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力量助力节能减排

 

3月18日,苏州环境交易所成立。交易所将开展污染物排放权、环境权益类产品、静脉资源、能源能...



3月18日,苏州环境交易所成立。交易所将开展污染物排放权、环境权益类产品、静脉资源、能源能效管理、低碳技术及温室气体等产品的交易、交流和创新研究,以市场化手段促进区域环境资源合理配置、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静脉资源充分发掘和再利用。

环境交易,这是许多苏州人不熟悉的名词,其实它跟股票交易所性质类似,只不过交易的商品是污染物、碳的排放权等。以碳排放交易为例,通俗地说,也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进行交易。基本原理就是:碳排放权也可以成为具有价值的资产,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减排困难的企业,可以向减排容易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后者替前者完成减排任务,同时也获得收益。

苏州成立环境交易所,可以说是国家下大力气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的一种全新尝试,他们试图以市场的力量来引导企业主动节能减排,而不是以行政强制的方式来实现。

国家

“十二五”规划全文日前已经公布,节能减排的力度将继续加大,这一点已经确信无疑。国家相关部门还设定约束性指标,来督促地方政府与企业。比如,到2015年,能源消耗强度比2010年下降16%;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17%,等等。这些硬性指标跟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职能,是有冲突的。排放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发展权。一方面,地方经济要发展,必须新增产能,从而制造出更多的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很苦恼,节能减排那是硬指标,若是完不成,政绩考核要大打折扣。一些地方不得已限电拉闸,用这种极端的办法来完成硬性指标,地方政府也有交易排放权的冲动与实际需求。

节能减排,必须吸引企业主动参与,企业才是节能减排的最重要主体之一。然而,在行政管理体系之下,边际成本相对低的企业虽然容易达到减排要求,但通常不会主动多减排,因为这无法带来利润。只有让排放权成为一种市场交易产品,企业才有可能真正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行动,因为在排放交易权这个体系之下,各企业拥有明确的排放指标,如果多减排,则可以在市场上出售获得收益,可以换来真金白银。从这个层面上看,排放权交易是企业力行节能减排的“催化剂”。目前,苏州有多家企业已从国际碳排放交易中获得了数以百万美元的“真金白银”,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节能减排做得很到位,“省”出了大量的碳排放指标。这种市场化手段为碳交易提供了激励约束共容机制,从而有助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关注 生态苏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