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你都知道吗?

 

高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孕育着一个时代的智慧和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时代相传无形的文化遗产...



   高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孕育着一个时代的智慧和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时代相传无形的文化遗产。身为高密人,你知道你的身边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是山东省高密市汉族民间艺术三绝之一。高密剪纸包括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花样、喜花、春花、丧花等。它的流传同高密农村的节令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窗花、门笺、灯花,便是在春节或元宵节时贴挂的。高密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曲故事,象征性强,造型朴实夸张,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反映出独到的民族审美观。1994年高密被评为“全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其剪纸已被日本、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及国内诸多民间艺术爱好者所收藏。高密剪纸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12月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聂家庄泥塑



   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三绝”之一的聂家庄泥塑是聂家庄生产的泥玩具。相传始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据聂氏家谱记载,从明朝万历初年聂福来制作“锅子花”的焰火(一种以泥巴做外衣,中间装火药,顶部留空,外形极似反扣锅底的玩艺,可点放礼花)进行销售谋生开始,将装火药的泥墩做成娃娃之类,放完焰火后可将泥娃娃当作玩具或摆设品。便有人跟着仿效。到康熙后期,东西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捏泥玩,而且开始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等家庭观赏品和儿童玩耍的泥玩具发展,后有一些专供欣赏的“条子人”如仕女、戏文等。2012年,聂家庄泥塑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现有的资料看,全国只有山东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产地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山东省高密市的吕臻立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高密茂腔

   茂腔是流行于胶东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茂腔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本肘鼓",意指本来的肘鼓子调,也可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辞海》艺术分册载:“茂腔约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在民间小唱‘周姑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柳琴戏的音乐曲调和伴奏乐器而形成。”把女腔尾音翻高八度演唱,群众称之谓“打冒”,因此又称“冒肘鼓”,此后谐其音称之谓茂腔。其特点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乡土气息浓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应用价值。曾有民谣唱到:“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俗称“拴老婆橛子戏”,

由高密茂腔剧团演出的现代戏《盼儿记》曾于1990年应邀晋京演出,颇受好评。2006年5月,高密茂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评为“和谐高密十个亮点”之一。和高密三绝一起称为“高密四宝”。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密地龙经拳



    地龙经拳又称地功拳,为山东稀有拳种,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武术拳系中的优秀套路之一,作为高密人引以为豪的拳种,地龙经拳在高密市武术界流传历史最为久远。该拳种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传统武术,在高密已有近二百多年的历史,可以与高密的“ 民间三绝”扑灰年画、剪纸、泥塑齐名。如今,地龙经拳在第五代传人杜文明的不断发展与传承下,已在国内武坛享有盛誉,并于2013年5月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密菜刀工艺



   高密打制菜刀技艺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名扬江北,享誉关东内外,是名副其实的高密特产、老字号。高密夏庄、姜庄、张鲁集等地 ,部分打刀的刀匠逐渐建立了刀铺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传承,几乎人人都能打制菜刀,代代相传。姜庄十里堡邵家刀老辈传人邵福隆号称“刀子邵”,是享有盛名的刀匠,除了“刀子邵”,还有“铁匠张”。

目前,高密菜刀发展为锰钢和铬钢黑白两大类,有厨房用的直角大刀、圆角大刀、切骨刀等系列刀具;也有日常切水果用的大刀、小刀、直把刀等 ,有十几个品种的系列产品。作为民间传统制作工艺 ,“邵铁匠”菜刀在2007年被列入高密民间艺术瑰宝,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老字号,2010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堪称“高密一绝”。



高密半印半画年画



   高密半印半画年画早期年画为扑灰年画,是在庙宇壁画和文人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纯手绘年画。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即成。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扑灰年画多以仕女、胖娃、戏曲人物、神话故事、山水花卉为题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多次在国内外展出。扑灰年画是在写意国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后来经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王姓人家发展创新,在文人画和庙宇壁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扑灰起稿,继以手绘,半印半画的年画。



高密地秧歌



   高密地秧歌,流传于高密、昌邑县境内,亦称“秧歌耍”、“秧歌戏”、“地跷”等。很早以前,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人们在玉皇庙中手舞足蹈,为玉皇庆贺生日。年逢天旱,也用同样的形式到玉皇庙祈雨。后来,农民为庆丰收,也在元宵节载歌载舞。至清光绪年间,已发展成为一种广场歌舞形式。角色有秧歌头(膏药头)、老旦(大老婆)、小曼(小汤罗)各1人,鼓子、棒槌(和尚)、腊花各两人等。女角踏地跷、舞扇巾;男角背腰鼓、打棒槌。先跑场后唱戏,唯城西一带的地秧歌,跑场时怀抱灯笼。



信息来源:高密新闻网官方


    关注 红高粱影视基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