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失目的天使——李楠摄影作品

 

李楠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策...



李楠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
 


李楠简介:1961年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曾从事美术设计近10年,曾任《山东画报》《大众日报》摄影记者近20年。其作品在美国《时代周刊》、德国《莱卡世界》、《彩色摄影》、荷兰《M 》、意大利、《GRAZIA》及《中国摄影》等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大量作品。1996年中国首位获第39届世界新闻摄影(WPP)比赛金牌;1996年获96' SSF世界体育摄影大奖赛特别奖(日本);1996年获中国摄影艺术最高个人成就奖--金像奖;1995、1996年分获第二届、第三届日本佳能杯“亚洲风采”专业组特等奖、一等奖;1997年获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第24届黑白双年展惟一个人金奖; 1998~2000年三次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贡献奖”国际摄影比赛一等奖;1998年被评为中国德艺双馨优秀摄影家;2002年获冰心摄影文学奖;2002年获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年赛金奖;2005年获BASF(德国)创意大赛“青年艺术家大奖”; 2007年获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银奖;2008年获美国PPA世界杰出职业摄影师奖;2008年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2009年入选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2010年获中国文明经典、杰出摄影家奖;2000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英国BBC、凤凰卫视、北京卫视、山西卫视、山东卫视等媒体播出人物专访;出版有5本专著及中国高等院校专业教材。北京百年印象画廊、北京See+画廊、法国David Guiraud画廊代理的200余幅摄影作品、美术作品被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北京保利2007春季拍卖会成交28幅;华辰2006.2009拍卖会成交2幅;嘉德2007春季、秋季拍卖会成交2幅。



















































摄影评论:人性的关注——冯骥才著名作家、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我把李楠寄来的一包摄影作品放在身边,已有多日。我答应为他这本即将出版的大型专辑写序,却迟迟未有动笔。我碰到了一个难题——究竟怎样才能把它如此厚重深邃又奇异独特世界把握住?

这位在国际摄影界重大赛事中屡获大奖而成就斐然的摄影家,其报道摄影作品《盲孩子》、《中国最后一代小脚女人》、《练杂技的孩子》、《福利院的孩子》、《身份》等等,早已是广为人知。可是作者那种独异的风格和观察方式,那种来自生活深处的冲击力,那种一针见血的文化洞察,特别是那种浓重的、冷峻的、静穆的、忧郁的气息,即使对于他的同行们也是一个不解的谜。谜,是艺术家存在的最佳状态。

今天,促使我忽然动笔来写这篇序文,缘起于其中的一幅作品。在这帧照片上,一个盲孩子双手好奇地抚弄着大卡车上的反光镜,显然他被这奇特的东西搞糊涂了,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这对于视力正常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事物。人间对于他们,原来竟存在着这样浩瀚的空白!于是,可怕的残疾人的悲剧,便被生动又残酷地表现出来。尤其这个被李楠捕捉住的盲孩子傻乎乎的模样,真要叫人看了落泪!

这一下,我进入了李楠的世界——

首先我站到了盲孩子们中间,他们一色的神情木讷,身体僵直,动作拘束,而且由于长期用耳朵的倾听来“观察”外部的一切,全部习惯地歪着脑袋——他们只能用脸颊去感觉俯射而来的暖洋洋的阳光,用手指的摸索去感受一件雕塑,用鼻子去享受花儿的美。如果不是李楠的引导,我们怎么可能深入到这样一种艰辛的人生?

从这里出发,在僻静的聊城结识一群把身体扭曲到极限而练就绝技的杂技班的孩子,在那默默无闻的山村里去追寻最后一代小脚女人,看一看千年妇女史活生生的血迹斑斑的真实。此时,我已经弄不清自己到底是被深深感动着,还是由此苦苦的思考着?反正我已经身在李楠的世界中了。然而李楠给予我们的,并不是某些的陌生与奇异生活展示,而是他本人一种深切的人性关注。摄影对象从来都是被关注的事物。从这些关注中,我们发现他有一种天性的敏感,即容易被苦难和软弱的事物所触动。他对生活的兴奋点,往往是他个人心灵的“压痛点”。有人认为,这来自于他个人家庭那个久远和沉重的不幸,以及他所习惯了的底层生活的视角。我却更确信一切好的艺术家都是这样——天生赋予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感。

但对于这个充满缺憾的世界,人性情感具有一种正义性,它更像是一种良知与责任;于是,他的镜头便偏偏伸向那些边远的、冷僻的、被遗忘的角落——这些最需要人性关怀的地方。从而使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具有的那种伟大的情感——人性情感受到了撞击、唤醒、激发与高扬;因之也进入了深层的思索与忧虑。

我在一篇为李楠《中国最后的一代小脚女人》所写的评论文章中曾表示奇怪:他拍摄这些作品时如此年轻,怎么会对中国文化的症结有这样深刻的洞察力?现在我明白了,正是他从人性角度切入,才一下子穿透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灭绝人性的本质。由于我写过小说《三寸金莲》,曾经引来不少国家的影视人员找我问东问西,却都被我拒绝。我知道他们镜头的兴趣在哪里。可是对于当代人来说,猛然间看到李楠这些照片,却都会感到惊异和困惑,这到底是谁的主意,出于什么原故,究竟用怎样的凶厉的手段,才把女人的双脚伤残致此?这便自然进入一种文化反思。这恐怕正是李楠想达到的效应。对于三寸金莲这种悲剧性文化,或叫做病态文化,我拒绝甚至憎恶任何兴趣的角度,却执意于对它的研究与反思。文化研究是没有禁区的。仅仅情绪化地把它当做“国耻”,不是对它真正的历史的本质的认识。没有深刻的反省就没有诀别。当李楠决心用他的摄影机来担当起这并不轻松的使命时,便令我着实钦佩了。

李楠非常明确自己的工作,即抓住行将消亡的最后一代小脚女人的生活,记录下这漫长而苦难的缠足史的最后几页。不能叫这残酷的历史轻易走掉。这便是李楠自动承担的使命。于是就在小脚转瞬即逝的一瞬,他以历史和文化的敏感,把它捕捉了。尤其是李楠追踪拍摄的一位百岁小脚女人——名叫赵吉英-一生中的最后几年。从种种日常生活细节,直到她故去时直挺挺躺在床板上的凄凉景象,脚上穿着一双精美的绣花小鞋,做为最终的饰物,也是她一生特有的句号。我还把它看做整个苦难缠足史冰冷的终结。而历史只有在它终结时,才能显现出这种警世意义和千古绝响!

李楠所从事的摄影过程,都深刻的参与着作者本人的思想倾向与人格修养。正因为这样,以人性关注事态人生的李楠的作品就必然充满魅力了。当然这魅力不是一种美,或者一种吸引,而是冷静又严峻的客观,确凿的见证,无可回避的事实。

唯其如此,李楠的世界充满了动人心魄的震撼的力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发展的眼光看摄影,从摄影的角度寻发展


    关注 发展摄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