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人类能克服“错觉”吗?

 

Q&A141001  问:人类能克服“错觉”吗?  答:基本不能。有些错觉是基于知觉判断的线索误导,由我们...



Q&A141001

问:人类能克服“错觉”吗?

答:基本不能。有些错觉是基于知觉判断的线索误导,由我们的知觉特性(如恒常性)所导致,那么仔细甄别是可以避免的。但大多数错觉,本质上是由人类进化以亿年计的视觉系统特性所导致。视错觉可能发生在视觉的感知觉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从视网膜接受光刺激开始,就可能产生错觉,如“后像”就是一类典型的由网膜细胞的特异性反应所产生的视错觉。在视神经转换和传输视觉刺激讯息的阶段,以及输入的刺激讯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进行知觉加工的阶段,越往后面,产生“错觉”的概率和可能性也就越大。如果说感觉阶段的“错觉”往往跟感觉神经元的特性有关;那么知觉阶段的“错觉”就不仅跟传导神经以及皮层神经元的特性有关,而且跟信息加工模式,以及记忆经验有关。特别是后两者,又掺杂了许多复杂而微妙的影响因素。

因此,要克服错觉对人类个体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通过训练,能够减少或消除掉部分错觉现象,但要彻底消除,则完全不可能

人类的感知觉系统之所以会发展成现今的模样,不是任何超自然的力量“设计”的结果(信奉基督教的读者自行忽略这句),而是在数以亿万年的与环境互动逐渐适应进化而成的。根据达尔文的理论,任何可能导致进化的变异都是偶然的,绝大多数都不能保留下来,只有恰好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适应”的特性才可能保留下来。因此,人类的感知觉系统是基于长期的丛林生活,而非仅仅数千年的文明时代而发展演变而成的。因此,人类的感知觉特性从其本质而言,是为了适应丛林生活而发展的。虽然离开丛林后人类的感知觉系统会继续与新的环境互动并不断进化演变,但千年的尺度相比于漫长的进化历程太微不足道,更何况近代文明的发生、发展也就数百年;而现代生活不足百年历史。

例如,飞蛾扑火就是蛾类在面临新环境的一种“错觉”现象导致的致命行为。在飞蛾长期进化的历程中,没有“火烛”这种自然物,牠们的趋光性有助于牠们的交配、繁殖,因此在人类的“火烛”面前,牠们天性中的趋光性就使牠们不可避免地产生“错觉”。人类的一些错觉也大多如是

特别地,心理学里被反复引用的大多数“错觉”现象,都是精心设计和创作的结果,并非自然的情境。在自然情境下,尽管也不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觉”,但毕竟都是极小概率事件,根本不足以影响人类感知觉系统的进化演变路径。例如,“视觉恒常性”是大多数错觉设计作品所仰赖的视知觉重要特性之一,但“恒常性”对人类理解所处世界和情境是如此重要,它甚至关乎生存。在自然情境下,它在99.9%(小数点后再多几个9也无妨)的情况下都是OK的,而出错的概率微乎其微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在现时代,你观摩世界视错觉大赛获奖作品时,才会被震撼和感到困惑。

不仅“错觉”不可避免,事实上它还是大多数人工设计的基础。无论是服装设计,还是园林设计,巧妙利用视错觉现象能够掩饰身材的遗憾,或资源的不足。

(关于视错觉,亦可参考Q&A131209《眼见是否为实?》。)

2014-10-01

--------------------------------------------

回复F,浏览《周末讲堂》目录;回复Q,浏览《心理学问答》目录;回复P,浏览PsyEyes本周推荐文章。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