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心系列之一:平凡的事情用心做

 

作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日立的首席量确专家,刘晓宇坦言自己很荣幸也很忐忑。...



作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日立的刘晓宇坦言自己很荣幸也很忐忑。他荣幸于自己的成绩获得了认可,忐忑于未来又是否能将技艺再次精益。刘晓宇长得斯文,年轻的眉宇间却透着一股淡泊,“谦逊、勤奋、钻研”,这即是刘晓宇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简单、朴实,很配他的气质。



翻开上海日立的样本,8大系列500多个常备机种,一直是上海日立员工最引以骄傲的地方。产品品种多、规格齐备、不断推陈出新,都是一个企业的实力象征,但是很少会有人去想,这些产品从设计到成品,需要经过多少人的共同努力。上海日立生产技术部的量确工艺主管刘晓宇就是其中的一员。

你可能会疑惑,“量确”是什么?上海日立的管理文件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按照正式的技术文件和作业文件在生产线上进行正式批量生产前的小批生产简称量确,是新产品大批量生产前小批生产确认考核的简称。如果没有量确,产品永远只能停留在图纸设计阶段,所以说量确是把新产品从设计变成产品的关键环节。
“我的梦想并不伟大!”
有人梦想做明星,有人梦想当英雄,而刘晓宇说,他就想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因为他的梦想并不伟大。


2002年毕业后,刘晓宇初涉职场进入上海日立工作,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在这个企业一干就是15年。当时作为一线的大学生,刘晓宇仅用了一年多,就当上了装配车间SD系列生产线的一名班长。虽然是个芝麻绿豆官,但是毕竟也管着上上下下十几号人。小刘年轻,卖力,加上学机械电子的工科背景,能够让他非常快地上手,游刃有余。刘晓宇正想在一线班组长岗位上好好干一番的时候,确不料他的职业路线在一年后却拐了一个大弯。
2003年,企业开发新机种开始越来越多,工艺技术部缺少一名做量确基础工作的人,而当时负责量确工作的是一位拥有丰富经验的朱渭明老师傅,她独具慧眼,看中了当时还是小班长的刘晓宇。一头雾水的刘晓宇被火速调入生产技术部工艺技术科,师从朱渭明老师傅。

就这样,对于从没有接触过量确工作的刘晓宇来说,是个的的确确的职场菜鸟。量确工作需要的是丰富的经验,很多时候靠的是个人的“悟性”,师傅领进门,修为靠自身。每个人只有靠自己在职业道路上跌打滚爬,悟出来的经验和心得才会让自己印象深刻。当时的刘晓宇内心却非常焦急,“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我虽然有工科背景,但毕竟只工作了一年多,只熟悉装配的工艺流程,对于机加工、电机、钣金我一窍不通。那时候真着急,整日、整日地泡在生产现场,熟悉空调压缩机每一道制作工艺和流程,目的就是为了早点能不那么‘菜’。”
“我找不到成功的捷径,只能一步一个脚印!”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难得“四两拨千斤”的省力方法,所谓的终南捷径,不过是自欺欺人。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或者风雨过后看到彩虹的,永远是像刘晓宇那样坚持自我、坚守“工匠精神”的人。


刚入行的刘晓宇和别人一样当起了学徒,这一当就是三年。这里面只可意会的规矩也颇为类似江湖武行,师傅言传身教是一回事,徒弟自个儿琢磨又是另一回事。
刘晓宇是个爱转脑子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师傅朱渭明传授技艺的同时,刘晓宇也爱躲在一边琢磨点新东西。除了每月必须完成新产品开发指标,刘晓宇还积极配合主管工作,主动承担现场事务。从机加工、钣金到装配,刘晓宇没事就拿着作业指导票在各个重点岗位边上都历练学习,满满地他脑子里装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也逐步掌握了压缩机制造的所有工艺流程。

作为一名量确人员,需要协调整个生产资源,指挥安排所有制作任务,与设计和采购方方面面的人员协调沟通,这些都是一名量确人员必须具备的硬性条件。但像所有的理科男一样,刘晓宇是个较为内向并羞于表达的人。从不善言辞,到现在的指挥若定;从羞于表达,到如今分析案例的头头是道;从当年的愣头青,到如今的羽翼丰满;刘晓宇靠的是十五年的跌打滚爬,和十五年的从容淡定。
“我喜欢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相连。匠心是细心。细微之处彰显非凡品质。


在同事的眼中,刘晓宇是那种那永远在路上的人,一丁点瑕疵他都会较真到底。同事们说,产品质量是刘晓宇最执念的事,不良品绝不下线是他不可动摇的准则。刘晓宇的较真劲儿是企业的福音,他对量确工作的精益求精,才能保证100%的新品量确一次成功率。
“还记得2009年3月底,我们接到某新型高效机种的量确指令。该机种是现有D系列中定转子叠高最高的机种,属于电磁音高发机种。果然,在量确试生产时,电磁音顽疾出现了。”刘晓宇作为量确工作的负责人,马上会同设计和工艺对目前的电磁音现象进行了调查。产品的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面对此情况,刘晓宇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马不停蹄召开了7次对策会,提出了转子外径车削的方案,设计部门紧密配合,多次调整机种结构,改善方案准确无误实施,最终电磁音被完全克服,保证了海立压缩机高质量的金字招牌。
试制工作就是不断发生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刘晓宇还记得在量确试制一款新变频机种时,出现了转子压入岗位发现批量转子与曲轴相位超差现象,虽然出现概率小,但当时设备、工艺、现场班长均未能找到问题所在。刘晓宇在夜班现场跟踪观察终于发现端倪:由于曲轴旋转时短轴与托板冷压顶针接触,造成曲轴定向后跟随顶针发生微量旋转,造成曲轴与转子相位略有偏差。只要重新匹配夹具,就能彻底杜绝不良品的出现。所以,设计人员都爱和刘晓宇合作,仿佛只要他在,产品质量就能得到保证,产品量确的成功率那是杠杠的!
“恒心比激情更重要!”
匠心是恒心。恒心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耐受力,恒心比激情更重要,如果激情是一场百米冲刺,恒心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而且很有可能是尚不知目的的马拉松,我们能做的只有奔跑。恒心更能考验匠者的毅力。


量确工作需要的是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遇到问题处惊不变,但量确之后还有大量的基础维护工作,暨枯燥,又繁琐,需要处理者以极致的耐心进行维护。刘晓宇从事量确工作12年,共完成734个新产品量产导入。负责上海东区、南昌ERP系统基础数据收集和工艺BOM的建立工作,累计导入新机种300余个。
如果我们了解一个新产品的量产导入需要做多少工作,我们就会被刘晓宇这么多年来在量产导入方面的工作量所折服,一个压缩机,上百种零部件,每一种都要输入到ERP系统中,每一个零部件都有细微的差别,这些都不能混淆。

而做这些系统导入工作,都是刘晓宇利用量确工作的碎片时间争分夺秒进行的。每年企业年休,都是刘晓宇做系统维护的时间。十二年来,刘晓宇放弃的休假单有满满一抽屉,但他知道随着企业制造信息化工程的推进,生产线的日常运转,制造过程的全程透明、监控及协调都基于这些日常的基础数据的维护,如果日常基础数据导入工作没做好,那么制造信息化将会成为无本之木。
“薪火相传首先得星火燎原!”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刘晓宇始终觉得,成功需要一群人来实现,星火燎原后才能薪火相传。


从徒弟变成了师傅,这对刘晓宇来说又是一个转变,但他乐意接受这种转变,因为能够看到更多的后来者。江湖上老手艺人曾有些规矩,一辈子只真传两人,其他徒弟则只能学个六分,但刘晓宇却希望所有人都能把手艺练到最好,他说薪火相传首先得星火燎原,大家都做好了,企业才有未来。
别看刘晓宇才36岁,但他的徒弟上海、四川、南昌都有。2009年南昌海立筹建,刘晓宇身先士卒投入到支援南昌海立的建设中。当时南昌工厂工艺量确等现场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经验,刘晓宇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学研会授课,针对量确流程进行培训,编制《量确工作手册》,亲自带教了3名量确人员,为南昌工厂现场正常生产指导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2014年,刘晓宇又支援四川绵阳海立,通过技术培训,期间他带教出一名四川当地的量确工艺人员,量确流程在绵阳海立初步建立,并扶持属地化人员继续深化。通过现场培训,刘晓宇还将装配生产和部品区分的要领逐道工序的进行讲解,受到现场员工的好评。



幸福的家庭生活

量确工作为了不影响班组进度,一天24小时都有可能进行,所以上班、下班的时间对于刘晓宇来说是个模糊的概念。刘晓宇6岁的女儿对于这个整天不着家的父亲略显生疏,天真的孩子甚至觉得刘晓宇对待徒弟要比对待这个女儿更好,毕竟爸爸老是在公司里。刘晓宇对徒弟问心无愧,对女儿却心怀愧疚。
可能淡定、细致、耐得住寂寞,戒除浮躁,才能把一件工作做到极致,刘晓宇如是,所有具有“工匠精神”的人都如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无论外界多么嘈杂,都可以心无旁骛、保持宁静的匠心!


    关注 海立股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