行间体味着那场决胜之战的骁勇与神奇。

张远华:“它一共有四种文字,正面是满文和汉文,背面呢是蒙古文和藏文,这四大文字是当时清王朝主要使用的四种文字,根据汉文文字做了一个统计,它一共有八行,二百四十个字。碑文是乾隆皇帝亲自撰写的,它基本上是四言押韵的体制写成的。‘格登之崔嵬,贼固其垒……’”

张远华评价,短短两百余字的碑文,镌刻着清代中国战胜分裂、统一祖国的峥嵘历史,警醒后人时刻守卫国土,珍视民族团结。

张远华:“这个碑呢,它是反对民族分裂的一个历史实物的见证。”



奔流的苏木拜尔河,见证着金戈铁马的岁月;高耸的格登山峰,诉说着铁蹄踏踏的征战;这座不朽的丰碑,默默地镇守着国土的安宁,守望着西域的安康。

“汉置都护,唐拜将军,费赂劳众,弗服弗臣。既臣斯恩,既服斯义,勒铭格登,永诏亿世。”它用历史昭告未来,国家一统是大势所趋,民族团结是千秋大计。
聆听博物馆,明天继续
感谢新疆FM961新闻广播
感谢王璇工作室大力支持





    关注 新疆博物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