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精神上的最后卫道士

 

《百鸟朝凤》—精神上的最后卫道士...



谁能在《美国队长3》、《分歧者》、《不二情书》等大片的夹击下,依然找到自己的位置,依然有那么多的观众喜欢。也许《百鸟朝凤》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吧。虽然《百鸟朝凤》甚至已经达到了基本一天只排一片的程度。但是仍然取得很客观的票房和成绩。我想,如果不是那次的下跪,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部电影的存在的吧。

六七十年代的故事,七八十年代的画面,八九十年代的人物。更像是一部在cctv6常见的片子,很难让人想象这是一部今年的新片。可是,这却是我今年看得印象最深刻的一部片子。

两代唢呐匠,两个时代,两种人生。折射出来的,是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是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的变化,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步步没落的变化。

从当年成为唢呐匠的徒弟都是一种荣幸,到吹唢呐的时候已经不进行拜师礼,可以看到人们对这种传统文化的认可,已经产生了质的变化。很多人不再认为这些传统文化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很多时候,他们随着金钱价值的提升,已经更看重物质享受而不是精神追求了。精神上的东西,已经越来越不被看重了。就连自己的师兄弟,都已经放弃了唢呐,只是愿意去城里打工,也不愿意在继续去传承这种文化和精髓。

贯穿整个电影的也就是这两个字:传承

为什么要传承:

我们来看几个画面吧。

一、拜师学艺的艰苦。两个孩子为了学习唢呐,拜师入门,吃尽了千辛万苦,不仅要有好的根基(可以用水吹倒木板),还要孩子的父母带着礼物上门求,最终才肯手下这两个孩子。充分说明了要学唢呐的不容易,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唢呐,而且也说明了之前的师兄们进来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二、师徒三人学鸟叫。其实,这才是我认为的整个电影的精髓之处,要学好唢呐,就要跟树林里的那么多的鸟可以交流。可以从一片丛林鸟叫中听出来一共有多少种鸟,有多少种声音。这是一门很神奇的技艺,也充分的说明了要学会学好唢呐,是需要很好的基础的,不是随便是谁都可以学得很好的。师徒三人在林中分辨鸟声的一幕,也充分的展示了中国艺人的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三、老唢呐人的乐趣。整部电影最让我心动的,就是老唢呐匠喝多了酒之后给他徒弟吹的那一曲唢呐,那一曲,不是百鸟朝凤,却胜似百鸟朝凤,看到老唢呐匠那怡然自得,深得其中三味的感觉,我明显看到了一个在艺术上有极高造诣的人,那种自得其乐的画面,那种满足,那种快乐,那种开心,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理解的。

四、老唢呐人的愤怒。是的,在听说唢呐班子要解散的时候,老唢呐匠彻底愤怒了。他去找自己的嫡传笛子,接班人,痛骂了他一顿。然后听说他的几个师兄弟也不吹唢呐要出去打工的时候,他带着去一家一家的骂。当他把二徒弟的行李全部扔出来并一脚把他揣在地上的时候,我明显感受到了老唢呐匠那恨铁不成钢的愤怒,那看着叛徒般的眼神,以及那对现实的无奈,最终,二徒弟还是没有去吹百鸟朝凤。

五、百鸟朝凤。片中直接吹百鸟朝凤的只有一次,在村长去世的时候吹得。之前多次提到了百鸟朝凤,就一直没有吹过。当年的唢呐匠,是多么的风光。而百鸟朝凤,也不是随便哪个都可以有资格受的,必须是德高望重之人,才能在百年之后享受到百鸟朝凤。就像老唢呐匠形容的,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下面跪了一地的孝子贤孙,恭恭敬敬的请他吹奏百鸟朝凤,这场面,这待遇,在农村,应该是最高的了。这不仅仅代表着逝去主人的德行高尚,事实上也代表了唢呐匠用自己一生顶尖的技艺,来祭奠这位主人。

六、唯一的一次白鸟朝凤。整部电影唯一的一处百鸟朝凤的现场版。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愤怒,还有执着和精神上的洁癖。当看到自己的徒弟不敢吹百鸟朝凤的时候,老唢呐匠拼着命不要了,也要自己上去吹奏百年朝凤,直到自己咳血不能再吹,他依然坚持打鼓,也要把这曲百鸟朝凤给吹完。不仅仅是为了对主人的尊重,也是为了唢呐班子可以重振雄风,通过自己最擅长的这门技艺,唤醒人们对于这门手艺的热爱。

七、最后的葬礼。老唢呐匠最终还是去了。因为晚期的肺癌离开了这个人世,留下了他尚且稚嫩的徒弟。无助的徒弟,面对现实的困惑,物质的引诱,精神的追求,始终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不知道这门艺术还能不能再传承下去。可是,这一切跟老唢呐匠已经没有关系了,他走完了他的一生,直到生命的最后时间,卖牛,也只是为了给徒弟一套新的装备,而不是为了给自己治病,他无怨无悔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完成了一个精神上的卫道士应该走的路。接下来的一切,只有交给他的徒弟了,而未来到底会怎么样,也不再跟他有关系了。多少这样的卫道士,带着遗憾,带着悲伤,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也许不应该,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对于整部电影,最后时刻老唢呐匠的转身离去,离去的不仅仅是他的肉体,同时也是一种的精神和时代的离去,在坟前的弟子,及时吹着百鸟朝凤,又是否还能在时代的冲击下,扛起唢呐这门技艺的未来,也是一件让人担忧的事情。

从小了看,这是唢呐这门技艺在一个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的落寞。从大了看,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崛起,人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赚钱上,甚至可以说是为了赚钱而放弃了自己曾经奉献一生的艺术,许许多多的像唢呐这样的民间艺术,在一点一点的消失,传承了好几百年的唢呐,也难免这一结局,更别说其他的数不清的技艺了。

诚然,我们确实需要发展经济,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艺术瑰宝,那些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艺术,我们应该是去保护他,让他有更大的发展。而不应该是纯粹的去拜金,一切金钱至上,把这些传统的技艺瑰宝抛之脑后。

千百年来,中华大地上涌现了数不清的文化瑰宝,而此时的国人,却已对此弃如敝履,不再珍惜。当我们在嘲笑韩国人说什么都是起源于韩国的时候,韩国人却悄悄的在不断的申请那些属于我们的艺术瑰宝的国际认可。我们是否还记得,曾经连端午节都被韩国人申遗,而中华大地却很多人早已忘记了端午节的习俗以及为了纪念谁。

现在的社会,究竟怎么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我们已经在享受着科技文明,物质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却也一步步的陷入了物质的享受中,忘记了我们本应有的精神世界。

在电影中,有一次吹唢呐的时候,主人家同时请了唢呐匠和现代的乐队,当时就把年轻的唢呐匠给镇住了,如果不是老唢呐匠出现镇住场面,谁也不知道后果会怎么样,而更加让人心痛的是,当现场一个舞女在进行不堪入目的表演时,竟然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这说明了物欲横流下,人们的价值观,早已被腐蚀。人们不再欣赏精神上的食粮,而是更喜欢感官上的享乐。甚至当老唢呐匠发飙让弟子对着干的时候,双方还发生了斗殴,那惨烈的场面,那不顾尊严的扭打,那被踩的稀烂的唢呐,无一不展示了唢呐技艺被人们踩在脚下的无奈,老唢呐匠愤怒了,他出离的愤怒了,当场就掀翻了桌子,望着那被踩的一地的唢呐,他是绝望的,他是无语的,他不再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就成了这样。

我们社会,为什么就成了这样?放眼现在的社会,遇到跌倒的老人,人们不敢再去扶起;遇到受伤的孩子,也不再有人愿意去过问;遇到怡和酒店被陌生男子拖拽的年轻女子,也不再有人愿意去帮忙。

曾几何时,我们是一个崇尚尊老爱幼的国度,是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国度,泱泱大国的风度和精神,似乎已经被物欲横流所掩盖;人们追逐的是利益,而不再是情怀,不再是精神境界。

精神上的卫道士,永远注定是孤独的,无论是千百年前,还是今时今日,他们永远都是那么一小群人,在精神上,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高度,也就有了很多别人不会有的痛苦。

他们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可以随时为了艺术奉献自己一生和一切的,我们需要他们,社会需要他们,文化更需要他们。回首千年中华文化,正是由这样的人捍卫了道统,捍卫了艺术。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加需要这样的人,来实现我们的国家梦,民族梦。来让中华文化再现其辉煌。百鸟争鸣,百鸟朝凤,不但不应该逐渐的没落,还应该更加的辉煌。只有这些民间艺术传承下来,发挥出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是有意义的。


    关注 修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