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裤的两种破法

 

窃以为,牛仔裤的两种破法中,穿破的那种更妙,更得时尚的要领,更像真实的生活。...



昨天,朋友问我,喂喂附近哪儿有补衣服的,我的牛仔裤膝盖破了。

我说,牛仔裤破了有什么关系?人家牛仔裤上不还专门设计了很多破洞,买来就是破的。

朋友说,那不行不行,人家那是专门弄的洞,我这个是穿破了啊!

同样是牛仔裤上的洞,破法不同,为什么就不一样了?

首先,自己心理上始终是一个阴影:这是件破衣服啊,穿破一个这么大的洞,丢人啊。

其次,可能会有眼毒的人一眼,研究一番后会瞅出来不对劲:哎,你那牛仔裤上的洞,看着不像买来就有的啊,是不是穿破的?

主动还是被动,这很关键。

于是想起余秋雨在一次演讲时说的一个故事:

前些年云南边境的战争中,一位排长以身体滚爆山坡上的一个地雷阵,上级决定授予他特等英雄的称号。但是,他对前来采访他的记者说:那决不是有意滚雷,而是不小心摔下去的。最后那个排长没有获得英雄称号。



穿破的牛仔裤不能算艺术,顺势滚下去排雷的不能算英雄。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仿佛这个世界完全是由人一手掌握的;至少,只有当人游刃有余地掌控一切的时候,才算过上了值得一过的遂意而体面的生活。反之,那些被动的,不够从容的经历,则只能跟狼狈、丢脸画上等号。对于自我感觉良好的成功人士,被动做了什么事情甚至就要归于黑历史一类了。中国人相对而言似乎尤其如是,稍微有点麻烦的事情都是见不得人的。困难当头,中国人从来都无法幽默。

然而,一个不隐秘而残酷的事实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大多数事情,自己的主动权都非常有限。且不论容貌智商身材这些人生基本参数一生下来就被基因决定了,无从修改。上大学无非是在自己高考成绩的区间里挑选学校,结婚无非是在认识的异性里面挑选最合适的一个,出门买瓶汽水,犹豫买可口可乐,雪碧还是芬达的时候,其实是在想:是买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呢,还是可口可乐公司的?

这么说来,所谓完全把握自己的生活,其实是人们的异想天开。也许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看惯了很多大人物的似乎游刃有余,无比优雅的人生,可是如果去读一读他们的传记,认真倾听他们的故事,就会发现,即使是大人物的生活,也是偶然多于必然,被动多于主动,恐惧多余得意。直观一点的例子,所有电影里的大英雄,都得经历一些被大坏蛋打趴在脚下,命悬一线而抓住机会反击的时刻,但谁能说英雄因为趁着坏蛋说废话的时间蓄力反击就不是英雄了呢。

无论是英雄还是小人物,在生活这条千疮百孔的牛仔裤上,永远只有寥寥无几的洞是自己出于艺术头脑审美考虑主动剪出来的,而大部分的洞,都是在狼狈不堪的摸爬滚打中磨破的。



随遇而安,何尝不是充满魅力的人生态度。庄子说,他愿做一只在泥水中游泳的乌龟,“曳尾于涂中”。这是多么巧妙的比喻,不去想自己为什么是乌龟这个物种,也不去想为什么自己在泥水中,享受现状和现在,这也许是比所谓掌控一切更高境界的自由吧。毕竟,即使我们自信满满地想要掌握一切的时候 ,画面有时候就像在扒在车轮上的螳螂宣称要驱动马车一样。

无关消极,无关无为而治。

只不过窃以为,牛仔裤的两种破法中,穿破的那种更妙,更得时尚的要领,更像真实的生活。


    关注 城市聊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