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港漫”

 

“动漫”一词早已被大家熟知且赢得无限喜爱,但“港漫”二字相信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



A

动漫
对于“动漫”一词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这个与“二次元”直接挂钩的事物发展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其起始根源等细节今天就不做深究,现在只是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喜爱动漫多年来的感受而已。
“动漫”只是中国的一个专有名词,其含义为“动画”与“漫画”的合并简称。而普罗大众观念中的“动漫”往往就是“动画片”,比如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以及随后而来的《大闹天宫》,这都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活跃于人们记忆中的“动画片”。到了我们8090的年代,开始有了《黑猫警长》、《舒克贝塔》、《葫芦兄弟》等等,时间再近些,我们可以在电视机前看到由外国引进的”动画“。时至今日我仍然能记得幼儿园小学时每天都会在特定时段守在电视机前,只为看到每天一集的《神奇宝贝》《忍者神龟》《神龙斗士》《光能使者》《七龙珠》《数码宝贝》《圣斗士星矢》《名侦探柯南》《四驱兄弟》《中华小当家》等等等等。那时的我跑出家门买馒头的空档还满脑子都在想着刚刚那集《神奇宝贝》“猜猜我是谁”环节中的神奇宝贝到底是谁

那时的我幼儿园放学被接回家的路上看到家电店门口的展示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着《忍者神龟》就吵着嚷着跳下摩托车在路边,跟着音乐旋律手舞足蹈地看完整集才肯回家

那时的我整天傍晚和小伙伴在小区里人手一根长树枝来充当长剑,扮演着《神龙斗士》里的各个版本龙神号,记得自己好像从来没能出演最喜欢的“剑王龙神号”,记得总是感觉“狮子龙神号”弱爆了,“月光龙神号”好娘炮...

哦,对了,那时候还一直分不清穿着粉色圣衣操纵星云锁链的瞬到底是男是女

那时候看见《七龙珠》里有孙悟空,竟然傻帽地问高年级大哥为什么不见唐僧和猪八戒他们哥几个

那时看个《名侦探柯南》都得躲到哥姐椅子后面才敢看

那时候无论再怎么把玩手里的四驱车,还是不能满足自己对旋风冲锋的幻想

那时候......哎,后来不知怎么的,再也见不到这些“外来人口”,视线里只剩下《蓝猫淘气三千问》《我为歌狂》《小鲤鱼历险记》...《虹猫蓝兔七侠传》......《神厨小福贵》......甚至《喜羊羊与灰太狼》.........听说现在还有《猪猪侠》《果宝特攻》之类的............原谅叔叔的童年和你们不一样..国产动画渐有崛起之醒悟确实是好事,只是无论政策支持还是后期审核还是创意技术都是任重而道远...不过近几年出现的《秦时明月》系列还是让人看到了曙光,在这里简单提起容后再表。
好吧,只是提起“动画”就让我啰里啰嗦地扯了这么远,咱们也该回到主题了。刚才也说了,大众观念中的“动漫”往往就是“动画片”,然而“动画片”和“动画”就有很多不同,“动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而现实中人们常接触到可以说大部分只是“动画”,而“漫画”确稍逊一筹。然而殊不知大部分的“动画”皆是由“漫画”这一基础发展而来,由此咱们引入下一个话题——“漫画”


B

漫画
“漫画”这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当然这是百度对其的定义,他所说的就是咱们高中语文试卷上“看图写作文”的那类“漫画”,往往具有一定的现实讽刺或歌颂意义。然而如今对于漫画的定义其实是指具有完整故事体系和人物形象的娱乐作品。与咱们生活最贴近的就是过去的“连环画”,也称作”小人书“,不过我小时候并没怎么接触到所谓的”小人书“,顶多就是一些彩色画本而已,而且当时为了买那些书跟家长闹别扭好像还被揍了.....



“漫画”的起源时期就相对较早了,在中国,除去“水墨漫画”,“漫画”的萌芽时期大概就在清末民初,那时候还被称为“讽喻画”,即刊登在报纸上揭露列强的侵略行径,抨击清政府的卖国等。作为“动漫”强国日本,其“漫画”发展历史与中国略有相似之处,开端亦是较为正统的艺术作品如鸟羽僧正所绘画的《鸟兽戏画》,该作者被日本漫画界奉为祖师爷。日本漫画发展至今可谓红透了半边天,《少年JUMP》《少年MAGEZINE》《少年SUNDAY》的陆续创立为漫画的创造提供了沃土,其独特的画风及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得无数少男少女心向往之。其超长篇连载的创作形式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一部“漫画”可以陪自己度过整个年轻时代,恨的是每周甚至每月的等待让人焦灼不已。虽然现在的“动画”制作技术越发成熟精细,但日本的“漫画”杂志业并没有受到不良的影响。经典作品《火影忍者》《死神》《海贼王》等可以说是一代人最丰厚的记忆。现在后起之秀《进击的巨人》《东京喰种》《暗杀教室》《亚人》等等等等也都不断给人以惊喜。



现如今大火的美国超级英雄陆续登上大荧幕,然而这些超级英雄最初的形象就是“漫画”当中的一个个角色。其开端也是刊登在报纸上的简易“漫画”。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为漫画带来了一个特殊的机会。读者们除了期望幽默与搞笑之外,犯罪率的上升、对现实的无奈,都让人期待更强、更具支配能力的人物出现,扭转这一切。于是“漫画”中开始出现了“硬汉”、“英雄”,继而发展成后续具有超能力的“超级英雄”。说到这里我想起来前阵子看的一期《晓松奇谈》颇有意趣,高晓松借由参观韩国SM公司引发了对于中日韩和美国偶像观区别的探讨,美国大部分人心目的偶像可以说是“protecter”,就是作为可以保护别人的“保护者”,属于强有力的形象。而中日韩人群中现在追捧的大都是“protectee”(其实并不能查到这个单词,只能理解为常规语法的另类应用),就是被保护者,即所谓“小鲜肉”等等,被作为维护的对象。当然这一说法欠缺完整性,但其中一些细节和文化现象还是值得细思的。
好的,又扯远了,咱们再回来。提到美国“漫画”自然不能不提DC和漫威,二者都是上世纪30年代创立,均有自己的代表作品与代表英雄。可以说DC和漫威之间的竞争是良性的,二者互相竞争促进同样也会互相借鉴帮助,比如双方就曾合作制作出《正义联盟VS复仇者联盟》。然而现实当中粉丝间的争斗和各方利益的干扰都是及其无奈的因素,虽然随着《超人大战蝙蝠侠》的出现“正义联盟”也渐显雏形,但若想像“复仇者联盟”那样营造出一个相当丰满的宇宙概念仍需很长一段路要走。可以说美国漫画的发展虽然与日本不同但却也取得很大的成就,因为电影这一商业形式携带着偶像效应以及群众基础着实让两大公司收获颇丰。说到电影,最近上映的《美队3》再次掀起观影狂潮,自然还是褒贬不一,“内战”这一主题让人看得又过瘾又揪心。不过最让人无奈的,还是最近漫威发布的美队黑化这一消息......代表美国正义的美队原来竟是九头蛇的卧底,你tm在逗我,虽然我对美队这个正经到爆表的人物有些小意见但也不至于这么玩反转...欲知后事如何,作为观众也只能慢慢等待了...


C

港漫
刚才介绍完了漫画的三大分支,国漫,日漫,美漫。然而国漫只是一笔带过,因为国漫的现状太令人捉急,具体地就不说了,有些作品的抄袭模仿现象让我尴尬症犯得不行不行的。当然,国漫中也有逐渐起飞的佼佼者,比如夏达,姚飞拉,猪乐桃等等大陆作家风格自成一派,作品值得一看。
上个段落为什么会特地写成大陆作家,因为今天最想向大家介绍的便是“香港漫画“。(好的,终于进入了主题......)

香港漫画有别于日本漫画,接受并吸取了日本漫画和欧美漫画的双重影响,在制作过程上吸取了欧美漫画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带典型的流水线制作特点,分工细致,由主编统筹主笔,团队协力制作,画风以欧式为主,兼及水墨,在内容上及人物设定上受到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武侠观念影响,情节曲折细腻,题材广泛,大多数作品商业色彩浓厚,题材兼及科幻、社会、娱乐、励志、黑帮、搞笑等等。

可能大家对于“港漫”二字及其陌生,但对于《风云》《古惑仔》《中华英雄》《龙虎门》的回忆与喜爱自然不用我多说。这些影视作品的原型就是“港漫”。
“港漫"的发展历史亦是由讽刺现实意义开始,随后不断发展更新,黄玉郎的《小流氓》及上官小宝的《李小龙》可谓跨时代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小流氓》即为后续的《龙虎门》,因为后续感到名字不太文雅所以被更名。《龙虎门》系列是我最早接触到的一批港漫,故事讲述的是龙虎三皇机缘相识,又吸引到不同能人志士一齐对抗邪恶势力。我认为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就是把中国古典武侠与现代生活完美结合,说白了就是虽然身处现代社会却也能目睹“九阳神功”“金钟罩”“九阴真经”“易筋经”等神功的抗衡博弈。《龙虎门》系列之所以能连载至今并且又延伸出不同主人公的单独传记,不仅仅是靠现代江湖的快意恩仇,其中对于不同宗教起源历史的阐述和探讨及考量也让我眼前一亮。总之《龙虎门》是个“年轻现代”的作品,但其内容我认为是不乏内涵的。

相较《龙虎门》,其实大家应该更熟悉风云,在我小学时期热播的《风云》电视连续剧让人无限回忆,虽然现在回看会感觉到略浮夸略尴尬......但仍不阻将其视为经典。《风云》作者为马荣成,主要是围绕于两位主角:聂风和步惊云展开故事。因他们由天下第一大帮天下会出道,且得深远背景及一身不凡的武功,令武林中的大大小小事都往往与他们牵上关系。本次推送的封面即是两位主角。我是到了高中才又接触到了《风云》的漫画,那个时候才知道电视剧所讲述的只是冰山一角,后续连载的《风云》中聂风步惊云依旧是主角,但故事却已然发展到他们儿子的时代,即使功成名就却仍不能逃避命运与责任的纠缠,再次的血雨腥风,强悍的敌国boss让他们伤病疲惫。聂风英俊的脸庞少了只慧眼多了个眼罩,冷峻的步惊云虽被称为“不哭死神”却也不能抵抗儿子惨死的悲恸,强悍绝伦的绝世好剑竟被砍断,冷若冰峰的雪饮狂刀亦是伤痕累累。前几个月《火影忍者》完结时引得一众粉丝唏嘘不已,声称火影已结青春已逝,其实早在火影完结前《风云》已经完结,最后的结局就是二位神话依在,只是爱人升天子嗣全无,能做的只有全力保住聂风儿子最后的血脉不惜与朝廷作对。作者是温柔的,最后一刊并不是填色的完成作品,只是没有色彩没有对白的线稿,读者只能在简单的线稿中琢磨人物的表情与动作,仍记得当时自己看着网页上仅剩的页码,缓慢地点着鼠标,看着最后的几页漫画,简单的结束让人心里的起伏也能稍稍平复。与《风云》多年后重逢,又与《风云》几年后相离,感谢陪伴,感谢那份情感。


我认为“港漫”另一出彩之处就是他对于历史的解读与创作。最有标志性的就是黄玉郎先生所著的《天子传奇》系列,从姬发篇到洪武大帝篇,黄玉郎先生凭着自己对于这几个帝王称帝生涯历史的解读与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为我们提供了五彩斑斓生动形象的《天子传奇》。有人可能会感觉有些夸张,只是战争刀剑来往怎会扯上玄功秘术,但这样充满神秘色彩的表现方式不也让人更加轻松有趣地了解到那段历史吗。分享一个小细节,明朝功臣悍将常遇春以强悍刚猛居于前锋之职,虽一生未败但却在四十岁时暴毙。黄玉郎先生对此的艺术加工是:常将军生性勇猛,习得一套强悍绝伦的功法,但其代价就是每用一次便损耗一定的阳寿,以至于最后明朝虽立他却遗憾退场。可以说有些无厘头也可以说有些胡闹,但这样的结局,何尝不是一种尊重。除了《天子传奇》,现在正在连载的《春秋战雄》同样有着出彩之处,《春秋战雄》是一部以讲述春秋时期秦穆公任好闯荡江湖的故事为主题的漫画。其中任好“胜公子”的人生奇遇与爱恨交加亦让我每周期待不已。


D

结语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怎么就这么喜欢“动漫”,更不能理解怎么就这么喜欢“漫画”。明明“动画”更加生动流畅却为何执着于仅限在平面上的东西。我也说不出为什么,我当然也非常喜欢“动画”,即使在“漫画”中已经看过的剧集同样会在“动画”中再次回顾。但我永远都忘不了小学时异常兴奋的去书店办了张借书卡,其实只是为了书店里那为数不多一柜子的漫画书而已,而且那时候书店规定只能周六周日才能外借漫画书,对于我来说好像等待更新的生活从那时起就开始了。每一周的等待与实现让我在最短的周期内体会到愿望成真的感觉。但是,在那个小县城里,漫画书始终缺少市场,一柜子的漫画最终也是会被看完。后来接触到了漫画杂志,但也只能蹭同学的才能看到,再后来县城里的书报亭越来越少......再后来我开始在网络上看漫画,看动漫,然而漫画网站因为版权问题被封了一个又一个,作品完结了一部又一部......高中时能畅谈动漫的好哥们却也各奔东西。为什么今天会选择“港漫”来着重介绍,一是因为“港漫”的优秀让我真的想与大家分享,二是因为“港漫”的优秀我不知道该与谁分享。首先“漫画”在“动漫”这一分支当中就算小众,更别说“港漫”这个更小的分支了。我从初中开始接触到“港漫”,说实话从那至今我虽然能与那些哥们谈论各种“动漫”,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能与我谈论“港漫”。我心里憋了许多的感受感想和感悟,然而也只能憋着,虽然这么说有些矫情,但在“港漫”这条路上,我是孤身一人的,或者说已经不期望能遇到与之分享的人了。然而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最近听说杭州玄机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也就是创作《秦时明月》的团队,正在把我看过已完结的《封神纪》制作成具有与《秦时明月》同等规模的“动画”,重点是本年6月底就能面世!看着熟悉的人物活跃在宣传片里,曾经只能在我脑中飞驰的画面已然跃于屏幕,这让我十分开心,更重要的是让我感觉到,原来看到这部作品的人有很多,喜欢这部作品的人有很多,我终于等到了某个不曾想过的时刻,或者说是遇到。
其实,我想说的是,生活中总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相遇。就像我遇到了《武庚纪》,就像我遇到了你。我又怎能料到竟会迎来这样的惊喜,让我不知所措让我面红耳赤让我心动不已。其实你对动漫不是特别感兴趣,我对此是有些失落的。但是缘分已经给予了我们很多巧合,我又怎会奢望更多。傲姐说:“就是喜欢吧,怎么都是巧合。”我也分不清到底是因为巧合而喜欢,还是因为喜欢而有了巧合。总之,你在这,多好。

最后。我想说,hi~虽然《武庚纪》已经实现了我的一个愿望,但你能不能再帮我实现另一个愿望——和我一起看完这部“动漫”吧。

敬请关注“沈农林学院外联部”


    关注 沈农林院外联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