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真田丸

 

多图预警...



在上周日无意中点开了大河剧《真田丸》,到现在断断续续地看到了第九集,像是一种成长的陪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河剧主要以日本历史为题材制作的规模庞大,演员众多,集数漫长的历史剧,一般来说,一年只有一部,并且从年初播到年末。《真田丸》这部由NHK出品,三古幸喜编剧的大河剧,主要讲述了“天下第一兵”之称的武将真田信繁(又名真田幸村)成长的故事,剧名也是真田信繁构筑的堡垒的名字。真田一家的家主真田昌幸(信繁之父)本是武田家的家臣,在武田信玄死后,叱咤一时的武田家日薄西山。故事以武田家灭亡前夕真田昌幸回到真田之乡开始。真田家的土地北面面对的是上杉家,东面面对的是北条家,南面面对的是日后开创德川幕府的德川家康,西面则面对的是“天下布武”的织田信长。真田弱小的实力不足以抵挡任何一方,真田家开始像一叶小舟一样漂浮在日本战国的乱世,在各个强敌的夹缝中生存。

这部剧吸引我的除了制作道具颇为考究之外,充满了黑色幽默,比如:

“只要浅间山富士山不爆发,武田家就不会灭亡。”









(注:图片来源于截图)

表里比兴





(注:图片来源于截图)

《真田丸》的主角虽然是真田信繁,但是众多人物颇为丰满。上文图片中的真田信繁的父亲真田昌幸,是我比较欣赏的人物。他将各种势力玩弄于股掌之间。在北条氏进攻信浓时,他亲自到上杉家求援,表示愿意归顺上杉,请上杉氏帮忙击退北条氏。暗地里,让主人公信繁去策反上杉氏的部将春日,要用春日的海津城作为投靠北条氏的见面礼。在自己弟弟和儿子信繁的努力下,策反春日的终于成功了。但当知晓内应的北条氏兵临海津城下,与上杉氏对峙之时,北条氏这边发现春日被曝尸在上杉军中。原来,拿到北条书信的春日被昌幸的弟弟杀死,并告知上杉氏春日谋反,上杉氏因此将春日曝尸。北条氏疑有诈,便南退到德川家康的领地,与德川家康展开战斗,与此同时上杉氏因为内乱也退回后方。真田昌幸早已知晓上杉内乱,事先这一切都在其安排内,这样一系列的动作的最终结果四战之地信浓成为了真空地带,也给了真田昌幸自己主导这片土地的时机。

另外,真田昌幸始终缅怀着把他一手带大的武田信玄,对于武田时代的怀念也表明他并不是在乱世中无情无义的人。但是,他也不是神机妙算得像章回体小说里的人物:在本能寺之变后织田信长的死讯传来,本来以为归顺织田可以过上相对安稳的日子的昌幸立刻无所适从。

《真田丸》中真田一家在面对风云变幻的时局,经常要作两难的选择。比如:















(图片来源于截图)

这些选择有些时候作出是深思熟虑且出乎世人意料,有些则是为时势所迫。就连老谋深算的真田昌幸自己也只能说:

|“我也只能见招拆招。”

这样的状态也许不仅仅是古代乱世的样子,也是现在的学业、生活所要面对的吧。

真田一家在时代的碰撞中先是想自保,在经历摇摆选择后逐渐找到方向:要成为称霸一方的大名。真田在当时的日本只能算是一个中上等的家族,无法和任何大名相提并论,然而这家族不仅产生了真田信繁这样的武将还作为大名留存到了幕末。大河剧的叙事方式都有夸大主人公之嫌,但亦不妨将其看作一个家族发展历程的一种有意思的叙述。这样的故事,借人类学中的一句话形容——“每个普通家庭的故事都是动人的。”

这样的家族故事配上服部隆之的音乐就显得非常壮美,音乐也让这部剧增色不少:

《真田丸》也有不足,剧情的节奏很慢,不够熟悉日本战国历史会稍显吃力,不过字幕组会帮忙解决吧。这部剧中的德川家康总觉得稍微矮化了,成为了搞笑担当:

为了躲避明智光秀,德川家康走山路,遇到袭击落单武士的村民







好不容易突出来...









(图片来源于截图)

《真田丸》中对于真田信繁的成长刻画也是丝丝入扣,并不是像古代史书叙事中的那样“少有大志”的“童话”。天性上他并不踏实,这让真田昌幸觉得信繁和信繁那位传统又略刻板的兄长真田源三郎要“合二为一”才好。15岁的真田信繁见到心上人时也会羞涩、心烦意乱,面对死亡也胆怯惶恐。

值得看着他如何长成一员猛将,又在大阪夏之阵中逼得德川家康差点自尽的辉煌又迅速终结的人生。十字路口的人和他一起成长。




    关注 南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上杉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