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柏拉图《理想国》三:洞穴比喻

 

人们只在梦中生活,唯有哲人挣扎着要觉醒过来。——柏拉图...

书评:

柏拉图《理想国》(三)

洞穴比喻
作为苏格拉底的终身信奉者,柏拉图在继承和发扬苏格拉底观念的基础上创立了“理念论”的哲学体系,而《理想国》即是“理念论”阐述的最成熟的著作。这是区别于自然哲学而建立起的一种人的哲学,发挥人的理智能力和道德本性,确立合乎理性的道德价值体系,并运用一种逻辑分析的对话辩证法,探讨勇敢、友爱、自制、虔诚等道德概念的“普遍性定义,揭示事物的共同本质。
柏拉图又将理念论自身的哲学加以深化和体系化,而构成了以“善”所统摄的理念的王国,并且解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进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认识论和本体论。而《理想国》中最著名的”洞穴之喻“是柏拉图形象阐释”理念论“的核心例子,”洞穴之喻“也是西方思想文化史上最著名的比喻:

在《理想国》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即“洞穴之喻”,这个比喻即说明了柏拉图学说的现实意义。有一群人世代居住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出生起就被铁链锁在固定地点,犹如囚徒,甚至连脖子也被锁住,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面壁直视眼前的场景。在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式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投影在囚徒面对的洞壁上,形成多种多样影像。囚徒们的一生都犹如在看皮影戏,他们不能相互观望,不知道自己的模样,也不能回头看到造成影像的原因,他们都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用不同的名字称呼他们,仿佛这些影像就是真实地人和物。



囚徒门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他们并不感到悲惨,也没有挣脱锁链的念头。但是,有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他移动脚步,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看到光亮,火光会使他感到刺眼的痛楚,使他看不清原先已经习以为常的影像。后来,他终于能够分清影像和雕像,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影像是火造成的投影。他走出洞穴,他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的真实事物,最终直接观察太阳,知道太阳是岁月和季节的原因,主宰着世间万物。

在这个故事中洞内和洞外分别比喻两个领域,洞内的影像和雕像分别相当于表象和自然物,被锁着的囚徒观看的是幻想,自由的囚徒在洞内观看的是信念。走出洞外看见的则是理念,他的观看过程相当于是”知识“,获得知识的渐进过程相当于借助“阴影”和“映像”的数学推理,以及逐步上升的辩证法,最后认识到最高原则和万物本原的善。

柏拉图借助解放囚徒失败的故事正是在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按照他的理解,哲学家的兴趣在可知的理念,最高的目标是追求善,哲学家如同返回洞穴的自由人一样,他们为了其他人的利益,不得不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参与政治。启蒙和解救陷于悲惨境地而毫不自觉的人,乃是哲学家的公民义务。哲学家的命运只能是放弃个人思辨的幸福而为公众谋幸福,哲学家为公众谋幸福的途径是教育。
而对于“洞穴比喻”柏拉图又想说明受过教育而获有实在的理念知识和没受过教育而沉沦在阴暗的可见现象世界的人有本质的区别。在这里,“哲学王”的思想逐渐显露出来。柏拉图认为,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和终身从事知识研究,不愿从事任何实际事务的学问家,都不能胜任治理国家。哲学王或统治者还得有重新下到“洞穴”里和“囚徒们”同甘共苦的勇气,要帮助“囚徒们”走向光明。哲学王是国家自发培养产生而来的,是领袖,应当有能力参与哲学与政治两重生活。他已经把握了正义、善的理念,理应到“洞穴”中引导公民也走向善的理念,这样才能使全体公民的灵魂得到升华。


爱思考、爱生活

关注我吧!

微信号


    关注 马勇的立心书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