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条横穿童年的“大辫子”

 

与其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个年代泛着黄的记忆。...



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得郑州还被叫做“绿城“,郑州自西向东最宽敞得三条路建设路、中原路、陇海路上还都是骑着小车大撒把的小青年在马路上游荡。

公交车在那时还远不及今日普及,人们的出行全部靠着一个走到哪都甩着两条大辫子的"无轨电车",也是现在公交车的”前世“。



说起电车,首先让人想起来的,就是它的两条"大辫子"。

“大辫子“学名电杆,是无轨电车车顶上从架空电缆取得电力的设备。无轨电车要想在马路上自由畅行,没有这两条”大辫子“便寸步难行。

在小时候,老人们都把电车为"大辫子"车。受两条"大辫子"的限制,电车的运行路线是固定的,甚至稍稍偏出一点,辫子和电缆分离,电车就走不动了。

正因为如此,当年在马路最常见的,就是电车司机站在车尾部,把脱离的"大辫子"重新挂上电缆。那估计是80后最鲜活的回忆了把。

大辫子电车横空出世
在当年,是否拥有无轨电车,是考量一个城市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准,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于是在1978年的“绿城“郑州拥有了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



当时郑州为了修电车线路,还专门请来了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四大城市的工程技术专家,组成的”援郑电车工程技术顾问组“,修建了电车停车场、供电所、整流站、修车坪,等同时组建电车线路队。

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被命名为“101路“,起点由省人民医院发车,途经纬五路、人民路、太康路、铭功路、火车站、中原路、建设路至郑州国棉六厂,线路全长12.7公里。线网架了13.3公里,两边大大小小的电线杆栽了600多根,还转门从上海购置了国产SK561G型铰接式电车20辆,风靡了整个郑州。



因为无轨电车的到来,解决了市民“出行”的大问题,由于不使用燃料和机油,无轨电车的保养维护工作,操作简单、干净卫生,得到了运输者的好评。于是在第二年,由火车站至电缆厂,开通了102路电车线路。

郑州经济的飞速迅速发展,有轨电车也由1978年的101路发展到了101、102、103、104、105路五条无轨电车路线,穿梭在城市的主干道,雷厉风行。
前门后门下车,中间上车
那时候的电车和现在的公交车“前门上客,后门下客“不一样。为了减轻售票员的工作强度,和规范乘车秩序,规定:前后门只能下不能上车,售票员只在中间车门售票。

在当时的三门电车中间有个连接盘,类似于现在的多节公交车,在车辆转弯的时候,中间的转盘会跟着转动,那时候这样新鲜的东西,对于小孩子们来说,可是缓解枯燥乘车的神技能呢。



那时候的电车座位也和现在不同,司机后方的座椅不是冲着正前方,而是与司机背靠背。乘车后最希望能抢到第一排的座位,然后转过身趴在座椅靠背上,关注前方的路况。导致了每次上车就可以看到大家齐刷刷地趴着,令人无比怀念。

后来随着电车改革,三门车逐渐被市场淘汰,全部更新为两门车,链接处的大转盘也就无处可寻了。

大辫子的“集中地”
当时的电车站建在了现在纬五路经一路的东南角,直到现在被老郑州人叫做“电车公司”。

在白天时,有轨电车的挥着两条"大辫子"电车进进出出,排列有序, 到了晚上所有车都整齐的停放在场地里,场地上空拉扯着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一样的电缆。



直到现在,走在无轨电车101路线的街头,偶尔抬头还能看到电车留下的“蜘蛛网”。发现沿街道上空架设的接触网和电杆大部分都还在,但不少位置,道路旁的树枝和电线已交错在一起。由于施工,人民路、太康路等部分路段上方的电车网线缺失,原先的电杆也被运走。



红色为现在依存的电车供网路线

这是为电车提供动力的供电网线系统。
街上再也不现“大辫子”
直到2009年,郑州市全面兴修地铁,因为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的施工,由于电车无法绕行,只能临时停运,在2010年1月2日21时30分这些“大辫子”彻底的退出交通运输的舞台。

看着现在马路上不受约束的新动力公交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俨然坐稳了“马路巨头”的称号。

没了“大辫子”的郑州,再也听不到电车摩擦的“呲呲”声,也没有了大家齐刷刷的趴着看前方的路况,更没有了在路边看司机挂着那两条沉甸甸的大辫子,与其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个年代泛着黄的记忆。



死鬼,关注一下会怎样~

ID:YTZYuan



    关注 一统中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