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车的辉煌时代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凭票购买生产、生活用煤。策划/刘俊民执行/记者牛志勇核心提示在许昌,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凭票购买生产、生活用煤。

策划/刘俊民 执行/记者 牛志勇


核心提示

在许昌,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拉煤成为他们脑海中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谈及拉煤的往事,他们似乎有说不完的段子,其中的滋味可谓五味杂陈。

在计划经济时代,煤作为一种能源型燃料,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时,人们为了完成生产队的任务或家庭的幸福生计,拉着架子车踏上上山拉煤的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许昌的架子车数量较多,有“架子车王国”之称。

那时,许扶、许禹、许南等公路上,人力拉煤车西去东往,连绵不绝,成为一道壮观的时代风景线。

用途广泛,架子车风靡一时

架子车,一种曾经在中原农村很普遍的运输工具。现在,农村仍然有人在使用。



这种车子是继独轮小车、太平车、马车后的一种新型运输工具。其为木制车身、双胶轮,人拉、畜拉皆可。据许昌文史资料记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架子车尤为盛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记得最早的架子车制作非常简单,虽然也是橡胶轮胎,但车轮很大,车胎很细,直径差不多有一米,能拉几百斤重的东西,但在凹凸的路上稍不留神车轮便会堆卧变形,无法行进。”许昌人王长恩在《我记忆中的农村运输工具》一文中这样写道。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提高,车轮大大缩小,车胎加宽加厚,辐条加粗,在拉运沙子、煤等东西时,车子两头还要加上专用的木制挡板。前面再系上一根结实的带子,这样可以更好地使用全身的气力,因此载重能力大大提高,可达到一吨。当时有群众称之为“吨车”。



据1993年出版的《许昌县志》记载,架子车始于1955年,主要用于商业运输,进入20世纪60年代才用于农业。其载重量大,运输方便,比独轮小车的工效高7至8倍,非常受农民欢迎,数量迅速增长。1960年,许昌县有架子车2030辆,1962年发展到20195辆,增长近10倍,基本代替了独轮车,成为农业运输的主要工具。1970年,许昌的架子车有4万多辆,1985年达到113971辆。除了无劳力的农户外,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有的农户有2辆甚至3辆。



据《许昌地区交通志》记载,许昌是架子车较多的地方,特别是1959年到1972年,这是许昌架子车的鼎盛时期,几乎每条公路上都有成群结队的人用架子车拉运货物。因为其数量多、分布广泛,许昌曾有“架子车王国”之称。由于构造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架子车是城乡群众拉运货物的重要工具。



架子车除了用于运输外,还有多种用途。夏天,人们把它当作睡觉的床,哪里凉快就把架子车拉到哪里,把车把往大板凳上一放,使车身保持平衡,人就睡在车上。需要爬高上梯时,人们把车架立起来当梯子使用。生产队需要打绳、拧绠时,把架子车支起来,把车轮作为上劲儿的工具。抗旱时,人们把架子车架在井口,把车轮上的胎扒掉,把提水的绳子放在轮子的钢圈槽里,架子车这时就成了汲水的“辘轳”。



交通不便,架子车拉煤成首选

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研究员韩晓民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煤的普及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当时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既然是计划经济,就要按计划办事。生产用煤和城镇工作人员的生活用煤尚且紧张,乡村居民的生活用煤自然在计划之外。不得已,乡里的人直接到煤矿上购买‘超额生产煤’。”



“上山拉煤是为生计而拉,是为生产而拉,与当时的生活、生产条件密不可分。那时,农户按照原始的方法用柴草生火做饭、取暖已经满足不了需要,所以以烧煤为主。”许昌县陈曹乡居民李长修回忆,当时五口之家每年做一日三餐至少需要一吨煤。另外,生产队烧炕烤烟、温床育苗需要用煤,砖瓦窑、豆腐作坊需要用煤,煤的需求量就更大了。



当时,没有畅通的公路,很少有机动运输工具,难以把数百公里外深藏在大山中的煤运出来。从豫东周口到豫中许昌一带没有煤矿,许昌西面的禹县、密县、平顶山、宝丰等地的山区有。由于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以除了计划内生产用煤外,无论集体还是个人用煤,只有用架子车上山拉。



准备充分,拉上架子车结伴上路

上山拉一次煤,少则四五天,多则十几天,行程短则数十公里,长则数百公里,准备工作必须做好。

“筹集现金、物色伙伴自不必说,至关重要的是得有一辆既结实又省力的架子车。此外,得有两个堵车子两头儿的荆笆或密不透风、能把车身围起来的草苫。”李长修回忆,要备足几日的干粮,通常是杂面饼或杂面馍,都要加些食盐,这样既省了菜,又能多存放几天。还要带上几斤面粉,用来加工面条,最好再弄些油、盐、辣椒粉等调料。为了买到煤,有时还需要带上若干长约2米、材质坚实的榆树、槐树、柳树原木,用于换取煤票。除此之外,人们还要准备一根结实的木棒和几根绳子。木棒叫“点棍”,拉煤休息时,用它支住重车的车干,以防车干前栽、折断,还能减轻车轮承受的压力。绳子用于上坡时共同拉车。



“我第一次去拉煤时才十五六岁。”魏都区七里店街道办事处一名69岁的罗姓老人回忆,他当年去禹县三矿拉煤,一去一回用了两天半时间。出发前,除了认真检查车辆外,家人还为他准备了烙馍和饼子。他约上同村几个年轻力壮的人踏上了拉煤的路。



“路上饿了就找小饭店熬馍吃,用白水煮煮,加点儿盐就成了,收取加工费5分钱。如果再加点儿葱花、油,收费1角5分钱,茶水2分钱一碗。”罗姓老人回忆说,第一次他拉了250公斤煤。路上,人们弯着腰、伸着头,努力向前一步一步地迈,当时很多人打趣地称拉煤的人为“伸头鸡”。



知名媒体人乔海燕在一篇题为《拉煤》的文章中写道:“到平顶山的许(昌)南(阳)公路上,架子车来来往往,车轮滚滚,连绵几里、十几里,成为一景。有人在下坡时将成队的架子车连成一列‘溜坡’,有人把床单支成一面帆‘陆地行舟’,还有一队几十辆车的车主躺在车上呼呼大睡,任由小毛驴低头拉车,匆匆赶路,十分好看。”
来源:文字 | 许昌晨报  图片 | 镜头下的洛宁
鄢陵人综合编辑(版权归原作者)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鄢陵人


▼▼点击 阅读原文 快速查询 违章、公积金、社保医保、停电 ……


    关注 鄢陵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