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视觉特效的幕后

 

无兄弟,不魔兽历经10年投资1.6亿美金今天《魔兽》电影终于正式上映网络上下无数魔兽情结被唤起作为IT脑残粉一枚小编当然不能错过如此盛宴这就来攒个技术贴扒一扒《魔兽》电影背后的“黑科技”...

无兄弟,不魔兽
 历经10年
投资1.6亿美金
今天《魔兽》电影终于正式上映
网络上下无数魔兽情结被唤起
作为IT脑残粉一枚
小编当然不能错过如此盛宴
这就来攒个技术贴
扒一扒《魔兽》电影背后的“黑科技”




2000+视效  耗时1年8个月

从制作上来说,《魔兽》电影最大的亮点该数CG特效处理了。据统计,全片共有2000多个视效镜头,而普通电影的特效镜头一般只有300-400个,哪怕是当年以视效为最大卖点的《阿凡达》,也只有1600个特效镜头。据了解,影片于2014年1月开机,拍摄仅用了4个月,但后期却用了一年零八个月,特效部门的工作量由此可见一斑。而在这些“炸裂”特效背后,其实隐藏着目前世界上最顶级的电影特效黑科技。
黑科技一

面部捕捉  不放过细微表情
举个栗子,魔兽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物种——兽人。采用真人拍摄+CG后期制作技术,不仅动作捕捉技术比《阿凡达》和《猩球崛起》时的技术有所提升,更是有史以来加入了最大量级和最先进的面部表情捕捉技术,让每个兽人的表情、眼神都活灵活现。


兽人
就拿毛发来说吧,毛发一直是视效领域的一块硬骨头,而兽人的毛发既要有人类的特征,又要够野性,再加上头发的长度,以及上面复杂的配饰,这些都对毛发的制作程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特效公司特别开发了一个全新的工具,可以区分发质软硬、卷曲程度、辫子的不同编法以及马尾辫捆扎的松紧程度,甚至还能制造出可以随着身体和风向飘动的头发。


毛发世界(Haircraft)
说了方法,再来看看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1
在演员的脸上贴满120个圆点记号,然后头戴一台小型摄影机,镜头离演员的脸只有不到13厘米的距离,这样就能捕捉到演员脸部的每一个表情,包括每一次眨眼、每一条脸部肌肉抽动和每一个细微表情。
2
收集拍好的镜头,追踪演员脸上的圆点,然后判断圆点是否有效,方法就是把它们放入一个软件的网格内,看看跟实际做的记号是否符合。同时,还要追踪眼睛和嘴巴的轮廓。眼睛的轮廓准确与否非常重要,哪怕是细微的错误,角色的表情就可能一下子从厌烦变成愤怒。
3
把获得的所有数据抓取过来,放到演员CG版的脸上。
黑科技二

场景CG,恢弘震撼
再举个栗子,《魔兽》在温哥华和旧金山有两处基地。仅从温哥华市郊的外景地所看到的置景规模(以及传闻中的1亿7千万美元预算)来看,《魔兽》的影响力无疑将会是超大的。外景包括一个中古风格的村庄,一个魔幻色彩的森林以及一个周长85英尺、3层楼高的“风暴要塞”,后期制作时将会用电脑特效将其再放大数倍。可见其规模之恢宏!


场景CG,酷毙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特效公司为了《魔兽》提升了技术,使用了很多巧妙的办法。就拿“隐藏摄像头”来说吧,为了拍摄艾尔文森林里的戏,美术总监加文•布凯打造了漂亮的森林布景,里面有许许多多壮观的树木,布满了巨大的叶子和枝干,技术人员就把一些小摄像机藏在片场各个角落,比如树干里、树枝上、灌木丛里。据片方提供的数据,森林里布置了125台摄影机,可以说是用镜头洒下一张大网,去全方位地捕捉数据。



IT设施  如何匹配?

说了这么多令人鸡冻的黑科技,有人可能会好奇,什么样的IT基础设施可以承担如此艰巨的工作?

其实上面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海量数据怎么存储,就像场景捕捉里的125台摄像机同时拍摄。如果采用UHD摄像机,码率按400Mb/s计算,那么,带宽需求为至少50Gb/s,每分钟的存储容量需求为375GB,每小时就是22.5TB。

这个数字可谓相当惊人。这个影片拍了4个月,后期制作了20个月。就算其他的拍摄和后期制作没有这么大的新增数据量,想必片子的容量也会嗖嗖达到两位数的PB吧。


    关注 云之大数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