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正中和 蕴含古雅 —— 崔拴龙书法艺术漫笔

 

平正中和蕴含古雅——崔拴龙书法艺术漫笔唐人孙过庭《书谱》云:...



平正中和  蕴含古雅
                —— 崔拴龙书法艺术漫笔


唐人孙过庭《书谱》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崔拴龙先生的书法,以我个人之见,“平正”二字尽可概之。经历不惑,已知天命,近耳顺之年,拴龙兄历尽人生无数风风雨雨,几十年来,在艺术的道路上翻山越岭,苦心孤诣。见惯了激流嶙石,乱云飞渡,领略了野草奇花,葳葳蕤蕤。因而,随着岁月苍桑,他更珍惜那种和风细雨、朴实无华的真味;更趋于心境平和、淡泊自然的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我理解,孙过庭的“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正是此意,拴龙兄书法之“平正”,亦是此意。

拴龙自幼深受河东浓郁的传统文化影响,爱诗词,喜古文,尤好书法。少儿之时,即对王羲之、智永、孙过庭、颜柳、苏米等书法名帖,手摹心追,苦心临习。年青时曾在家乡中小学任教,有较深的国学底子,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后来考学来到省城,长期从事农业专业方面的工作。但在工作之余,拴龙对书法艺术及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始终不离不弃,仍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传统文化的推广和繁荣之中。在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冰心艺术社、省农民书画研究会等协会组织中,拴龙积极从事组织协调工作,承担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并且,在字画收藏、印石搜集、笔墨纸砚鉴赏等方面,都有研究和较深的造诣。

拴龙之书法,以行草为主。源于传统,法自二王。其书出自于法度而不囿于法度,自然流畅,浑然天成。不做作,不扭捏,不刻意,不雕琢,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看似随意,实则尽显工力。古人说的好,偏工易就,尽善难求。险绝容易,难在真正的平正。一味追求“险而奇”则为“怪俗”。而平正,看似平常,但没有几十年之修为,难臻其境。明项穆说:“书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则点画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斜;第二要温润,温则性情不骄怒,润则折挫不枯涩;第三要闲雅,闲则运用不矜持,雅则起伏不恣肆。”拴龙的书法作品,解体外圆内方,古朴文雅。既符合大众之审美情趣,又有着隽永端庄、循乎法度的古蕴。在拴龙的书法中,可窥魏晋之风貌,隐显十七帖之气韵,亦有《书谱》之味道。其书可谓平正中和,蕴含古雅,与现时混迹于市场之江湖字、工艺字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近代著名书法家陆维钊先生曾说:“字之间架,则如人之骨相,务须长短相称,骨肉调匀,左右整齐,前后舒泰。反之,如头大身细,户歪背曲,手断足跛,即不致如病人扶床,支撑失据,也必如醉人坐立,不翻自倒,聚跛癃残疾于一堂,能不令人对之作呕?”拴龙其书,堂堂正正,运笔如锥画沙,笔笔中锋;行笔如屋漏痕,力透纸背,恰是那种让人看了骨肉调匀、浑身舒泰的书法。观其布局,平实中富于变化,变化中又不失法度。既注重大局观,气势连贯,一气呵成,格调统一,又讲究使笔用墨,大小、肥瘦、长短、宽窄、疏密、向背、承接、俯仰、顾盼,搭配得当,自然流畅,气势优美。

前日,拴龙兴之所至,挥毫拨墨,用两个小时时间,一气挥就杜甫的《秋兴八首》。四尺对开,十二条屏,洋洋洒洒,浩浩汤汤,是拴龙多年艺术积累的一次集中展示,可谓拴龙之精品也。元陈绎曾在《翰林要诀》中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而拴龙这幅12条屏,非喜非怒,其中饱含了对诗圣杜甫之敬仰,以及对《秋兴八首》的深刻理解。秋兴者,感秋而生情也。《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表达了深切的身世之悲、离乱之苦和故园之思。悲壮苍凉,意境深闳。拴龙选择这样一组寓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传世佳作,进行书法创作,应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相当的挑战性。拴龙以其大爱之情融于笔端,凝聚深情,饱蘸浓墨,笔中有情,情中有诗,诗墨相融,使《秋兴八首》中浓郁的爱国之情怀激荡于笔墨之间,蕴含于艺术的感染与抒写之中。

《秋兴八首》得到业内一致好评。书法家陈坤评论道:拴龙先生此十二屏,大气磅礴,一丝不苟,字字法乎其上,笔笔精到老辣,章法布局匠心独具,运筹帷幄意在笔先,笔意沉着老练,用墨变化无穷,乃近期最佳之作,可喜可贺!著名书法家、原山西书法家协会主席赵望进是这样评价的:草书贵在大气,以势夺人。拜读拴龙近作《秋兴八首》,章法、字意、笔墨均新颖不俗,有传统功力,有创新意味,如无“五合”境界断难为之。近五百字一气呵成,难能可贵。

拴龙兄为人平和真诚。在书法上坚持法于传统,不喜旁门左道,反对故弄玄虚。他认为书法没有捷径,务必老老实实地向古人学习,向经典学习。因此,他每日临帖乃是必须之功课,刻苦习之,乐而享之。在习书中,感受书法带来的快慰,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拴龙低调谦谨、不喜张扬。只顾埋头苦练,不事宣传铺陈。注重内心的修为,不愿过多地大张旗鼓。

如果非要说些不足的话,我不揣冒昧地说两句,相信不会得罪拴龙。以我不高的眼光和水平来看,我觉得,拴龙的字圆笔有余而方笔不足,所以在某些程度上力度稍显不足。如果在起承转合之间,再加一些力道,似乎就更加完美了。这是本人一家之言,不一定对,仅供拴龙参考。

傅山曾云: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拴龙的书法,是艺术的积淀,更是生命的积淀。作书如是,做人更如是。以字观人,拴龙之平正中和、蕴含古雅,也正是做人之准则,做人之风格,做人之追求。

《书谱》云:“是以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历,而风规自远。”

在追寻书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拴龙正“担笈杖锡”,踽踽前行。虽然路途遥远,但信心永在,恒心不息。相信,拴龙不会停下追求和前行的步履,也深信,拴龙会不断成熟与完善,不断在继承与创新的道路上有更多的收获。
                                          李元红
2016年5月12日于居墨斋


    关注 冰心艺术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