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哥谈影#互联网来了,摄影人去哪儿?

 

本文旨在分析互联网风潮对摄影人造成的冲击,以及摄影人自我完善的应对之策。...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摄影传播和摄影创作正受其影响发生深刻的变革。本文旨在分析互联网风潮对摄影人造成的冲击,以及摄影人自我完善的应对之策。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21世纪没有第二项科技,如同互联网这样深刻的改变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纷繁复杂的世界被一条看不见的线,以一种几乎可以算作“即时”的方式联系起来。推广还不到30年,互联网趋势已成时代大潮不可阻挡。根据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已经达到6.68亿,其中手机网民5.94亿,占比达88.9%。考虑到中国人口的构成,在“有能力上网”的人群中,网民比重已经占据绝对多数。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发展到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

通过网络,全世界可以同时分享同一条信息,对于本身就带有强大信息传播属性的摄影而言,这看上去很美。但对于摄影人来说,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无异于惊涛骇浪,如果不能深入把握其特色,及时顺应潮流,改变和打造自己,那真的就只是“看上去”很美了。

要解决“互联网来了,摄影人去哪里”的问题,飞哥以为,其实也只需要明白两件事:

第一,互联网时代究竟怎样改变了摄影?

第二,面对这一改变,摄影人要做些什么?

互联网时代对于摄影的改变,大约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扫描观看”读图换模式


不能不说,“读图时代”的来临离不开互联网对阅读习惯的巨大改变。当今世界,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觉时间总是不够用。但另一方面,无论是出于工作学习的实际需要,或是仅仅为了融入社会文化的精神需求,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希望在本来就“不够用”的时间里接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也正由于此,和若干年前相比,受众阅读的耐心和注意力在客观上出现了萎缩,“接收信息”这一行为日益转化为一种简单快捷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图片更具直观性、读起来省时省力的特色日益突出,取代文字成为受众最愿意接受的信息传达符号。

但是,这种新阅读的习惯对于读图本身的模式同样造成了巨大冲击。以往“艺术品鉴赏”式的偏向于细致隽永的读图风格不可避免的让位于略显简单粗暴的快速阅读。特别是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配合使用(请注意我们前文提及接近89%的网民来自于移动端),大多数读者读图的媒介是比手掌大不了多少的一个小框框。这种阅读对画质细节的损失很大,但表现主题信息则几无困难。在这一媒介下,读者势必无法再执着于一张图片精致的色调和细节,而是采取一种近似于“扫描”的方式,快速浏览海量图片。遇到感兴趣的题目和内容则稍作停留,对于“无感”的作品则一眼带过。如何在“第一眼”抓住读者,成为横亘在摄影人面前的一道大题。
  “全民发表”掀起新竞争


飞哥首先要说明的是,很多摄影人喜欢说互联网带来“全民摄影”,这是不对的。并不是每一个“全民”都要扯上互联网,比如五六十年代基层普及小学教育之后,中国就可以说是“全民书写”了,这个“全民”肯定和互联网无关。同理,照相器材(照相机或者拍照手机)的普及带来了全民摄影,全民“可以拍照”这件事情和有无互联网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

但是互联网带来了一件对于专业摄影人来说更具有革命性或曰颠覆性的东西——全民发表

我们不排除对于毫无野心的爱好者和纯粹的影像发烧友(例如薇薇安·迈尔)来说,摄影可以只是养情怡性或者自我抒怀。但对于“正常”的摄影人来说,传播才是摄影的最后一站。传播的方式,包括了出版、展览、参加比赛和发表等等路径。
薇薇安迈尔,非典型摄影人,心理状态和别人不一样


以上方式中,展览出版这种成本很高的传播方式,在任何时代都是少数人的游戏,和一般摄影人(包括专业摄影人)关系不大。而参加比赛的效果非常不确定(名落孙山就相当于全部做无用功),也不是理想的路径。相比之下,摄影人“点亮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展示发表。

在互联网之前,最强大的展示工具无疑是报刊等纸媒。只有掌握了纸媒发表权,作品才有传播的机会,否则也只有束之高阁。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近乎于无限大,阅读距离相当于不存在,每个人都可以以很少的成本展示作品,其展示的作品在理论上是全世界都能够看到的。目前,中国网络即时通讯的用户达到6.06亿,理论上这些网民都可以是图片的“发表者”。实践中,不少摄影人都走过“博客-微博-朋友圈-公众号”这条标准流程,其中不发成功者由此名动天下。类似于“快拍快拍”和“图虫网”这样专门的“晒图”网站也随之产生,日益红火的背后是无数平民百姓对“发表权”的狂热。

对于相对专业的摄影人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创作主体千百倍激增,而界内人士过去手握的“发表权”这一致命武器基本失效。对读者眼球的争夺战,从小圈子的“有限竞争”升级为全社会的“开放竞争”,一旦拿不出读者首肯的作品,被淘汰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生存之路陡然艰难起来。
 “新鲜景观”走进死胡同


互联网之前的传播是什么样的?举个例子,北宋时第一号填词大家,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作品也只能流传在中原地区。大宋使者在西夏听到有人传唱柳词,就要惊讶不已。这事居然值得在史书上记上一笔“有水井处有柳永”。可是今天,一个河南小伙儿的照片放在网上,被宁夏读者看到,那实在稀松平常的事情。这就是互联网的可怕之处,一件作品可以在网络上无限传播,最终达到“全世界都知道”的效果。但这样做,也就把所有“相似作品”逼上了绝路。在摄影界,“新鲜景观”的式微,是最好的例子。

所谓“新鲜景观”,就是给读者看到“新鲜地方”(读者没见过的地方)的图片。其实这个思路并没有错,读者对没见过的事物永远有最充足的好奇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哪位摄影家能拿出一组新疆西藏的特色景观图片,那基本上是不愁发表的——因为一般读者没见过嘛!后来随着活动半径和器材的扩大,拍摄主题变成了非洲、南美、南北极……不过基本的路数是不变的,一位摄影师到了读者没见过的地方,拍摄、发表了一组“对读者陌生的”景观图片,也就是有几万或者几千位读者能看到(这要取决于媒体的覆盖面)。其他摄影师可以再去采风拍摄,再发表给另外几万或者几千位读者看看。只要景观对大多数读者是陌生的,发表总不是问题。

但在网络时代,“对读者陌生”的景观不复存在。我们试着在浏览器搜索栏里输入“南极”两个字,马上就能搜索到上万张南极的照片,地貌、冰川、企鹅、熊、科考站……我们坐在办公桌前能想到的主题都包含在其中。互联网时代,任何“特殊地点”都变的和邻家风景一样司空见惯,唯有凤毛麟角的图片才能脱颖而出。

“雪上加霜”的是,现在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开始在网上公布太空拍摄的地貌图片,瞬间引爆全网的热情(这个“引爆”倒足以说明读者对“新鲜”的挚爱一直未变)。这简直是把“新鲜景观”的出路彻底堵死。飞哥实在想不出来,还能有哪个摄影人能够有NASA的“太空之眼”来得新鲜?还有谁能在我们广袤的地球上再找出一块“新鲜”之地?依靠“读者没见过”取胜,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完全是一个笑话。
Nasa公布的地表景观照片
“大众监督”带来高标准


互联网时代,一张作品如果足够优秀也足够有好运气,能够展示在全世界面前,那就真能做到不尽名利滚滚来。但是,面向全世界展示也就意味着受到全世界的检视和监督。一旦作品自身有问题,那可就是“捧得越高、摔的越狠”了。

比如说下图这张在尼康摄影大赛斩获大奖的作品,进行后期制作的PS水平并不算差,至少通过了主办方的技术检查(尼康这样的业内巨无霸,审查水平想来不至于太过稀松)。但是一旦放在互联网上,接受全球网友的审查,几乎是一下子就真相毕露,作者只好乖乖出来认错。
再比如名噪一时,曾获得CCTV2006年度十大新闻图片铜奖的作品《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也是一张经过PS的照片。其作者是专业资深记者,后期水平似乎更高一些,不但组织方没有发现,放在网上一般网友也不曾看出问题。但是动物学家出来说话了,从“非摄影”角度分析:“从藏羚羊的习性来说,如果火车经过,藏羚羊四散奔逃,而不会镇静、有序地排成一队向前奔跑。”这网上监督的力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网络监督更重要的作用,是在一张作品出现著作权瑕疵的时候。和PS不同,对著作权权属主办方根本无力去查证,只有以免责条款自保。但一旦公布在网络上,往往就能真相大白。由此而“中招”的摄影师乃至于名家,实在不胜枚举。

早在文化不兴的年代,我国就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传统,而在互联网时代,一切信息(就实践来说,特别是负面信息)都有可能真的插上翅膀飞遍全世界。这就对摄影人的操守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飞哥篡改一句名言就是“守法的果实未必多么甜美,但是违法的恶果——那一定是苦涩无比的”。

虽然互联网给摄影人带来了重大挑战,但所谓“天下大事、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摄影人要取得发展,就必须顺应时势,主动改变自己。

在互联网时代,摄影人要坚持的,当有如下这些事项:
内容为王——突出讲述注重编辑


飞哥前面说过,“读图时代”是生活节奏紧凑,信息摄取需求加大的产物。这一快速阅读带来的变化,使得当代的图片读者构成大为变化,从过去较为单纯的“艺术鉴赏者”转变为不一定偏爱影像的一般大众。相应的,读图的重点和风格也随之转变。现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读图者,对纯粹影像知识掌握不多,对影像阅读的能力也不算很高,但是综合素质并不见得差,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尤胜之。他们的关注点往往不在于影像本身的素质,而偏重于影像所承载的信息。他们对于光影效果和技术体现并不看重,更关心图片的主题、故事和观点。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对于图片而言实际就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这个时代中,偏重于“讲述”类型的图片无疑更容易传播。如果我们分析最近二十年以来在社会上(而不仅仅是在摄影业内)引起过强烈轰动的摄影作品,几乎都是讲述足够“热点”的故事。

一个相对极端的例子来自于2013年“江苏泰州官员在餐桌上下跪求饶”的照片。
在如果从纯影像上分析,此图构图平庸用光糟糕画面模糊,可谓惨不忍睹。但由于讲述故事和时代背景、和民心民情的高度契合,具有高度真实性和鲜明时代性,在网络上走红的程度远远超过哪些空洞无内涵的“纯影像”作品。对于摄影人来说,必须抛弃自己由于技术优势产生的固有优越感,扎扎实实的观察、归纳和思考,把更充实的内容注入图片,才能在读者眼中占据一席之地。

突出讲述的同时,摄影人还必须加强自己编辑的工夫。单幅影像在叙事上受制于一个时间空间节点,做“横剖面”的展示固然好,要“有头有尾”的讲完一个完整故事就比较困难。在图片需要承载大量信息的互联网时代,这明显是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经过合理编排的图片故事或者系列专题(我们可以将其不太科学的称之为“组照”),叙事内容更丰富、展示角度更多,必要的话还叙事可以延续很长时间(例如居杨《丢丢的故事》,前后拍摄了将近八年),更能起到传播信息,表达观点和满足读者好奇心的效果,成为互联网时代受欢迎的作品。当然,编辑对于摄影人而言是一门几乎全新的学问,需要重新下苦功学习。一些摄影人也会选择和专业图片编辑/策展人合作,从而盘活摄影世界中另外一个领域的发展。但对于让互联网读者更好领略摄影魅力而言,这些努力无疑是值得的。
深入生活——寻找最好的创意师


“深入生活”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世界已经“360度无死角”,深入生活还是有必要的?

答案是:有必要。不但有必要,而且这还是拍出好照片的不二法门。

摄影这件事,有时候很像摄影师和读者“斗法”。如果摄影师拿出读者想像不到的画面,那就是好片,摄影师胜;如果摄影师拿出的画面在读者意料之中,那就是烂片,读者胜。曾几何时,摄影人的优势是“读者看不见的地方,我能看见”,依靠此道拿出过无数让读者瞠目的好片,但在互联网时代,每个角落里都有一台隐藏的照相机在悄悄按下快门。“读者看不见的地方”已经不存在,摄影师那什么和读者“斗法”呢?
“广度”不行了,那就试试“深度”吧。
是不是每个角落的图片都有故事?都有细节?都有人心里的拐弯抹角、悲欢离合?当然没有,这就是摄影人拍出好片的机会。那么,这些拐弯抹角、悲欢离合从哪儿来?只有从生活来。最聪明的大脑,也虚构不出足够好的细节,来震撼互联网上不知凡几、或在亿万的读者。毕竟每个读者都有大脑,亿万个大脑累加在一起想到的点子总比一个作者要多。只有来自于生活的现实逻辑,可以衍化出无数真实的精彩,来超越头脑中的推理逻辑,来带给读者意料之外的惊与喜。

举个例子吧,四川大凉山,中国摄影界著名的“摆拍圣地”,涌现多件过在国际沙龙展获奖,但其真实性在摄影界引起巨大争议的照片。但就在这个让摄影人多少有些哭笑不得的地方,摄影师陈杰却能真的做到深入生活,拍摄到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的孩子,爬“藤梯”上学的真实震撼画面。在被图片中的故事深深打动的同时,飞哥也不禁要问一声:“明明生活中就有这么震撼人心的题材,还要费尽心机去摆拍,不嫌愚蠢吗?”
毫无疑问,生活才是摄影题材最好的来源。走入生活当中,把细节吃透了,不怕拿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
强调个性——提升辨识度


互联网时代,作者读图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多一少”——作品数量多、作者数量多、单位时间阅读数量多,读者能记得住的少。

“三多”是没有办法,而从事理上看,“三多”必然带来“一少”。作为摄影人如何避免“一少”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提高作品的辨识度。要做到这一点,唯有强化个性,让自己的作品(更直接说就是自己的名字)和一定可辨识的特征相联系,这样才让读者牢牢记住自己。

比如说,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其作品《莱茵河II》和《99美分》两度创下世界最贵照片记录,无疑是个吸引注意力的高手。他的个性就是画面超大(成品长边经常达到2米甚至3米)、内容极其醒目、色彩细节丰富。大尺寸、全景式大场面成为“古尔斯基出品”的标志之一。这种视觉上近乎于无边无沿的巨大,从心理学上讲还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心里压力,让读者有一种隐约的不安感觉,从而促使读者更加关注作品蕴含的内在意义。如此鲜明的个人特色,无疑在国际艺术品市场的竞价中占足了便宜。
《莱茵河II》,拍卖价430万美元
《99美分》拍卖价334万美元


当然,突出个性是件说来容易做来难的事情。个性要和自己的主题相契合,和创作风格相一致,还不能抵触于读者的阅读习惯和一般社会公序良俗。总的来说,硬找个性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真正鲜明和妥帖的作品个性是在创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只要作者坚持“用脑拍摄”,对拍摄对象多分析、对拍摄手法多思考、对呈现形式多设计,自然而然能找到符合自己风格,自己认可的创作方式,或在主题、或在风格、或在传播上,形成自身的创作个性。
一专多能——把摄影人打造成“全才”


前面一直在说创作,我们最后用一点笔墨说说传播。

前面飞哥专门强调,对于“一般”摄影人来说,传播才是拍摄的目的。而传播的载体呢,就是媒体。

媒体分为很多种,其中一些,例如广播电视媒体,在任何一个时代传播静态影像作品都有很大的技术难度,难以作为图片传播的主要方式。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纸媒“主阵地”,受制于覆盖面小、出版周期长、纸质版面稀缺的弱点,失去其垄断地位,逐渐走向式微。而新兴的网络媒体(包括自媒体),得益于展示空间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以及符合国情的发稿流程相对简单,日益走向前台。

网络媒体数量众多,包括了专业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网络平台和不可胜数的自媒体,而读者能“消化”掉的市场终归是有上限的,因此残酷的竞争不可避免。在这个战场上,图片不再是唯一的武器,相应适当的文字表述和图片说明、合理顺畅的编排思路、醒目美观的版式设计、让阅读体验更好的多媒体设置和推送时间……这些都能有效的赢得读者的注意力。要在竞争中胜出,除去单纯的摄影技能,摄影人还要扮演好(或者找人扮演好)撰稿、编辑、设计、摄像、发行等多个角色。

2015年,在中国新闻业界风头正盛的“澎湃新闻”宣布:为了适应新媒体的需要,澎湃将建立“新摄影部”,今后不再招聘传统单一技能的摄影记者,新进成员必须在会拍照片的同时,也具备拍摄、剪辑视频以及写稿的素养。当然,这一现象目前还只是个案,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效仿。但对于整个摄影界,仍不免有“一叶落而知秋”的效果。在未来的日子里,自我磨炼、一专多能,将成为摄影人别无选择的生存之道。
总之,互联网呢,还是那句老话:机会和挑战并存。无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他就这么挟风带雨气势汹汹的来了,唯有面对、唯有顺应,才有更好的未来。在互联网的时代,作为摄影人你必须知道:我该去哪儿?
本文草草而成,不当之处怕是不少。如能引起同道一些思考,也算不费心里。前路漫漫,希望可以与本文的读者携手前行。

好啦,今天就是这样,记得提醒身边的朋友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加关注,谢谢支持哦!


    关注 大飞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