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依靠天赋和手工制作,提供了好莱坞动画制作方式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

 

万氏兄弟万籁鸣(1900年1月18日—1997年10月7日)、万古蟾(1900年1月18日—1995年11月...

万氏兄弟万籁鸣(1900年1月18日—1997年10月7日)、万古蟾(1900年1月18日—1995年11月19日)、万超尘(1906年10月—1992年10月)、万涤寰四人是中国动画的创始人。他们依靠天赋和手工制作,给我们提供了好莱坞动画制作方式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这样的作品,在国内外火爆,能够走向国际,荣获各种大奖,也不难理解。
“动漫”是动画与漫画的合称缩写。中国动漫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兴起的近代漫画和20世纪20年代万氏兄弟的动画作品。



20世纪20年代,万氏兄弟开始学习和研究美国动画制作技术。1922年他们制作出中国第一部带有广告性质的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标着着中国也有了动画。不过,他们在拍这部短片时,把动画人物画在纸上,动画背景不能显示。动画短片只是打开了制作的大门,质量和反响并不是很好。



1

万氏兄弟的动漫作品从这部动画短片开始,万氏兄弟在动画片制作上不断摸索、试验。1924年他们加入长城公司,在梅雪俦的支持下,成功拍出了中国第一部自制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



影片内容:画家正在画室创作,从墨水瓶里跳出了一个纸人,纸人在画室大闹一番,让画家不能正常工作。画家想捉纸人,可是纸人很机灵,到处乱跑。画室被纸人弄得一塌糊涂,最后,画家抓住了纸人,把它放进了墨水瓶。

故事情节很简单,很像《猫和老鼠》里的故事。一个是捣蛋鬼,一个是被欺负的人,两个人各种追赶,各种打闹。场面轻松、活泼、搞笑。

可以看出,万氏兄弟的早期动画作品受到了美国影视风格影响。在《大闹画室》之后,他们又拍了《一封书信寄回来》。仍旧是延续纸人与画家的故事。小纸人把画家寄出的信改了地址,信又寄回来了。画家哭笑不得。

这两部动画,故事内容都是关于生活常事,情节机智、好笑。动画电影在上海上映后,人们很喜欢,万氏兄弟受到一些制片商的青睐。



到了30、40年代,万氏兄弟和那时中国很多艺术家、文学家一样,受到左翼文艺思潮的影响,迎合时代主题,创作一些反映社会现实和宣传左翼思想的作品。这类作品政治宣传色彩浓,突出劳动人民和民族的苦难。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万氏兄弟加入抗日宣传活动。他们制作了一些动画样式的抗日宣传歌语。

此时,万氏兄弟在动画制作已经摸索出一些经验。他们早期受到美国动画电影的影响,制作的动画作品,故事情节也是模仿外国动画影片。30年代中期前,他们意识到要制作具有民族特色动画作品,才能让中国的动画事业更具生命力。

抗日战争中断了他们在动画电影民族化的试验。此时,美国的《白雪公主》在上海放映,一时间万人空巷。万氏兄弟受到启发,决定根据《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情节,创作《铁扇公主》。

万氏兄弟为了拍摄这部影片,先后组织了100多人参加绘制,绘制了近2万张画稿。在拍摄的过程中,投资人张善根认为拍摄时间太长、成本高,想中途退出。万籁鸣极力劝说,并保证说作品一定会大卖。后来,他又请求上元银公司盛丕华进行支持和投资。

电影上映后,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大家争相观看。这部动画电影和《白雪公主》、《小人国》、《木偶奇遇记》一样,成为世界电影史上著名的大型动画艺术片,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铁扇公主》不仅取材于古典名著《西游记》,借用了中国的山水绘画艺术,还请来当时知名影星配音。按今天的话来说,那时的《铁扇公主》拥有热门IP资源,又有明星营销效应,又是一部口碑、质量都上乘的作品。

据说,日本的手冢治虫大师受《铁扇公主》的影响,决定从事动画行业。



新中国成立之后,万氏兄弟放弃了迪斯尼的邀约,进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60年代他们制作的《大闹天空》,多次获得国际电影大奖。《大闹天空》1961年、1964年分为上下两集在国内公映。后来又在国外的电影节上公映,得到很高的评价。很多人认为,这部动画影片,不仅具有美国迪士尼动画电影的流畅与美感,同时也具有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从《铁扇公主》开始,万氏兄弟的动画电影开始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擅长利用《西游记》这个大IP。虽然他们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他们推动中国动画发展的历程值得我们回味。

在万氏兄弟成长的历程中,他们受到了美国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也遇到西方动画电影的竞争,他们的创作还受到国家文化政策的影响,创作才情没有完全发挥。但是,万氏兄弟还是在动画电影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色彩。这其中,得益于他们对中国动画电影的热情和清醒认识。



2

万氏兄弟的经验

万氏兄弟的那些成功作品,无一不是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热门IP,将中国民族特色文化作为与西方动画电影竞争的内容,同时吸取迪士尼动画电影的长处,注重色彩和细节,作品充满活泼气息。在万氏兄弟的动画艺术事业生涯中,他们将水墨画、木偶戏、传说、历史典故、现实新闻、折纸、皮影戏、民俗……融合在动画电影作品中。他们不把动画当做适合低龄儿童观赏的作品,将动画艺术与生活相结合,适合各类人群观看。

综观来看,万氏兄弟依靠天赋和手工制作,给我们提供了好莱坞动画制作方式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这样的作品,在国内外火爆,能够走向国际,荣获各种大奖,也不难理解。

介绍了这么多关于万氏兄弟的内容,其实今日小编想要安利的是另外一个人:

▲ 德稻动画角色表演大师  舞扬(Myrna Gawryn)



舞扬女士的工作方式是和动画师、导演一起来研究肢体行为、表演动作与角色、故事背景以及结构细节之间的关系——上述所有因素使得媒体中的动画和故事讲述更具活力和独特性。

舞扬女士出道时是一个职业的舞蹈演员,并且在洛杉矶从事过多年的编舞工作。她的专业背景是研究角色和肢体表演在戏剧、电影、电视和人类行为中的应用以及其中涉及到的人类学、解剖学、运动学和运动捕捉行为。她和合作伙伴共同创建了洛杉矶Room to Move工作室,担任该工作室舞蹈和肢体艺术的艺术总监,并且作为艺术家多次获得加州艺术委员会授予的多项资助。

舞扬女士有长期的电影,电视剧和舞台的工作经历,指导并为动漫中的舞蹈和演员进行编舞。凭借此方面的造诣,她在犹他州的罗伯特•雷德福的圣丹斯实验剧场和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剧场的林肯中心实验室分别建立了工作室并且开展相应的指导工作。她还研发了Lifeforms——一个专门处理舞蹈设计和(电影等的)剧情梗概系列图片的软件,同时她还是动画捕捉和“实时动画”的导演和表演者。



在最近的几年里,舞扬女士将她的技能、培训和关注重点转移到了动画中的角色表演、肢体行为和视觉故事讲述方面。舞扬女士一直从事教授、表演的工作同时研究动作和所有运动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目前,舞扬已经正式加入德稻,成为德稻动画角色表演大师。



部分素材来源于“文创资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刊编辑 | Claire
点击标题下蓝色字体‘德稻’一键订阅!
关注“德稻”收获更多智慧!
德稻致力于采集与传承行业大师智慧,目前已有500余位行业大师加入德稻。如果您希望向行业大师学习,敬请多多关注德稻DMH行业培训课程信息吧!


    关注 德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