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在东方”——丁方艺术创作理念解读

 

“东方文艺复兴”作为“一带一路”中对外文化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能够传递中国和东方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形成代表具有东方精神气质的学派,立足于“人类文明的高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以“东方文艺复兴”的理念与践行引领人类的未来发展。...







2016 年5月21日,“文艺复兴在东方”丁方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现场访谈

“文艺复兴在东方”丁方·精神艺术纪录片

2016 年5月21日,“文艺复兴在东方”丁方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成功拉开帷幕。此次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协综合材料艺委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中艺汇通书画艺术品交易中心承办,本次学术研讨及展览活动的策展人和学术主持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教授担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里、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及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丁方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作了致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天民、《美术观察》杂志副主编李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牛宏宝、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以及张惠明、朱其、孙津、王端廷众多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活动。



本次展览作品的择取是即为丁方近年来的创作精品,展品铺满了整个美术馆的两层展厅,以“文艺复兴在东方”为主题,分神圣山水、文艺复兴式的肖像、世界著名博物馆大师经典作品的临摹与创化等三个部分的内容展出。囊括了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艺术语言:运用中国传统水墨媒介的《十二使徒》、《十二先知》、《安吉利亚之战》、《卡西纳之战》等纸本水墨系列的作品;具有中国式表现主义画风和强烈肌理的综合性材料作品《神圣山水》系列;还有通过传统油画材料与当代绘画材料结合创作的“向文艺复兴大师致敬”的肖像系列。“文艺复兴在东方”展览,让美术界感到震撼的不仅在于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更在于艺术家的全球视野和思想洞察力,它充分彰显了全球化时代艺术家融合本土性、跨文化性和当代性的能力,发掘出深埋在大地深处、历史尘垢中的普遍价值,探索了艺术与历史、时代、世界沟通的新的可能,为建设新人文主义 艺术与文化带来启迪。



展览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在致辞中表示丁方具有理想主义的热情,还有守望者的坚韧不拔,使得他坚持到今天。他对丁方此前在意大利设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是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东方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里在致辞中强调,丁方的画表达了一种中国的博大、厚实,一种崇高的理想和境界,一种不屈不挠对生活对美的追求,看了会让人感动。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在致辞中对丁方教授的学术素养给予高度的赞扬,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作为实体机构对东方文艺复兴研究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及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丁方教授在致辞中首先表达了对到场嘉宾的感谢,其次他提出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能够将“东方文艺复兴”做为一个中国美术界问题意识的发源,作为一个可共同探讨命题提出,在“一带一路”的文化视野下增添一个新的思考纬度。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就展览的主题“文艺复兴在东方”召开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主持。丁方教授率先对“东方文艺复兴”进行学理上的阐释,他指出“东方文艺复兴”是沿轴心时代的文化思想、中世纪神学与现代哲学的思维脉络,运用考古学、分子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等理论方法,从“中华民族迁徙史”的角度探寻东方文艺复兴的基因与路径,重新阐释“文艺复兴”的深层意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表达了对丁方作为艺术家坚持行走的力量的敬仰之情,赞扬了丁方多年来艺术信仰的坚守和丰硕的创作成果。

此外,学者们对 “文艺复兴在东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牛宏宝指出复兴不是回到祖宗那去,复兴是对于道路的重建,是对言说方式的重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对复兴作出的定义为中国的伟大复兴不是回到汉朝也不是回到唐朝,而在今天这样一个语境下,把我们自己了解清楚。复兴的目的是真正让我们的思想、艺术能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

本次活动吸引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人民网、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科学网、雅昌艺术网、中华读书报、中国艺术报、中国美术报、百度艺术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纷纷对丁方院长的艺术信仰和学术以及创作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指出本次活动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事件,也表征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追求。“东方文艺复兴”作为“一带一路”中对外文化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能够传递中国和东方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形成代表具有东方精神气质的学派,获取国际话语权,立足于“人类文明的高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以“东方文艺复兴”的理念与践行引领人类的未来发展。“文艺复兴在东方”展览,让美术界感到震撼的不仅在于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更在于艺术家的全球视野和思想洞察力,它充分彰显了全球化时代艺术家融合本土性、跨文化性和当代性的能力,发掘出深埋在大地深处、历史尘垢中的普遍价值,探索了艺术与历史、时代、世界沟通的新的可能,为建设新人文主义艺术与文化带来启迪。
“东方文艺复兴”与“东方文艺复兴学派”
1、学理构建


“东方文艺复兴”这一概念的提出与阐释,源自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丁方教授对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对话的前瞻性思考与判断。他创造性地将“文艺复兴”阐释为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返古开新”现象,从而为并置探讨“东西方文艺复兴”拓展了广阔的思路。

“东方文艺复兴学派”是一个将西方文艺复兴历史文化学研究与东方文艺复兴前瞻性研究并行展开的学术体系,通过研究、借鉴西方文艺复兴的经验,来寻中华民族之根,复兴中华民族之精神。

所谓“东方文艺复兴”,狭义上是指被西方文艺复兴(两希文明)错过的波斯、印度和中国三大古代文明的创造性再生;从广义角度来审视,它把整个轴心时代五大精神文化即希伯来、希腊、波斯、印度与中国五大古代精神文化,以及伊斯兰文明、西方文艺复兴的所有精华纳入视野、揽入怀中,融汇贯通后再进行转化创新,它是人类精神文化史一次前所未有的整合。

“东方文艺复兴学派”的精神文化理念是建立在对于人类历史宏大观照——涵盖东西方文艺复兴的整体研究基础上,所追求的东方大地上“精神艺术”的复兴。即是从自身雄厚的地理资源中汲取力量,但同时又超越民族地理界限,历史性地把超验的价值传统从西方迎回东方,以生命本体对自然的行走体验,以对历史伟大艺术的感悟,重植中华民族母土精神之树。

此刻“东方文艺复兴”学派将“东方文艺复兴”作为一个学术命题提出来,并将它引入到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这种主动“走出去”与西方学界平等对话、探讨的方式,必将为人文学界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丁方指出:要谈论中国文化复兴的主题,一定要追溯到中华先民艰难迁徙的上古时代,追溯到大地洪荒、英雄治水的尧舜禹时代,那个时代古人对中华大地的本质特征有无比深刻的认识。因此,能否在思想与艺术中还原出中华大地的本质特征,是中华复兴的必经之途。
2、文艺复兴技术艺术史
“文艺复兴技术艺术史”——也可称为“文艺复兴技术美学”。之所以在“技术艺术史”前面冠以“文艺复兴”,是因为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最复杂、丰富、难度的绘画技术,从此历史阶段可上溯至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原初点。同时也为我们返回卡尔·雅思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代”——即公元前5世纪人类精神文化五大体系而辟出通衢。因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前景,唯有站在这个大历史高度上,才能进行透彻的梳理探究与前瞻的顶层设计。

“文艺复兴技术艺术史”强调对技术艺术史的文艺复兴式的方法论表达,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力图打通艺术、美学、史学、国学等不同门类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是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创立的“东方文艺复兴学派”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另外两部分——学理构建与艺术实践而成三足鼎立关系,塑造出“东方文艺复兴”的整体形貌。

“文艺复兴技术艺术史”的学理部分包括两部分:

1.对西方文艺复兴的历史文化学研究,2.对东方文艺复兴的瞻望性构建研究。以上两者均可延伸出相应的艺术实践,其中首推“世界著名博物馆大师杰作的临摹与创化工程”,在此语境中,“临摹”与“创化”互相联系但又有所不同;临摹部分强调绘画剖面与实验室大数据相结合的物料系统研究,创化部分则是在临摹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扩展与转换,比如文艺复兴肖像系列创化,甚至可从研究性临摹延伸到大幅的主题性创作。

“文化遗产/艺术作品的保存与修复”是技术艺术史的主体部分,它与以下几个学术来源密切相关:20世纪上半叶耶鲁大学汤普森教授著作《早期画家技术的本源——15世纪工匠手册》、荷兰物理学家安·阿斯佩伦德波尔利的红外技术以及汉堡大学20世纪80年代创设的可追溯绘画作品支持体的“树木年代学”。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将“文艺复兴技术艺术史”作为世界一流学科来建设,是一个具有深远文化战略意义的举措。其具体路径是把“技术艺术史——文化遗产保存与修复”这一国际前沿学科进行转换与创化,构建一个全新的东方版本。
3、文艺复兴在东方”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实践
传统画派在形成之初往往缺乏明确的理论建构,仅仅是因艺术主张和艺术风格近似而自发或被归纳为某一流派,因此画派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有时也会相互渗透,而“东方文艺复兴画派”的形成却是独辟蹊径。丁方作为学者型艺术家,对于东西方文艺复兴做出了精辟的学理建构,这种理论的先行使得“东方文艺复兴学派”应运而生,从精神构建到物质实现,“东方文艺复兴画派”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必由之路,学派成为画派坚实的理论支撑,为画派的创作实践指明了方向,画派成为学派的物质基础,成为学派的具体实践者,理论与实践互为支撑又相互促进。     “东方文艺复兴画派”强调理论研究与技法学习的并重与均衡,而非偏颇一方。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力图呈现出:精神如何转换为物质材料和形象语言、技法怎样体现精神理念与人文内涵,理论知识则是沟通以上两者的桥梁。

“东方文艺复兴画派”将创作重点集中于“文艺复兴技术艺术史”之上,从绘画、油画的起源,对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质认知、制作及运用、材料的意义与价值等方面,进行理念的梳理、观念的建立和科学分析。一方面是指以浮雕感肌理为基底,以东方传统金石、书画、皴法为中层,以西方油彩的透明画法为表层,囊括东西方绘画精华画法集之大成;另一方面以仿中国魏晋时代蚕茧纸、鼠须笔及传统笔墨打造既深含文化传统又富创新精神,同时也从亲自动手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如进行基底材,底层制作,颜料的表现方面的多种实验、分析、研究。打造具有鲜明东方特色的“东方文艺复兴学派”艺术创作。其中分三个模块:“神圣山水”创作研究、“文艺复兴肖像”创作研究和世界博物馆大师杰作临摹与创化工程。

秉承“东方文艺复兴学派”理念的“东方文艺复兴画派”不仅深入研究东西方绘画的技法以及背后的思想来源,同时开创了新时代新思路的艺术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力图呈现出精神如何转换为物质材料和形象语言,技法怎样体现精神理念与人文内涵的面貌。目前“东方文艺复兴画派”的创作体系包含四个方面,神圣山水、文艺复兴肖像、光的研究 以及世界博物馆大师杰作临摹与创化工程。

1)“神圣山水”



《欢愉的夜晚》 丁方 2012年 综合材料



丁方作品局部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集中体现在地貌与气候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中国山系、水系的绝对垂直高差而造成人与山、水之间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自然地理严酷的紧张状态刺激中华文明发展出对天地自然顺应、包容的有机宇宙观,为先秦诸子百家时期的“天、地、人、神”——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奠定了先验基础。以上是中国民族精神发展的两个指向。

本次艺术现场展示的是“神圣山水”创作研究已完成的创作成果。为了让风蚀-雅丹地貌就为与“苦难”相匹配的文字概念与物质对象,丁方教授设计出具体做法,用水性、胶性、晶岩性材料混合起来塑出画面的浮雕造型,肌理的表面效果是来自中国风蚀-雅丹地貌的启示。这些塑造将东方的金石、书法、篆刻、拓印等多种技法糅合在其中,有些地方还特意利用不同材料干燥系数的差异来制造龟裂效果。在这种类似浮雕的底层上再罩以色彩,这种色彩以油性的透明画法为主。

《不冻泉》 丁方 2009-2011年 综合材料

“神圣山水”系列作品将精神理念与创新的技法语言相融合,努力打造中国式表现主义画风,这种中国式表现主义画风指向一种“大美”——由崇高、悲壮、凝重、雄浑等审美要素构成,力图使中华先民古老的“神圣山水”理念获得再生。

在未来,东方文艺复兴画派的艺术家们将从丝绸之路走出国门,从中国的河西走廊、西域、青藏高原、恒河及印度河流域,兴都库什山脉,到广袤的中亚地区伊朗高原,罗纳托利亚高原,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及地中海沿岸,感受不同文明、不同气候下大地景观所呈现的面貌和特征;从技术美学的角度来说,自然的肌理会启发更多对于材料和技法的创新。画派艺术家将以“高原之上的高峰”的强力塑造手段,以打造出一个完整的“中国精神艺术”概念。

2)“光”的复兴





《四福音》丁方 2020-2011年 综合材料

起源于东方学术之都亚历山大城的神学美学,在公元3世纪完成了“光”的神学表述,它起源于柏拉图一句名言“美是光辉灿烂”,但是并没有具体的论述,所以方才产生斐洛、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丁方从长远的历史眼光重新审视“光”的理念,他认为“光”不是一个西方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方理念,只不过后来被西方广泛运用和大力弘扬,他重新将神圣之光引入中国大地。诚如缪塞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下的这段话“所有的信仰体系都诞生于东方,而所有的意识形态则无一例外皆是西方的产物”。



《雄壮的和声》 丁方 2009-2010年 综合材料

追溯东方与西方的本质,这一本质存在于生存的大地。从地理上看,地中海是欧亚大陆的中心,往西是气候润泽、河流交织、森林密布、宜人居住的土地;往东则是气候干燥、寒暑严明、山高水深、生存艰辛的地理环境。地球上的沙漠戈壁、雅丹地貌、高原山脉等极端地理状态,都在东方大地得以体现。

东方大地由于帕米尔/青藏高原的存在,较少水汽蒸发的云彩,直射阳光显得炽烈严酷,因此太阳作为第一神祇而被人们崇拜,成为民族迁徙的地球物理学标志,一种由天空转向大地的神圣启示。埃及、两河流域诸文明,上古印度、上古中国对太阳的崇拜,体现在古老的神话体系之中。所有东方古代的神话与信仰体系都尊崇太阳与光明,是东方文明的精神基础。

“东方文艺复兴”学派和画派把原本属于东方的“神圣之光”(后来被西方广泛运用)重新引入中国大地,将东方文明精神基础的光予以“复兴”的意义,以促成中国山水奇观转化为精神象征。

(3)“文艺复兴式肖像”

《致敬波拉尤奥洛—不朽春华》丁方 2010-2011年 布面油彩

《致敬马萨乔—曙光将至》 丁方 2010-2011年 布面油彩

画派艺术家通过勤奋刻苦的临摹及材料技法研究,掌握了较为成熟的技法,开始构建对文艺复兴式肖像的创作工程,第一阶段,以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肖像画为蓝本,进行临摹和创化;第二阶段计划是按照一带一路的文化板块,对此文化区域的著名历史人物肖像进行创作,如丝绸之路上的高僧大德、传教士、商人及留存史册的使者及将军等等。

文艺复兴肖像创作研究具有扎实的前期研究成果,即已完成的临摹、创化油画、国画。其内容和精神:通过对文艺复兴肖像的研究与创化,分析研究东方古代圣像(Icon)与现实形象整合的全过程,并塑造出表征人理想精神的造型。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雕像般色彩涂层、坦培拉/油彩的透明罩染画法/强调蚕茧纸与毛笔之间的摩擦力,似返回古代“高山流水”之摩崖石刻、“屈铁盘丝”之铁线勾勒、“层峦叠嶂”之多重皴染,以上皆为中华艺术之精气所在,致力于表达一种超越现实、趋向永恒的人性动姿。

(4)世界著名博物馆大师经典作品的临摹、创化与写生



《致敬波提切利——两个使者》 丁方 2011年 纸本 墨



《致敬佛鲁里——弹琴天使》 丁方 2011年 纸 焦墨
返归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以“蚕茧纸、鼠须笔”,对文艺复兴巨匠的壁画进行创化,如米开朗基罗《十二先知》、《卡西纳之战》,达•芬奇《安吉利亚之战》。在创化过程中强调糙纸与硬笔之间的摩擦力,似返回古代“高山流水”之摩崖石刻、“屈铁盘丝”之铁线勾勒、“层峦叠嶂”之多重皴染,以上皆为中华艺术之精气所在。这种对大师作品的创化,正是通过“互为镜像”的形式,找到东西方文化高峰之间跨域对话的临界点。这些源自西方艺术母题的作品,经过东方艺术家的创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思想内涵。
4、“文艺复兴在东方”学术项目
“文艺复兴在东方”学术项目是“东方文艺复兴”学派及画派倾力打造的展示与对话平台,是一位严肃而执著的东方学者对文艺复兴的理解及践行——通过研究、借鉴西方文艺复兴的经验,来寻中华民族之根,复兴中华民族精神。“文艺复兴在东方”项目在长期的规划进程中不断汲取前瞻的思想、吸收新鲜的血液,不断展现新的研究成果,凸显出对于东西方文明的历史性探求,以及东西方艺术语言交流的共鸣与共振。

1)2015意大利“文艺复兴在东方”国际学术研讨暨艺术现场



文艺复兴在东方国际学术研讨会嘉宾合影

2015年7月2日—12日,“文艺复兴在东方”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艺术展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成功举办。这一学术盛典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文艺复兴研究院承办,活动得到了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意大利文化部、佛罗伦萨省政府的鼎力支持。

2)2015文艺复兴高峰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副书记吴付来教授为开幕式致辞




俄罗斯冬宫博物馆最新考古报告捐赠仪式

意大利画展后的11月15日,“2015文艺复兴高峰论坛”年度峰会再次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此次峰会聚焦“文化视域下的‘一带一路’战略”主题,就文学、哲学、历史、考古、宗教、艺术等多学科前沿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本次峰会正式对外发布了“东方文艺复兴”学派及画派的成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至此,“东方文艺复兴”学派及画派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同时也是主动走向公众讨论的前沿,接受时代的检验。

2015文艺复兴高峰论坛提出要树立东方古代精神的历史文化坐标,倡导与世界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将探索建立一系列合作机制,将那些失落的文化艺术遗产修复、创化与再生,从而彰显东方美学的当代价值。此次学术活动内涵深刻,打造了跨学科优势联动的新模式,对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

3)“复兴之路——重读经典”系列艺术



里尔美术馆临摹现场

2016年3月17日下午三点,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主办,绘画材料研究与修复工作室承办的“复兴之路——重读经典”世界著名博物馆杰作临摹展览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

参展作品

“临摹与创化工程”以北方文艺复兴——尼德兰文艺复兴为主要学术点,它作为西方文艺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脉络复杂、内容丰富的“技术艺术”形态。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本次临摹工程选择藏有这一时期重要作品而闻名世界的三座美术馆:巴黎“卢浮宫”、“第戎美术馆”和“里尔美术馆”,将其作为临摹“课堂”的同时与三个美术馆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

编辑 / 程媛媛


    关注 文艺复兴在东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