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原来真的是一种语言诶

 

这是一篇来满足你们要求的文章...



上次征集话题后,许多人在后台留言说想要看电影推荐,还有朋友特别要求小众(可以的)、文艺(也可以哦)、主人公好看的(这个…)

所以我仔细翻了一下我的观影记录,今天要推荐的电影在豆瓣上只有182人平分,imdb2655条观影记录,应该算小众了吧。至于文艺,本片的题材比较小众,政治讽喻明显,爱情线混乱,至少算不上清新。不过最重要的一条--主人公好看!!!倒是真心可以满足哦。(福利预警)

--------------------------------------------------------------------------------



有颜有腿有演技,从小帅到大,再挑…我也无能为力了
做了这么多铺垫,到讲正事的时候了,这部电影的名字就是----《哇哇岁月》(Wah-Wah)。

哇哇指的是非洲土话,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东非内陆国家史瓦济兰由英殖民地走向独立前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一位殖民官的家庭变故与其子在历经变故后的成长独立。

尼古拉斯霍尔特饰演一名史瓦济兰殖民官的儿子,他生性羞涩温和,依赖父母,却在年少就遭遇不少打击。母亲出走,父亲酗酒、家暴,继母又是一个受当地英国保守派贵族排挤的美国空姐。一直生活在父亲羽翼下的少年被迫要走向独立,这期间经历了迷茫和不断的反复抉择。

而身为殖民官的父亲,大概是整部电影中最具讽刺意味的角色。他身为殖民官,却在当地非洲人面前显示出十分友好、亲近的样子,备受爱戴,骨子里又十分瞧不起这些东非“土著”。作为一个高傲的英国贵族,又迎娶了被所有贵族嘲笑的年轻奔放的美国公民。片中的他大部分时间沉溺于酒精,在他终于走出阴影的那一刻,健康却从此一蹶不振,面临退场。

前文提到的母亲与继母,分别由英国女演员米兰达理查森和艾米莉沃森饰演。熟悉英国影视作品的人应该对这两位伟大的女演员十分熟悉,尤其是米兰达理查森,《巴黎,我爱你》、《哈利波特》、《歌剧魅影》等广为流传的作品中均有其身影。她们两位在此片中的表演也十分精彩,艾米莉沃森饰演的美国后母情感细腻,自由开放,却又要时时刻刻体现出美国公民在背景环境中的特殊处境,特别是要操着一口美式口音,演技不可谓不精湛。



☝️                         ☝️
左为米兰达理查森,右为艾米莉沃森
值得一提的是,《发条橙》在这部电影里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片头与片中都有体现,男主角在成长过程中,受这部电影影响很深。有意思之处在于,我在看了几遍Wah-Wah之后,才意识到其中的吊诡。

影片所描绘的史瓦济兰在1968年独立于英国,而库布里克的这部作品却是最早于1971年上映的。

鉴于导演的父亲本身就是史瓦济兰的外交官,《哇哇岁月》是一部自传性作品,我认为这个时间冲突是失误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是导演想借《发条橙》表达他真正想传递的信息,即使人民(殖民地)被迫接受上级(殖民者)的改造、洗脑(奴役),但终究外在压迫和形式抵不过本性和自由的欲望。一如《发条橙》中被改造过的男主角最后在听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时脑海中闪现的邪恶画面与嘴角的谜之微笑。
以上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二维码太大?怕你看不见,扫我呀
也可以让别人扫哦


    关注 不要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史瓦济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