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夹江年画

 

夹江年画张天师赶潘珠帘寨...



此次夹江行,得以结识夹江年画研究所诸位老师,了解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夹江年画的知识,万分感谢。现就笔者就几张夹江年画提出自己的浅见,以供大家分享。

一、《张天师》

此图所绘的神灵为道教祖师张道陵的形象,张天师头带莲花冠、两鬓头发竖起、扫帚眉、双睛上翻、长须,身穿八卦袍,脚踏老虎、虎吐气幻化出一条龙,一手执七星剑,另一手作张掌,像是在收伏什么东西,有六个带树形尾的珠子正被手心吸纳。



(台湾张天师图)

(漳州张天师图)

(杨柳青张天师图)

(南通张天师图)
张道陵是道教的实际创始人,在各地的神马纸中都有踪影,通常为张天师骑在白虎身上镇家宅平安,或是仗剑收五毒等形象。夹江张天师的不同之处在于,此图中龙虎俱现。张天师得道有“龙虎现,金丹成”的传说,所以江西张天师后裔世居于贵溪龙虎山,亦是源于此。

据《彭山县志》(清嘉庆十九年刻本)记载:“五月五日,天中节。经食角黍、果品相遗。门旁插艾叶、菖蒲,门楣悬艾虎、贴天师…”。可见夹江附近确实有端午节悬挂天师图的风俗。作为节俗用品的天师图本身也是一个综合图像,通常有五毒、符录等形象相配,识别度比较高。此图难得一见是龙虎俱全,比较少见。但那六个带树形尾的珠子不知道做何解释,如果是节俗镇物的话,还应该解释了各类毒物。龙虎天师图也是江西、四川两地道教渊源的又一佐证。

二、《赶潘》

此图所描绘的是川剧的《陈姑赶潘》,又名《秋江》。川剧《秋江》是从昆曲《玉簪记》中《追别》一出独立发展而来的。《玉簪记》写的是南宋年间书生潘必正和女尼陈妙常的恋爱故事。

舞台通常选取的是陈妙常与艄翁两人一问一答的表演,夹江版画所选取的内容是陈姑追上潘必正,荡浆回舟的场景,这符合民间百姓喜欢团圆的欣赏习惯。

图的上端,陈姑已看到潘生,欣喜异常,双翻袖,拂尘飘动,艄公则一脸紧张扳着浆,防止浪打翻,一紧张一欣喜,对比生动。图的下部,潘必正也欢喜异常,举起帽子的飘带,大声招呼,身后的小书童也抚掌大叫,艄公一脚踏船,一手打招呼,一手扶桨,忙得不亦乐乎。再配上波涛,把江心相逢表现的十分生动。

作为装饰用的版画,构图讲究饱满。所以在空处,雕刻上花树、鸟、牛、书生、蝴蝶、蜻蜓等形象。花树与鸟可以解释为喜上眉梢,牛代表五谷丰登,书生自然是状元及第,同时牛与书生又有耕读传家之意,十分符合农家的生活期盼。

十分让人困解的是蝴蝶、蜻蜓等图案,在此做何解?中国传统构图向来无图不吉祥。近年来蝴蝶图案被某些人解释成爱情的象征,这在旧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也不符合传统图案的解读。幸好的同行的张老师是当地人,请教他蝴蝶、蜻蜓在当地话如何说?当地话蝴蝶读er er zi,蜻蜓读din din mer。张老师进一步解释,蝴蝶读音蛾蛾子,且当地方儿子与蝴蝶的读法不区分,可见蝴蝶正代表儿子之意。蜻蜓读为丁丁猫,其中含丁,正合添丁进口之意。无独有偶,贵州的朋友说当地读音也类似。

由于蝴蝶与蜻蜓的释读完成,笔者对此图进行了一个大胆的解构。两舟相向极像阴阳太极图的二鱼,阴阳相交、鱼水相谐衍生万物,中心图案又正是表示子孙的蝴蝶、蜻蜓,十分契合民间百姓求子求孙的心理。民间匠人的构图意趣可见一斑,也融合了四川当地浓郁的道教文化。当然这只是个人臆测,并无实证,期待将来能发现更多类似的构图来佐证。此图设色明亮,有一股清秀之风,十分适合室内装饰。

三、两幅佚名古年画考



这两幅古年画没有标榜戏文的名字,笔者只是从面谱及人物特点帮一些简单的分析。一幅所标商号为李兴发裕(李画),另一幅为董大兴荣(董画),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画铺。两幅上部的祥云图案中,俱有月字样,可见是成对张贴的版画,可惜日字那一边已佚。从图案人物的年龄、穿戴来看似乎是同样的戏文,笔者现将故事简单分析如下。

董画的上部份为三个人物,一人为画花脸带白髯带紫金冠配雉尾,身穿黄袍的武将形象,一人为带乌纱帽,白脸带黑三,穿黑袍,一人为年轻人形象,带紫金冠配雉尾,绿袍,执令旗。

李画上部份为四人,带白髯、带黑三与董画相似,惟带白髯者不勾脸,另二人为带尖帽的小兵形象,其中一人执长柄刀,另一人执竹筒状物,值得注意的是两小兵的胡须均为蜷曲状,有番人的感觉。

董画的下部份为四人,中立一老妇人,一手执类似将印之物,另一手所执物不明了,一边为二年轻妇人,其中一人带尖帽,一人手持烟杆。另一人也为小兵形象,带尖帽,执长柄刀,此人极似李画中的小兵形象。

李画下部中间同为一老妇人形象,一手执拐杖,一手执令旗,前为一带紫金冠配雉尾穿黄袍,正在奔跑的少年形象,其后有一妇人执烟壶。

笔者认为这二图皆是《珠帘寨》(又称沙陀国)选场。《沙陀国》描写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唐僖宗逃到美良川,命大臣程敬思携带珠宝,往沙陀李克用处借兵。李克用因当年曾受唐僖宗谪贬,不肯发兵,程敬思乃求李的儿子嗣源,请出李的两个妻子刘银屏、曹玉娥来解劝,李克用素怕老婆,无奈只好出兵。



(川剧李克用脸谱)


(京剧李克用扮相,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川剧中李克用花脸应功,勾歪脸,白蟒白满。董画中的李克用勾脸,但与川剧脸谱有些不同,更类似于京剧的李克用勾脸。其实年画中不太可能照搬舞台上的扮相,有时只是意思到了即可,所以无须深究。

但李画中的李克用为什么不勾脸?京剧中的谭派的珠帘寨根据花脸戏沙陀国改的,李克用本来是花脸应工,因为老谭才改的老生应工。所以也不排除李画借鉴的是京剧中的人物图案。至于小兵为胡人样式,这更不足奇了,沙陀国本来就是外邦,故此打扮也是应景。

故事情节两幅图有点差异,但基本可以穿起讲。大体是程敬思借兵,李克用不肯(李图上),大太子李嗣源请求发兵,李克用不肯(董图上),大太子前去请李克用两位妻子(李图下),李克用妻子请印发兵(董图下)。总结起来版画的上部份是请兵,下部份为发兵。这个推断只是个人臆测,具体还要根据当地流行剧目来考究了。

对于夹江年画的发展,笔者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与诸位老师商榷:

一是大力发掘传统年画。从研究所所看到的年画样式来看,传统的版画太少了,不能全面反映夹江年画的历史风貌,还应该深挖。

二是发展新年画应该借鉴夹江县当地的传统艺术。夹江县的千佛岩、万佛岩有丰富的造像艺术素材,加之当地丰富的石刻资源,应该结合利用,形成新的艺术风格。

三是不管如何发展,永远不要抛弃夹江年画的艺术特点,这至关重要。

笔者浅见陋识,撰此文以供方家指正。
敬请关注扫松杂谈,很高兴认识您,希望常交流!




    关注 扫松杂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