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故事 申请既非开始,亦非结束,只是人生正当时

 

最后去的学校:CBS。...



JS:

  • 京城某高校经济学本科
  • 咨询,入学前6年WE
  • G760,T115
  • 申请结果:In@2 M7,  2 S16
其实申请结束有一阵了,终于坐下来写总结。跟整年都一边伺候客户一边考试写申请材料/和校友交流的2015相比,后申请时代的这几个月过的尤其迅速,眼看着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奔赴美帝,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心情挺复杂的。

申请经历



我关注MBA申请其实很久了,在我大三大四的时候,就曾经有一搭没一搭的参加各种MBA的info session和分享会,算是在那个时候建立了对MBA这件事情的初步认识。后来工作一两年的时候就打算申请,还在11年的时候考过一次GMAT,但13年有机会换到自己当时特别想要的工作,于是一直拖到2014年底才真正kick off申请的过程。

站在今天的视角看,我很庆幸我没有在工作两三年的时候申请,不仅仅因为我在这几年积累了更多的professional experience,也因为后面这份工作的关系,我对自己的认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都加深了很多,对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有了比原来清醒的多的认识。所以申请真是没有一个perfect timing一说,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14年底和携隐聊完,决定重考GMAT,经过三个月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3月底拿到了相对理想的成绩;接着马不停蹄的准备托福、写自传(携隐要求的“人生故事”),5月考托福,6月把personal branding的雏形基本定好。接下来就卡在了career goal上面。

因为CG是申请的核心要素,就好像一个公司要定好了经营战略才能定下实现路径和组织形式一样,明确了CG我们才能向AO清楚的展示我们为什么要读这个书、为什么要在这个时点读、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学校以及我们怎么能利用这所学校的资源;甚至,比较理想的CG还能够帮你解释你现有的experience,如果你能向AO说明“你看我原来就有这个志向,所以我一直在沿着这个方向努力,我所有的工作经验都是在为我的CG铺路”,那么你说的一切都会非常的顺理成章,非常的believable。而如果CG不make sense,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这个申请的case很有可能因为不具备说服力而被AO否掉。

我当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和携隐花了足足两个月,讨论了很多不同的可能性,才shape出一版清晰合理的CG。这期间我们还不停的shape个人故事,改简历,和推荐人讨论推荐信,等等。然后终于在8月底才把CBS的package交上。而这时,很多人都已经拿到了CBS的offer。

然后我9月下旬面试,10月初收获了申请季的第一个offer。

由于心里对所有要讲的故事有了清晰的脉络,后面的准备就相对容易,也陆陆续续的有一些其他的收获。

我的第一个take away:Act Now



纵观这个过程,我相信大家也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不管提前多久开始准备,时间总是不够用的。而我对申请的take-away 1 就是:放下不切实际的空想,赶快挽起袖子干活儿吧!

我们都知道一个残酷的现实:你我都是拖延症患者,尤其在面对一个庞大的工程的时候,我们宁可一边担心纠结,一边在心中规划一万次完美的路线,却迟迟不愿踏出第一步。而克服拖延症的第一法门就是:别想那么多,不管从哪开始,先做起来再说。


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就梳理自己的人生故事,每天梳理一个关键阶段,一周之后,你就会发现已经累积了几万字的自传;你也可以即刻就做一张excel表,来对比你的target school的各项特征和数据;当然还可以去学校官网和Linkedin找到各种校友的联系方式约他们喝咖啡或者电话聊;更重要的是,在各校第一轮deadline还有半年的时候,你还有时间对你的弱点进行一些修补:没有国际经验?去做一个跨国的项目;community service不够?去找个volunteer 项目来做一下;心目当中的career goal和现在的工作完全不搭?去想办法体验一下你心里那个career goal是什么样子的。

直到做起来你才会明白,推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大坑,你原来的行动方案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你“脑杀”的时候是不会呈现出来的。看一万篇优秀essay也没有真正写一篇来的直接有效 ——当然这并不是说适当的输入不重要,我在写Stanford的essay的时候恰恰是读了一本好书给了我灵感,才组织出了一篇相对理想的文章(虽然最后还是没要我TT)——而是说申请本身应该是一个以输出为主的过程。写作没灵感的解决办法是什么?Keep writing。

Tips:


伴随我整个申请过程的一个极其好用的工具叫做发条番茄钟,大家可以去下载一下这个APP,非常简单的界面设计,每25分钟一个番茄钟,然后可以休息5分钟。这是我克服拖延症的一大法宝。等你慢慢发现一天可以在申请上投入七个、八个甚至十几个番茄中的时候,说明你的申请过程逐渐走上正轨,顺利推进起来了。

我的第二个take away:放下bias



请放下你的bias,客观立体的认识评估自己和学校。

这一点对申请甚至整个MBA experience很重要,可是又很难做到。

每个人都对自己和周遭事物存在一定的mindset,而人脑运作的机制就是喜欢把事物标签化(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叫《Thinking: Fast and Slow》, 讲的就是大脑如何以最小的能量损耗,达到最优的认知目标的,其中标签化就是节约能量的一个理想方法),所以在面对申请这个巨大的任务时,还是喜欢以标签化的方式来应对,因为标签化事物真的简单很多啊喂!

就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花费了不少时间走出以下这几个标签:
关于GMAT的标签

“我英语很好,复习效果也不错,OG和PREP也刷了N遍,我GMAT一定可以考出高分。”

这是我在5年前第一次考GMAT时典型的错误心态。我那时下这个结论所依靠的,是不准确的信息源——考试前没有用完全陌生的题目模考,一直看的都是老题目并且没有深究为什么某个选项是对的,另外一个则是错的。那次考试我带着这个错误认知,懵懂的复习了两个月就上考场了。虽然结局没有很惨(730),但常看携隐公众号的同学们都知道,对于一个亚男而言,用这个成绩去申请S16,是多么悬的一件事情。

好在14年底开始准备第二次考试之前,我就和携隐聊了一次,又对自己的学习与备考模式做了很多思索,从根本上理解了这考试到底是干嘛的,以及我要如何才能有效的评估我在GMAT这件事情上的能力和水平,并用这个评估结果来指导我的复习过程,才算是没有重蹈覆辙,也没有在GMAT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Tips

第一,GMAT模拟了真实的商业世界,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集中的处理大量的信息并作出决策,这意味着出题人需要在考试的那两三个小时内,用信息的洪流淹没参加考试的我们,看谁能在较大的压力水平下抽丝拨茧,拨云见日,所以,让自己适应三小时的大剂量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复习的时候,请尽可能的确保是用一整块一整块的时间来复习,而非早上半小时中午半小时晚上半小时,这样效果会大打折扣。

第二,一定要找到自己生疏的模拟考试题目,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的评估自己,最好这个模拟工具能够提供详尽的数据分析,能够帮你看到自己在不同方面的真实水平。如果你复习的时候已经用了PREP破解,那么PREP就不再是一个良好的评估工具了,因为所有的题目你都见过,并且很熟悉了,不能起到效果。我在携隐的推荐下用了Manhattan的在线模考,亲测有用,推荐大家一试。需要注意的是,GMAT水平的评估也不需要进行的过于频繁,毕竟在评估过后,你最应该花时间的是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而非继续做题目来获取心理安慰。

关于自我认识的标签




我是一个习惯于自我反思的人。对于串起我人生的重大事件,我有相对清醒的认识。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这种反思为我的essay写作提供了相对比较丰富的素材。但是也是因为我持续的自我反思,我在刚开始写essay时给自己贴上了“童年坎坷,费尽心力克服困难”这样的一个标签,并坚持认为我只要把这样一个故事讲好就能够打动学校。

在申请的过程中,携隐和我在这一点上沟通探讨过好多次,她的观点是“学校更渴望看到的是近期的你,克服那些艰难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但那些故事都发生在大学前,我们需要更深入的讨论那些经验对今天的你的影响,并指出这些影响如何帮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leader/更完善的个体,也要告诉AO这些影响赋予你很大的潜能,让你在未来能够更加成功”。

后面随着申请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对这一点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我能理解每个人对自己生命和经历的认识都有侧重,但是在申请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的branding需要我们认真扎实的对人生进行盘点。直觉认识很好,可是直觉认识要搭配系统的梳理和多方面的反馈,自我定位才能够不断的被锤炼成熟,才能真实且生动。

说穿了,申请是一个在深入了解自己和学校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优点和独特打包卖给学校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认识自己”和“包装自己”同样重要,他们是成功的申请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环节。毕竟,认识自己是土壤,而包装打磨后的自我形象才是要展现给学校的那朵鲜花。我们需要传递给学校的信息是:这朵鲜花很美,同时有肥沃的土壤作为营养来源。

Tips:

写自传是个全面盘底自己的好办法,写下来的文字永远比留在大脑当中的印象更精准客观。大家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累了的时候就可以把这部分工作做起来,权当休息了。

关于选校的标签




也许是考大学的时候填报志愿过于鲁莽,我在读书的时候一直在思考,我当初可以怎样提升报志愿的有效性,而不是看看排名,听一下老师对各所大学的评价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所以到申请MBA的时候,我开始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兢兢业业的参加学校的宣讲会,去美国做校园拜访,研究网站,找校友谈话,这些活动贯穿了2015的下半年。

这个过程,逐渐让我意识到,江湖上很多学校的传闻是不完全真实的,每个学校都有真是而立体的“校格” ,只有多接触多挖掘,才能够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的印象,并判断“我和这个学校合适吗”。

我曾经和某号称很aggressive的学校的众多校友聊天,发现他们每一个都很平易近人;也曾经和另外一所很尊崇teamwork的学校互动,发现其中也有和学校风格截然不同的校友。后来我意识到,所有的江湖传闻都把学校绝对化了,可能A校在某个维度比B校好一些,但差别并非天壤之别

选校的过程,需要时刻牢记这一点。不要因为标签错过一所可能很适合你的学校。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不管是我们多么精挑细选的program,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而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怀着平和的心态面对真实的学校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放下对“完美学校”的幻想,脚踏实地的努力并平和的面对申请结果。

Tips

除了大家一再强调的学校网站和宣讲会等,我觉得特别有用的一个东西是学校的brochure。要知道这个brochure是 AO们日思夜想才决定把学校那么多资源浓缩成薄薄的几页纸,都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学校精华啊。看了brochure以后,对学校就会有一些整体的印象了,带着这些印象,去宣讲会和找校友聊天都会更加有的放矢。

另外,问问题要具体,要个人化,比如,“我了解学校的Consulting club对要找咨询的同学,尤其是没有咨询背景的同学,提供很多帮助,比如入学就开始做系统的讲座,每周练习case interview等,你觉得除此以外,学校还有什么资源在找咨询工作的过程中帮助了你?”永远比“你觉得学校的咨询资源强在哪些方面”要有效,更能激起别人的表达欲。

还有一个小tip是,跟校友聊是个熟能生巧,日积月累的过程,对于那些你真心喜爱的学校,我建议你现在就行动起来,每周约见或约谈一个(只要一个就好)校友,等到正式开始写essay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积累了很多先发优势。而且,不断听听那些校友讲讲他们在校的生活,会很好的激发你的申请斗志,避免懈怠!

所以,克服各式各样的stereotype,是申请成功,并且尽量确保rewarding MBA experience的重要一步。

我的第三个take away: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MBA申请是个费心费力的过程,多数人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帮助才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自我反思的时候我们需要家人朋友同事给出的中肯评价(BTW,借着申请的机会搜集反馈这件事情也很有趣,我发现了自己不曾发现的许多面向),写essay写的心力交瘁的时候需要一同申请的战友们拉我们一把,和AO/校友进行交流/面试的时候希望能听到更多对学校的真实感受和建议。总之,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战斗,我们需要整合很多人的力量,一起把这个项目做漂亮。

所以,尽可能的,be likable!这个likable指的不是曲意逢迎和虚伪做作,而是拿出诚恳、尊重和感激,对待在这个过程中和你发生互动的每一个人。从细节处着手,减少别人的工作量,降低和你沟通的难度,并理解他们的难处。尽可能体谅那些已经是高管的忙碌校友、飞了十几个小时来开宣讲会的AO、还有可能要照顾十几个申请者的顾问。当小伙伴们讨论申请的时候,摒弃judgmental的眼光,带着理解的态度去理解他们的诉求和人生,在这基础之上给出你内心的建议。毕竟,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Tips:

如果是给校友写邮件,可以用简短的篇幅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和未来的目标,帮助校友迅速建立对你的认识;把想了解的问题的大方向总结两到三个方面,让校友有个大致的概念,节约他们的时间;在进行任何形式的沟通前,仔细研究校友和AO的Linkedin页面,准备personal的问题;跟AO面试时,我一般会在开始的时候就表达“你今天已经面试很多人了吧?是不是很辛苦?Hopefully我能让我们的interview简单一些”这样的意思,一般情况下,AO通常会笑着跟我说“啊,的确我今天已经面了5个applicant了,不过和大家聊天很有趣,我很喜欢”等等,算是一个很好用的开场白。

写在最后



其实在申请结束之时,我就发现申请本身已经让我结识了很多有趣的人,见识了许多原来不曾见识的领域并大大开拓了人生的广度。也是在那时才明白,拿到offer远远不是结束,只是一个开始。唯结果论的申请不一定是好申请,尽量好好享受申请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收获颇丰。

最后,感谢携隐,用极大的专业与热忱陪我度过申请的这一年;感谢我那些一级棒的老板们,给予我的永远是支持和鼓励;感谢家人和小伙伴们,你们的爱和奉献让我感受到深深的幸福。

祝大家好运!


    关注 携隐咨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