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场微课录音】解读宿命——客体关系如何影响人的一生

 

一捧心土♡渔歌轻飏2016年7月即将在贵州联合奉上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两年四次,每次三天...



 一 捧 心 土  ♡ 渔 歌 轻 飏

2016年7月即将在贵州联合奉上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两年四次,每次三天,+网路读书,欢迎想执业的您,电话or微信18185119867!



主题:《解读宿命——客体关系如何影响人的一生》(上)

内容: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与群主的邀请,我们开始今晚的课程。我们安排1小时,前40分钟讲课,后20分钟大家就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今天的题目是《解读宿命——客体关系如何影响人的一生》,今天的课程还可以换另一个题目《客体关系是什么》,我想通过解读宿命这个话题来跟大家谈谈客体关系是什么。

这里我们先来谈谈宿命这个词,我们会在生活中看到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个人比较容易遇到关系上的挫折,遇到负面评价,我们会发现他们在单位是这样的状态,他们换了一个工作,在别的环境也是这样的状态。有的人在经历糟糕的情感环境,如果他结束了这段关系再去建立另一个关系,他们还是这样。就是说,有的人会在生活中不断地重复他的某种模式。其实我们都有自己的某些模式在不断地重复着。这些不断重复的模式就像是宿命般,我们跳不出来的魔咒。这样的状态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我要就这个来解读,来说说客体关系。

我们先幸来说一个好玩的,一个老命题,灰姑娘嫁给王子以后会怎么样。童话里说,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与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是一个童话式的结局,但是后面怎么幸福怎么快乐没有再提,这个福和快乐是真的吗,他们结婚了就一定会幸福快乐吗,作为灰姑娘或者成为灰姑娘会不会好的宿命,她在王宫里会不会继续当灰姑娘的角色?

这样的问题你们怎么看?

灰姑娘结婚后会怎么样,她的内心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在灰姑娘的世界里,有一波坏人,这是她的后母、表姐妹为代表的坏人,也有一个好人----王子,要么全好,要么全坏。坏的一方没有怜悯、刻薄、极其残酷;好的一方代表了一个拯救者的角色,不断地寻找她,把她带离原来的生活。好的一方与坏的一方对应的是灰姑娘自己,盼望着自己的生活能被改变。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种结构,这样的人物关系,完全放在一个人的内在世界里去,我们把灰姑娘的故事当成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的一个幻想,我们会看到什么呢?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一个人,她心目当中的自己是一个受害者,被欺凌的角色。她看到的世界,看到的人,有好的,有坏的。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一个故事当成是一个人的内心的状态,不把它看成是一个现实中的故事,我们会看到在她的世界里,她觉得自己非常弱小,时刻等待着被拯救,她期盼着那个人出现,时刻感受自己生活中充满坏人。在这样的一种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人她在自己的内心里会有关于自己是什么的感受。比如灰姑娘,她会有这样的----“我是一个会被欺负的人,同时有人会来欺负我,同时我期盼着拯救者”的内心感受。

我们刚才说的,就是内在的心理世界的一个结构。

到底外在的世界与内在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关系?

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内心里,都有一个关于自己是谁,我是什么样的看法与概念,我们也会从我们的角度去感受世界,别人是怎么样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这两部分构成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这样的一些关于自己是谁,别人是谁的概念,构成了我们内心关于自己与他人的图像,而这个图像本身并不是完全和现实世界相符的。

我们可以从非常老的寓言里体会这一点。这个故事是说,同样的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说我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我只有半杯水了。同样是半杯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和感受。而这种认知和感受是发生在内心世界的,发生在我们的内部世界,外在的只是半杯水,而我们心里赋予它的意义是不同的。

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认识自己与认识别人,同样是这样的状态,我们会产生自己是谁的感受,我们心目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多少会有差别,同样,我们认识别人也是这样,我们看到的别人与别人真实的他们也会有不同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的内心结构里,在我们的整个精神世界里,整合着各种互相连接的内在关系。比如说,当我觉得我是一个自信的,被人喜欢的人时,我更容易感受到别人对我的微笑与欣赏;当我感觉自己是一个不可爱的无能的人时,我更容易感受到外界的嘲笑讽刺。这样的他们与自己的对应关系,整合到我们的内在世界里去,就构成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感受别人的方式。

在客体关理论中,关于自己的,关于内部世界的感受,我们称之为自体;关于他人的,关于外部世界的感受,我们称之为客体。

回到我们的题目上《解读宿命》,我们在生活中就能看到,越是那些在生活里产生很多负面关注与自己抱有消极看法的人,越容易在生活中受挫;而那些更加能够正向对待自己,对自己保持积极态度的人,越是能在生活中自我激励、自我鼓舞、在生活中得到正向的东西。

我们对于他人的认知,永远不会是那个客观的确切的。每一个人对于他人的认知,都是沾染了自己的感觉。意思是,如果灰姑娘进入皇宫里,或许她仍然会看到欺负她的人,她仍然期待拯救者出现,期待王子不断地帮助她,而她自己依然停留在一个灰姑娘的状态,只不过是坏人由原来的后妈变成了现在的皇宫里的人。这个宿命的重复就是,人在不停地变化,但是从基本的模式和角色来说,她在不断地重复。我用刚才的一段内容说明了关于我们的宿命这个话题是怎么样来的,为什么把宿命与客体关系联系上。我们可以想一下自己身边的人或者是自己,当我们在接触外在的人的时候,我们其实感受到的那个人的特征已经与自己的内在的感受有某种程度的化合,我们在内心所感受到的别人的图像永远与外在的那个确切的、物理化的那个人有着某种差别,如果差别小,问题就不大,差别大,就会产生各种问题。

客体关系理论就是研究每一个人内在心理结构的两部分,就是客体的意象与自体的意象是如何在早期关系当中产生与形成的;另一部分就是关注当下,这些早期的内在心理模式是如何在现实关系中被重新演绎的。为了能说清这一点,我引用了《现代精神分析圣经》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如下:

客体关系理论,研究早期心理结构的形成和不同(内部的自我意像和他人或客体的意象),以及这些内部结构怎样在人与人之间的状态下被显示出来,这些理论集中在“留在过去印记的早期生活的关系上”;这是指,在个体的心灵里,这些过去关系的保留物、内部客体关系,形成个体的知觉和与其他个体的关系。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是与一个确定的人产生的,而且是与一个内部的人产生的。心理的图像可能是一些确切人的歪曲意象。

——引自《现代精神分析圣经》

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话, 这里有一句话,心理的图像可能是一些确切人的歪曲意象。我们要知道在客体关系的概念下,我们的内在世界被分为两个相互连接的部分,就是客体意象与自体意象。在这两者之间,一定有关系的形成,比如在灰姑娘的内在世界里自己是一个受害人,那么对应的外在世界就是有加害者,同时有拯救者。我们会发现保持这两者相互连接的,是两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比如一个受害者的自我意象,面对着外在一个加害者的意象,两者之间就产生了愤怒,受迫害和怨恨。所以在客体关系的理论中,我们把客体关系的基本单元叫客体关系三要素:客体意象、自体意象、两者之间的感受与互动。

客体关系研究两个部分,一个是早期的结构如何形成,在一个人的早期的经历里,这些内部结构是如何建立的;另一个是这些内在的结构是如果在现在的关系里重现的。

我们先说第二个,我们发现当一个人内在世界里的结构已经形成,他很容易在外在的世界里重新体验到这样的关系。我会把我内心关于这个世界的看法,重新复现在我现在的关系里,使用的方式就是我会不断地把我内在的意象和感受加注到现在的关系中。意思是说,一个从小担惊受怕,经常在家里被批评的孩子,有可能形成一个状态:看到比较严厉的年长男性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与愤怒,原因可能不是眼前的领导真的伤害了她,而是她更容易从对方的行为里感受到了以前的问题被激活。回到灰姑娘的故事里,我觉得我自己可怜,没有人爱我,后妈和表姐表妹是其乐融融,我的感觉是她们总会对我不好,于是对方就会被设立到一个加害者的位置,自己处于一个受伤的状态中。走进皇宫里之后呢,因为自己是带着受伤者的状态,所以她依然非常可能把周围的人体验为一个加害者。

这个我们在《红楼梦》里可以通过林黛玉来了解这个状态,王夫人让丫鬟给各位小姐送珠花,送到黛玉这里,黛玉先问,“这些珠花送过谁了”?丫鬟说,“宝姑娘拿过了”,黛玉把珠花一扔说,“果然,我只能拿别人拿剩下的”。这个事情,在外在的现实中,真的就是别人要冷落她吗?林黛玉在贾府里其实是很重要的,贾母是疼爱她的,她有别人都不具备有的优势,就是宝玉的真心,她不可能是一个永远被冷落的,只是她对自己的自体的感受是这样的,她比较敏感,她把自己内在的状态不断地要在每时每刻的生活里重新体验、重新复现。

这样子的不断重复的过程就是在制造一个主角、内心世界里的宿命,她会不断用这种方式跟别人打交道,也会把别人的与她相配对的状态给诱导出来,我们把这个诱导的过程叫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的意思是,我的内在世界里有某种状态或情绪,我会把它在人际关系中复现出来,并且诱导出别人与我想象中一致的反应。比如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是被讨厌的,他就会在人际关系中就会表现出一些防御性的行为,比如过度性的讨好或者防御性的攻击,有这些过度的表现,就会让他人感受到不耐烦,有情绪上的被扰动的状态,逐渐表现出对他的不喜欢。当事人得到的这种回应,恰恰好符合了他对他人的想象,这样的过程在他内心中就达到了一个确认。关于这个概念有一本书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案例与实践》。

早期的这个关系是怎么样在一个人的心里建起来的?客体理论认为3岁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时期。不同的理论家研究的问题也是关注不同的方面的,但是基本上都认为3岁前是客体关系学家关注的重要的生命体验期。

愿用我们微弱之力,推动心理咨询专业化的发展

 心之宁静,寻心之净土

心理学习微信群请扫二维码


心理学基础学习QQ群:488471766

我们等待你的加入,我们期待你的留言



    关注 一捧心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