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泉州(1)

 

2016年6月18日举办“首届泉州海丝古城定向穿越徒步活动”,活动的线路凸显“海上丝绸之路”的品牌,这是值得...



2016年6月18日举办“首届泉州海丝古城定向穿越徒步活动”,活动的线路凸显“海上丝绸之路”的品牌,这是值得咱泉州人骄傲的活动,作为泉州土著,与大家聊一聊泉州有趣的事和历史掌故,我只能聊我知道的事,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正,但不能骂我啊!毕竟咱不是专家,只是对泉州历史感兴趣而已。

首先先聊一下“海丝”,以前咱中学的历史教科书里讲“丝绸之路”的章节多一些,海丝几乎是一笔带过,不受待见,这几年海丝话题开始热络起来。丝绸之路大家比较熟悉,我就不说了,就聊聊海丝。



公元七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旧丝路,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商路不通了,这也导致了后来的新航路开辟,到了唐末宋初,北方被契丹人占据,往西北河西走廊的旧丝路又被堵死了,宋人只好走海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欧洲人以为契丹就是中国,现在俄语里的中国仍叫做“契丹”(Kitan),称中国人为Kitanyes(契丹人),希腊语里的中国叫Kitala,中古英语里的中国不是China,而是Cathay。



由于民族的融合,现在中国已经没有契丹族了,如果你还不明白,有时间可以看看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那位会耍降龙十八掌的大侠萧峰就是契丹人。

宋朝时期的中国有四大贸易口岸:广州、泉州、明州(宁波)、扬州,这时候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不仅仅是丝绸,还有瓷器,因陆路不通,加上份量重、易碎的瓷器也不适合以骆驼为运载工具,海运成了最佳的选择。到了南宋初年,泉州制磁业发达,港口繁荣,逐渐代替了广州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口。



去年在网络上看过袁腾飞老师讲的《两宋风云》,袁老师推断说宋朝的GDP占世界的80%,我不知道袁老师是如何计算的?我个人比较支持《重新发现宋朝》的作者吴钩老师的推断,吴老师推断说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明朝的2.88两,在公元960-1280年的300多年间,中国人口增加了80%,人均国内总产值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三分之一,同时期的欧洲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产值由400美元增加到500美元,只增加了四分之一,所以说宋代的经济和生活水平遥遥领先于欧洲。





宋朝的泉州港与世界58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如占城(越南)、真腊(柬埔寨)、吉兰丹(马拉西亚)、波斯(伊朗)等等,大多数国名与现在的名称相距甚远,但看国名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国家。

简单扼要的聊了一下,不知大家是否有兴趣,有人点赞的话就继续聊些泉州的掌故,否则就再找机会聊其他话题。


    关注 熊山路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